把你的電影起名為《女同志吸血鬼殺手》是一種非常挑釁的舉動,因為影片的情節沒有了任何的想象空間。但是,因為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已經大聲宣告:“2009年,有一部電影包括了所有的這些內容—殺手!吸血鬼!女同性戀!”—所以這種手法基本上和另外一部叫做《空中蛇災》的電影很相似。“有很多蛇!還是在一架飛機上!”
《女同志吸血鬼殺手》的主演是獲得過BAFTA獎的馬修·豪勒和詹姆斯·柯登—BBC電視臺的電視劇《加文與斯泰西》—作為影片中的兩位倒霉主角,他們偶爾在一座英國鄉下的小村莊里發現了前面提到的女同志吸血鬼。因為有比較充足的預算,所以影片拍攝了大量的特效,而且還有非常出色的聲音設計和配樂,就像導演菲爾·克萊頓在專訪中解釋的那樣(見后文)。如果是在更加常見的好萊塢制作類型中這一點是很難達到的,因為為了趕上2009年3月的檔期,他們要把人力和財力用于解決問題使影片順利上映,于是導演和聲音編輯團隊就不能進行一些具有創造性和橫向的比較思考了。
“當我們從圖像編輯那里拿到高質量的OMF時,我們就開始做聲音編輯了。西蒙·海斯同期錄制的對白使我們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本片的聲音編輯聯合主管安迪·斯特科說。“這部影片從聲音的觀點來說是非常有趣的,我們采用了與通常標準不一樣的工作流程。基本上,我在這部影片中的任務就是在一個小型5.1預混棚里用Pro Tools編輯并預混對嘴對白。”這樣制作就意味著斯特科可以把后期配音的工作減到最小,也能夠在整個制作工程中參與到所有有關于聲音編輯的決定中來。斯特科從其他編輯那里拿來了環境聲、擬音、后期配音以及群雜聲,這些都是在同一個Pro Tools系統中混音的。他說:“這樣的混音非常有效,因為我們一起編輯而不是像通常那樣分割成‘編輯’和‘混音’兩部分。回報是巨大的,因為菲爾·克萊頓(影片導演)走進我的制作棚時聽到的就是實際聲軌的進展情況而不是分割成一段段的聲音素材,他就可以想象終混后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本片的聲音團隊對預算非常精打細算,斯特科解釋說:“我的聲音編輯聯合主管伯納德·奧萊利負責同步所有的環境聲、現場音效和聲音設計。米歇爾·伍茲是后期配音和群雜聲的主管,而巴納比·史密斯負責了擬音。”盡管成員不多,但斯特科還是為他們自己的制作而驕傲。“它的聲音是非常豐富和漂亮的,環繞的對白、射擊十字架、魔法劍還有爆發的女同志吸血鬼,”他說。除了這些漂亮的聽覺享受之外,作曲家黛比·懷斯曼還使用了一個30人的唱詩班,在倫敦的Air studios公司進行錄音。斯特科笑著說:“很忙,不過還好也很順利。”
嚴格的說,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斯特科的團隊不得不面對編輯和預混過程中許多重剪、微調和更新的CGI內容—這些全部都是必需在沒有大變動的前提下解決,因為預算不允許有太多的調整。“我們在制作了幾個禮拜之后又收到了一個重新剪輯過的版本,”斯特科說。“基本上都有變化,并且非常廣泛的加入了片段和細節。”這使聲音設計團隊非常頭疼,但他們那種把對白、環境聲和擬音一起預混,而其他工作人員制作他們各自音軌的工作方法,把這一問題所造成的影響減到了最小。杰拉德·洛雷特也幫了我們很大的忙。斯特科解釋說:“我們可以把所有的Pro Tools任務文件傳給杰拉德。他用一周時間重新把所有聲音一致化,然后把編輯和預混任務文件發還給我們,這樣就可以不停的進行下去。”這是另外一個關于模塊化預混的好處的例子,因為這意味著所有的自動控制和插件設置也都要一致。“這通常是一個更加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斯特科說。“即使所有桌面自動化都一致了,對新的剪輯中像混響這樣的外部調整一般還是需要進行手動調節。‘模塊化’工作使我們可以很快的應對任何圖像上的變化。”
因為影片的音軌嚴重依賴于環境聲和聲音設計,所以伯納德·奧萊利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并且在試圖制作這些女同志吸血鬼可能發出的虛幻的聲音時要求有創造性的思維來支持。“我們為了吸血鬼的語音試用了許多種素材,”奧萊利說,“我與同事麗娜和索菲婭一起開始錄音,制造出所有奇怪的聲音,在Serato公司的Pitch’n Time和Audioease公司的Altiverb中進行各種調整。我們還與菲爾和安德魯一起用一個早上制作各種動物的聲音,甚至在演員來做后期配音時,也會讓他們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因此到最后我們就有了一個音響庫可以進行挑選!”
對于音效的錄音,奧萊利使用了一臺Sound Devices公司的702便攜式數字錄音機和各種話筒,有Schoeps的CMXY 4、Shure的SM57以及Sennheiser的MKH60,使用了Pro Tools 7.4,還采用了Soundminer作為音頻文件管理。這部影片也盡最大可能的使用了影院的環繞聲系統。斯特科解釋說:“我們在影片中試驗了環繞的對白。比如說,每次伊娃(女同志吸血鬼的副指揮官)說話時,我們把她的聲音復制了三遍—一遍是原始的,另外兩遍做的更小聲,并且主要放置在環繞聲道中。我們故意不把它們和前方主要的對白同步,因此而得到的這種分離使聲音更加具有神秘感。”
因為是“模塊化”混音,制作團隊系統的應用了插件,用的最多的就是Kontakt 3、Pitch’n Time和Audioease的Altiverb。“我們還用了DigiDesign的Revibe以及Waves Restoration,”斯特科說。“錄音的時候用了許多防風設備,因此有風聲干擾的對白不多。Waves Restoration能把這些聲音挑出來,得出非常干凈的對白。因為我很早就加入進來,所以知道這不需要用后期配音來代替,因此就節約了時間。我們花了10個禮拜就把影片完成了,”奧萊利說。
制作音軌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試驗的精神。“凡是可以做聲像調整的地方都做過了!”斯特科說。“我們希望賦予聲音高度的運動感。我們想讓聲音在所有時間都保持流動,因為這有助于保持活力充沛。”習慣上,聲音后期制作團隊所作的每一樣工作都是很小心的,每個人做什么都分的非常清楚。但在制作這部影片時這個慣例被打破了,因為幾個制作團隊相互之間有了交集。“巴納比·史密斯既是擬音師又是編輯—這是很不尋常的,”斯特科解釋到。“通常,擬音需要一個專門的編輯,他要和擬音師一起進行錄音。因為巴尼和我一起在Videosonics公司工作,所以我知道他自己做過大量的擬音工作,我們就讓他一個人來做,并且鼓勵他‘別擔心,你能行!’導演菲爾非常熱情,這種熱情又激發了你的創造力,因此你敢于提出任何建議—在影片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朋克風格。”甚至連制片人也參與進來,影片開頭的旁白就是他念的。“史蒂夫·克拉克霍爾的嗓音非常棒,他完成了這段旁白,”斯特科說。“不過我們用Aphex的‘big bottom’來進一步增強莊嚴感。” [Page]
如果配樂最后時刻才到的話,那么把對白放在它上面是很令人頭疼的,而這部電影不一樣,作曲家黛比·懷斯曼及時的交出了她的作品。“在制作間的最后一個星期,黛比的美妙配樂來了,因此我可以圍繞著音樂配置所有聲音,”斯特科說。“我們轉移到公司城里第二大的制作間(在Pepper Sound公司—實際上也就是Future Post公司)里完成終混,用AMS Neve的DFC調音臺控制Pro Tools的預混,因為它更適合做環繞聲。”終混時使用了兩套Pro Tools系統:一套做對白和配樂,另一套制作所有的效果。“我們這么劃分是為了簡單明了,”斯特科說。“這么做意味著伯納德可以專注于效果聲,而我同時可以在另一套系統上擺弄對白。我們把5.0和5.1的內容送入調音臺,這樣就可以使用它頂尖的陷波處理。”
斯特科還說到:“對《女同志吸血鬼殺手》這部影片我的總體感覺是我們的工作流程像一次宴會,我們所使用的方法非常有利于影片。所有影片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影片用更傳統的方法會更好,所以我覺得這應該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斯特科對這部影片的制作顯然充滿熱情。他說:“制作電影是一種樂趣。”希望聲音設計團隊制作電影時的這種樂趣也能讓觀眾在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同樣享受到。
對導演菲爾·克萊頓的專訪
“在我四歲看《帝國反擊戰》時,我就想要拍電影,而且我總是對講故事和虛構世界非常感興趣,”導演菲爾·克萊頓說。“我去了紐波特電影學校,24的時候從那里畢業,隨后拍攝了我的第一部長片—心理恐怖片《孤獨》。我們大約在5年前發現了《女同志吸血鬼殺手》,那時我們正打算拍攝一部低成本的驚悚喜劇電影。作者保羅·霍普菲德和斯圖爾特·威廉姆斯拿著劇本過來,我們一讀就發現它極其有趣。原先這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當馬修·霍恩和詹姆斯·科登打算把它在大銀幕上放映時,最終預算達到了300萬英鎊。”
“這部影片是對漢默的《Karnstein》三部曲—部分基于謝里丹·拉·法諾所著的《卡蜜拉》—的一種致敬。我喜歡原作,也愿意拍攝這個劇本—基本上詹姆斯和馬特就變成了這個‘不幸的二人組!’我們請保羅·麥克蓋恩飾演牧師,而我們的女主角洛蒂則由《黑暗侵襲》和《世界末日》中的瑪安娜·本靈扮演。一些漂亮的女孩飾演片中的女同志吸血鬼,還有一些瑞典學生—馬修和詹姆斯碰到他們的時候顯得非常高興。”
“當我第一次拿到一個電影劇本,我通常會立刻‘聽到’聲音—因此,實際上我在看電影之前就會先聽到它。我希望影片的音響背景是非常有特色的,這些聲音能把你帶入我努力創造的這個幻想的神話世界中。我還希望讓配樂成為影片一個重要的部分,。當你用小預算拍攝時,用大管弦樂隊配樂確實能夠展示整部影片的情緒。我們用Red攝像機進行拍攝,這便于我們后期做視頻特效—影片的特效非常龐大,因為我們大約有250個特效片段。沒有人對這些關于吸血鬼和狼人的老故事感到厭倦,因為他們能夠成為偉大的故事和人物的基礎。我認為《女同志吸血鬼殺手》會接在漢默的《吸血鬼戀人》、《一個吸血鬼的欲望》、《邪惡的雙胞胎》后面成為第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