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現任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兼規劃院院長、發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他是一個為人隨和、處事果斷、棱角分明的政府官員,同時又是一個治學研究精益求精的學者。他1978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BBI)新聞系,后留校工作18年,曾經擔任廣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在黃勇的腦海里,廣院是留給他記憶最多的一個地方:那里有他曾經每天都要走過的核桃林,有他參加學生舉辦的露天燭光晚會舞會的廣場,有他和同事共同制定的校訓:“立德、敬業、博學、競先”,有他負責組織的大學生合唱團,有他曾擔任主編的《現代傳播》,還有記錄他和學生在一起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美麗校園。
核桃林里奏響青春華美樂章
1975年10月,復校不久的北京廣播學院迎來了來自各條戰線的第二批學生。當時學院只有新聞、無線電、外語三個系,加一個獨立的藝術專業,黃勇懷著當記者的夢想進入了廣院新聞系。
黃勇當年讀書時的廣院,老師比學生還多,師生一起學習勞動,同在一個黨支部過組織生活,關系十分密切。那時,學院核桃林面積很大,每年秋天,大家都有機會一起采摘核桃,每人都能分到一面盆果實。這片核桃林后來成為見證各屆學生各樣故事的地方,成為學生社團組織開展各種活動的地方,成為廣院師生一個最難忘的地方。
畢業之后,黃勇被留在學院擔任黨委秘書,并很快在1981年3月被提升為廣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黃勇在校的一系列任職都和黨委工作有關,他也是一名忠實的共產主義者,他說堅定的信念來自對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的科學認識。
1986年,時任學院黨委常委、宣傳部長的黃勇,為了幫助學生開闊知識視野,組織舉辦了數十期“百科知識講座”,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為了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理想、人生、社會、現實,與其他同志一道,主持編寫了《理論與現實108 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此舉得到當時的廣電部部長艾知生的充分肯定和稱贊。
1990年3月之后,黃勇擔任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主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黨的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他和同事們以開拓創新精神研究和改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種生動活潑的活動之中。他指導《廣播學院報》開辟《家長信箱》,在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架起了溝通和理解的橋梁。他與其他領導一道全力以赴,發動全校師生集中開展文明校園建設活動,使廣院面貌為之一新,并成為第一批榮獲首都“文明校園”稱號的高校之一。期間,他主持創立了“立德、敬業、博學、競先”的校訓,使之成為辦學育人的鏡鑒。
1994年廣播學院40周年校慶,為了宣傳母校,黃勇借助新聞界校友的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廣院,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他親自執筆的3000多字通訊發表在9月7日校慶當天的《人民日報》上。《中國教育報》星期刊則以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趙忠祥、李瑞英等廣院畢業生寫的紀念母校的文章。他主持編印的廣院畫冊,第一次比較全面地展現了廣院四十年艱難與輝煌的歷程。
心系教育情傾學子
黃勇把勞動與奉獻當作人生的幸福,把平凡的教育工作同黨和國家的事業聯系在一起。他在廣院黨委領導班子的十年里,心系教育,情傾學子,為培養人才嘗遍了酸甜苦辣。他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十分珍視同事之間、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他以最貼心的方式同學生家長交流溝通,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學生打交道,這成了他始終揮之不去的記憶和財富。當他知道自己培養的學生獲得榮譽,當他聽到社會各界人士稱贊廣院學生,他都會非常感動,他為每一名學子的事業成功感到驕傲。
1986年,黃勇與其他領導同志率領85級學生260多人,開往山東沂蒙山區,接受剛剛作戰凱旋的解放軍某部的嚴格軍訓。后來,幾乎每年的軍訓都由他掛帥組織實施,親臨營地督察指導。歷次軍訓使青年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緊張艱苦生活的錘煉。
學生讓人可愛又可氣。一次,兩個學生因為碰撞了一下而導致兩個班集體打架,傷了8個人。雙方系主任都要求學校處理對方的學生。黃勇既要做學生的教育和處理工作,又要做兩個系系領導的說服和協調工作。違紀的學生害怕被開除,每天早上躲在黃勇家門前的核桃林里,見著黃勇出門就追上來苦苦求情。學生總是這樣,因為年少氣盛,往往不計后果,往往是事情發生了才追悔莫及,可是寬大處理之后,還會犯錯誤。如何酌情處理學生中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這是黃勇在廣院里每天都要面臨的問題。他常常為此而感到心力交瘁。
1992年4月,廣院無線電系土族學生萬成兆見義勇為,為制止校外小流氓在學生活動中心尋釁滋事被小流氓當場用刀刺死。為妥善處理這起惡性治安事件,黃勇與其他領導同志一起,竭盡全力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維護穩定大局,配合司法機關依法調查處理,撫慰受害學生家長和負傷學生。最后,兩名兇手被處以極刑,萬成兆的行為受到學校表彰,并被青海省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稱號。黃勇親往烈士故鄉青海貴德慰問學生親屬,參加烈士命名大會,親手培土將學生的忠骨埋在貴德革命烈士陵園。2001年,已經離開廣院的黃勇到青海出差,依然關心著烈士的親屬,特意驅車幾百里到貴德看望烈士的母親、兄姐等親屬。見面時,雙方都禁不住淚流滿面。
廣電總局的學者官員
在廣院這個高等學府里,黃勇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喜歡從理論角度來思考學生教育和黨的建設,研究和評論廣電改革發展重大問題。1996年,黃勇離開廣院調到廣電部工作,歷任部辦公廳副主任、廣電總局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去年9月,他受命組建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和發展改革研究中心。如今,黃勇正在為研究廣電發展戰略和改革大計而忙碌著。他深深認識到,在廣電總局思考重大問題時,必須把理論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必須深入了解實際、分析實際,從中找出實質性、規律性問題,提出符合實際的研究成果和對策建議,為總局和中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黃勇說,現在傳媒業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傳統媒體的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新媒體的市場競爭方興未艾。廣播電視還面臨著來自需求方面的挑戰,受眾對內容質量和個性化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們的內容提供及其服務還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作為總局政策研究者,黃勇認為,現在廣播電視系統存在著五大障礙:一是觀念性障礙,二是體制性障礙,三是利益性障礙,四是政策性障礙,五是區域性障礙。這是影響和阻礙廣電業實現更大發展的主要障礙。如何突破上述障礙,全面推進改革發展,這正是規劃院和發展改革研究中心非常緊迫的研究課題。目前他和同事們正在致力于這些攸關廣電發展全局的重大課題的研究。人們期待著他們的研究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黃勇在廣院的21年,記錄了學院建設發展的足跡,也記錄了個人從青年到中年的一段多彩人生。21年的高校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歷,培養了他嚴謹、敬業、務實的精神。在廣電宏觀戰略研究的崗位上,他正以更加寬廣的眼光和深邃的思考從事著智囊的工作。他將成為一個真正的學者型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