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B成TD雞肋 付費用戶不足3%
2010-07-15
依馬獅廣電網
中國移動的支持曾經讓CMMB一度被業界看好,但從最新的市場數據來看,情況似乎卻并不那么好。
日前,某CMMB核心芯片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截至二季度末, TD-CMMB手機約銷售150萬,其中付費用戶大概3至4萬,占比不到3%。不僅TD-CMMB終端用戶總量遠低于預期,其付費用戶比例更是讓從業者跌破眼鏡。
CMMB之于TD仍形同雞肋
眾所周知,2009年3月22日,中國移動和中廣傳播簽訂的CMMB合作協議首次承認了TD-CMMB的身份,時隔整整一年之后,2010年3月22日,中國移動宣布TD-CMMB正式商用,這也是CMMB首度正式向手機用戶收費。然而尷尬的是,用戶對CMMB卻并不買賬。
業內人士透露,統計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國內共銷售TD-CMMB手機約150萬部,占TD手機整體銷量約30%左右,遠低于中國移動50%的用戶目標。此前,中國移動透露,2010年計劃發展1000萬TD用戶,其中TD- CMMB用戶500萬,也就是TD-CMMB用戶占比約為50%。
此外,更有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僅發展3至4萬付費TD-CMMB用戶,占總用戶數不到3%。
這無疑再次考驗著中廣傳播和中國移動的耐心。
今年以來,中國移動幾乎把CMMB推崇為中高端TD手機的標配,并希望以CMMB功能來推動TD手機的銷售。而中廣傳播方面更是以世界杯為契機,對CMMB進行廣泛宣傳。但這似乎只是中國移動和中廣傳播方面一廂情愿的想法而已。
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還是因為一方面中國移動和中廣傳播兩個主導方,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政策和發展路線,這讓產業界始終無法形成足夠的信心和決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雖然CMMB在網絡和信號質量方面具有優勢,但其內容卻遠不及其他流媒體的手機電視來得更具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主導方之一中國移動還有自己的流媒體手機電視,這種左右互搏的狀態從開始就決定了中國移動無法全心全意發展CMMB。
CMMB功能之于TD手機,在這種模糊的市場格局面前,也甚至開始淪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上游芯片尚未獲利 盈利模式遭質疑
CMMB的這種尷尬局面不僅讓中國移動和中廣傳播方面著急,同樣著急的還有CMMB產業鏈廠商。
據CMMB主要芯片廠商之一思亞諾中國區總經理王渭介紹,今年上半年國內CMMB芯片總出貨量大概在300萬左右,“不論是思亞諾還是創毅視訊,都還遠沒有達到盈利的水平。”
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創毅視訊CMMB芯片的市場份額約為50%,而思亞諾約占40%。
然而真正讓產業鏈廠商著急的地方并不在于此,更重要的是,此前CMMB的復雜局面并沒有得到完全的改善。
王渭認為,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當前的盈利模式并不適合CMMB的發展。他介紹說,目前國外的手機電視運營模式中,比較成功的主要還是依賴廣告收費的方式。
但是在CMMB的產業結構可以看到,掌握收費渠道的中國移動卻并不掌握內容資源,而掌握內容資源的中廣傳播卻苦于難以建立有效的CMMB專屬內容平臺,而更為重要的是,中廣傳播方面即使使用內容收費的模式,也難以阻止中國移動收費的方式。
山寨企業也看不上CMMB
既然是受制于雙方的利益不一致,那么在正規市場難以突破的CMMB是否能在山寨機市場走出捷徑?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對此,王渭也早就已經預見了。
王渭表示,首先,山寨機的市場主要是在三四線甚至更遠端的市場,但是眾所周知,目前CMMB信號僅覆蓋到一二線城市。所以山寨機市場和CMMB市場的重疊區非常小。
其次,山寨機的成本一般僅在300元左右,而目前CMMB模塊,尤其是加入CA的模塊成本都在100至200元左右,這對于山寨機廠商來說是個巨大的成本壓力,更何況CMMB對用戶并沒有強大的吸引力,所以一般山寨機廠商不愿意加入CMMB模塊。
至此,CMMB的命運似乎并沒有因為中移動的加入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加不確定起來。這是否會成為日后三網融合的“前車之鑒”,不得而知。
CMMB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