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電視臺播出部主任吳皖霞
在電視臺,不管是模擬系統還是數字系統,播出軟件都非常重要。硬盤播出系統現在主要涉及硬件和軟件,國外硬件很成熟,系統好還是不好主要還是看軟件,張海濤副總局長一再強調“沒有安全播出電視臺就什么都沒有”。硬件系統好不好要看有沒有相配套的軟件。不過看國內行情,國內軟件并不值錢。福建省臺總共有8個頻道,6個頻道采用硬盤播出系統。在選擇軟件廠家時首先看它是不是經驗豐富,然后再比較價格。個人相信各個軟件提供商都能最終滿足用戶提得出的要求,但是這個磨合期會很長,因為硬件不那么容易測試,軟件的維護工作量會很大,沒有經驗的廠家,肯定會花更多時間測試。
全臺工作流程最終的改變還要從領導層的管理做起,如果領導的現代化工作觀念沒有改變,每走一步都會有很多障礙。現有的管理先規范,然后實現全臺的數字化、網絡化管理,設計軟件時首先構建這種想法,然后實施,最后得到那種目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伴隨著頻道的增多,實現智能化控制智能監測是必然的,靠值班員不可能做到所有的設備都監測到。現在臺里總控還沒有智能化管理,前兩年有這樣的想法,后來福建臺要建新大樓,考慮到各種規模和投資,這種想法就擱置了。未來肯定會選擇智能化控制智能監測系統。
鄭州電視臺副臺長徐亞楠
鄭州電視臺兩頻道全數字硬盤播出系統硬件部分花了380萬元,控制部分(含軟件)不到70萬元。雖然軟件部分在價格上占的比例不大,但是我認為軟件在整個系統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這一點僅僅從兩部分調試所花的時間就能體現出來。硬件系統的安裝調試用了不到20天,而播出軟件的調試、修改、培訓和試播,前后用了近2個月時間!因為軟件對整個系統的運行起關鍵作用,工作人員進行軟件操作的過程代表著整個播出工作流程的改變。在國外,軟件是十分受重視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價值也是各占一半。希望我們不要忽視軟件在系統的重要性。
如果制作網和硬盤播出系統之間能夠進行文件級傳輸,無磁帶播出將在電視臺實現,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上下載時間,而且信號質量沒有損失。但是,由于目前視頻服務器廠家和制作網開發廠家的底層文件自我保護,互不兼容,解決不了從硬盤播出網和非線性制作網的無縫連接。在這方面,市級以上電視臺還沒有縣一級的電視臺做得好,他們的播出和制作的軟硬件使用的是同一個廠家的產品,雖然很多屬于“卡播”,但他們都實現了無磁帶播出。現在不少電視臺將制作網和硬盤播出用SDI連接,用軟件控制信號傳送,省去了上下載的環節,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呀!問題是,視頻服務器目前大多使用國外公司產品,文件格式不統一,許多非編廠家束手無策。如果我國能自己生產高檔視頻服務器,同時又開發非編板卡,兼容問題就解決了,我們呼喚這樣的產品!
隨著硬盤容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制作網和播出網之間的轉碼變得不是很必要了,而且真正意義上的轉碼除了頻域內轉碼以外,其它的就必須回到基帶,這樣不僅效率上不去,圖像質量必然有損失。
播后存檔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目前很多廠家提供基于MPEG-4的硬盤收錄系統,可以錄制光盤作為播出存檔。但是我們要的不是簡單的這樣一個產品,而是一個類似媒質管理的系統,要求所記錄的MPEG-4圖像與播出數據庫相連,完成帶圖像的播后存檔、統計、查詢等諸多功能。以后我們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調看某一天某一個節目的播出情況,還可以利用數據庫統計一年或一個季度廣告的播出量、新聞節目的播出量等各種統計結果。這項工作應該由開發播出軟件的廠家來做。否則,播后MPEG-4收錄與播出軟件數據庫脫節,難以完成存檔資料的統計和查詢工作。
利用播出軟件,在上載時作標記的方式,將廣告部分從其他節目分離出來,疊加上播出時的北京時間,刻成MPEG-4光盤或VCD,作為廣告播出證明送給廣告客戶。剔除廣告的MPEG-4電視節目可以進行網上直播,加入新的付費廣告為網上直播開辟新的經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