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令廠商棘手
2010-11-10
本刊編輯部 依馬獅廣電網
在此廣播機構不確定的時期,3D制作和分配設備制造商都面臨考慮如何把他們的下一代產品銷售給并不一定想要它(至少現在不要)的客戶的挑戰。
許多廠商(如Miranda)的做法是把他們的信息專門傳達給那些對明年前推出3D頻道最感興趣的廣播機構。理論上,其余的廣播機構在某一時刻也將跟隨。這已足以使銷售人員感到頭痛,而且程度遠超過一些3D內容所引起。
廠商們的第一個目標是培育市場,告訴市場為實現3D電視廣播,必須對現有的基礎設施做些什么。而為創作內容則需要新制作工具,但傳統的服務器和自動播出設備依然可用于分配內容。
Miranda首席技術官Michel Proulx說,從制作的觀點來看,3D要求新3Gb/s設施、新攝像機,但這新那新,都不如制作間或移動制作車內的新人員重要。坦白地說,3D將僅僅為像索尼、ESPN和探索頻道等的媒體巨人才可以接受。
他補充道,從播出的觀點來看,HD頻道和3D頻道沒有真正的區別。使用幀兼容技術,播出中心能夠利用其現有的HD設施的最好的部分,播出一個3D頻道。在分配3D內容時,廣播機構只是服務器上可用的通道較少。
廠商當前主要的挑戰之一是了解這個新生市場,并且在不浪費可更好地花費于下一代HD技術的資源的情況下開發支持它的工具。問題現在是:在3D發展的初期階段,你要把多少研發資金(比例)用在3D上?
Proulx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很巧合,2010年是3D以一種專門的單項產品出現于我們4種產品線的研發預算內的頭年。我不能隨意地說在所有情況下實際的比例是多少,但是我可以說此數字不如你想像的高。”
去年,為適應3D,Miranda在其現有的HD和3Gb/s產品上改進或升級了全部固件(FPGA編程),包括主控系統、矩陣、多畫面分割顯示器和信號處理設備。
例如,Miranda大部分基礎產品支持3Gb/s和HD(1.5Gb/s),這保持對全立體(左右信號都各是HD)和幀兼容格式(左右信號混合為一個HD信號)的適應性。
其所有Kaleido多畫面分割顯示器現在都能為制作和播出應用提供3D監測,能夠在3D顯示器上以3D顯示多個攝像機信號和節目。
該公司的Densité 3DX-3901信號處理卡執行所有從全立體到幀兼容的必要的轉換,以及處理某些攝像機調整問題。此外,Miranda的Imagestore750主控/頻道包裝處理器可用于增加全3D立體或幀兼容內容上的后期圖文包裝。
在Miranda收購的OmniBus方面,iTX系統作為一種幀兼容3D的全播出解決方案運行,能夠創作3D節目和增加后期包裝。此系統也許最有意義的功能與廣告插入有關。
Proulx說:“與初期的HD類似,現實情況是目前大部分廣告此時此刻都不是3D。iTX平臺檢測每個片段,確定是否3D,并在廣告上執行簡單的2D/3D轉換,因此它們也是以幀兼容形式輸出。”
充分利用這些完成的研發工作,Miranda現在正指導現有的客戶如何使用這些新工具,等待新業務的到來。問題在于由于廣播機構不確定3D在其現有的基礎設施內的工作方式,因此新業務沒有具體化。此外也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而廣播機構的帶寬在分配HD和多個SD頻道后非常稀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話,3D技術的興起分散了廣電客戶的注意力,也許使他們對推動其它HD項目猶豫不定。在美國,依然有許多電視臺尚未能夠處理HD內容。
Proulx說:“個人以為,對電視工程師來說,3D與其說是一種注意力分散,不如說是一個學習新技術、接受新挑戰的機會。”
3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