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世界領先的軟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微軟正在通過自身成熟的軟件平臺、豐富的互聯網服務經驗及多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為用戶提供最為全面的云計算解決方案,讓云觸手可及。
在個人PC時代,微軟的愿景是希望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臺PC;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微軟希望借助互聯網和軟件的力量,為用戶創造跨越不同設備的無縫應用體驗。而云計算時代的到來無疑加速了這個新愿景的實現,2008年10月,微軟發布了自己的公共云計算平臺—Windows Azure Platform,由此拉開了微軟的云計算大幕。Azure的原意是“藍色的天空”,因而也有人戲稱,微軟的Windows Azure是想把微軟從小小的視窗帶到廣闊的藍天上。

微軟還主張“三屏一云”,其含義就是充分地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充分發揮微軟在軟件領域的優勢,以軟件為基準更好地結合PC、電話、電視三種不同類型的終端來提供客戶所需要的無縫用戶體驗。這一理念將互聯網和終端技術進行了完美結合,根據用戶對不同系統的需求,利用互聯網這種廣泛的媒體手段和微軟領先的數據中心技術,在不同的端上以在線服務的方式進行體現,為用戶帶來豐富多彩的云端體驗。
2010年4月12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全球發布會于北京舉行,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博士現場解密微軟新一代開發平臺的革新之處:“微軟的云計算戰略相當簡單,是云+端。我們認為云和端要互動,正是由于很強的云的功能,才需要更多元化的端;正是由于很多元化的端,才需要云把數據更好的整合。我們最近在談三屏一云,終端是越來越多元化,手機、電視,任何有電的地方都有終端,都可以和云進行融合。”微軟表示,Visual Studio 2010的推出,就是要協助開發人員以熟悉的工具及技術,快速開發電腦、電視、手機與其他移動設備上的軟件及云計算服務,以實現“三屏一云”的愿景。

微軟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包括公共云和私有云,既可以幫助企業搭建私有云,又可以幫助企業構建公共云。為將云計算更好的推廣,微軟為自己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三種不同的云計算運營模式:第一、微軟運營的微軟云。微軟自己構建及運營公共云的應用和服務,同時向個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提供云服務;第二、合作伙伴運營。ISV/SI等各種合作伙伴可基于Windows Azure Platform開發ERP、CRM等各種云計算應用,并在Windows Azure Platform上為最終使用者提供服務;第三、客戶自建私有云。客戶可以選擇微軟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構建自己的云計算平臺,微軟可以為用戶提供包括產品、技術、平臺和運維管理在內的全面支持。
微軟“云計算”的原理是:未來,個人和企業不需要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而是把數據存在微軟的“云”里,在需要時隨時取用。這有點類似電—你不需要自己家里裝發電機,而是在你需要電的時候,打開開關,電就源源不斷地來了,而且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微軟想做的就是發電企業,并從客戶那里收取電費。當然,為了“發電”,微軟首先需要建立龐大的“發電廠”,即龐大的數據中心。目前,微軟已經在美國華盛頓州建成了一個數據中心,占地達455畝,里面存放著無數臺服務器。微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數據中心也已建成,在芝加哥和愛爾蘭的都柏林的數據中心則正在建設中。

和其他公司的云計算戰略不同,微軟的云計算戰略有三個典型特點:即軟件+服務、平臺戰略和自由選擇。其中“軟件+服務”尤其重要。在云計算時代,一個企業是否就不需要自己部署任何的IT系統,一切都從云中計算平臺獲取?很多企業認為有些IT服務適合從云中獲取,如CRM、網絡會議、電子郵件等;但有些系統不適合部署在云中,如自己的核心業務系統、財務系統等。微軟認為理想的模式將是“軟件+服務”,即企業既會從云中獲取必需的服務,也會自己部署相關的IT系統。這既充分繼承了傳統軟件部署方式的優越性,又大量利用了云計算的新特性,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