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難成功地制造出非常大或非常亮的視頻顯示器。所有的投影系統都存在亮度和對比度的不足,在高亮度環境中的性能非常之差。各種基于CRT的老式解決方案,既笨重又費電,其所能達到的清晰度也受各種條件的限制。LED視頻顯示器技術最終使得價格尚可接受的大尺寸、高亮度視頻顯示器成為現實。
定義大屏幕視頻顯示器
大型視頻顯示器的用途,是向一大批觀眾展示全彩色運動圖像。節目源通常是真正的視頻源——最常見的就是攝像機或錄像帶。
大型顯示器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必須讓一大批人能夠看到該顯示器的場所,如運動場、流行音樂廳和大型購物中心等。這些顯示器的尺寸通常都很大(寬度為1.5米到30米),而且非常明亮——以便不受諸如視頻光線和直射陽光之類的高環境光影響。
過去,這種尺寸的屏幕只能用CRT技術才能制成全彩色。在過去的5年里,LED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它在清晰度和亮度方面已經超過了CRT技術。
下面,我們更詳細地考察一下這些大屏幕顯示器技術。
背投與背投模塊
視頻投影機的不足在于其亮度。為了在室內場所高環境光條件下獲得對比度尚可接受的明亮圖像(這對視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需要使用功率非常之高的投影機和精心設計的屏幕,以便使人們能清楚地看到投射出的圖像。利用現有的視頻投影機技術獲得所需要的亮度級,根本就是不現實或不可能的。
拼墻也只有很低的亮度(平均亮度只有大約400到600尼特)。圖像被細小但可見的分割線分割成許多小塊。要想將各個塊體調節成具有完全相同的色平衡是非常困難的;而要讓它們保持這種狀態,更是難上加難。
CRT技術
早期的CRG大屏幕技術現已被LED技術所取代。最著名的CRT屏幕有:三菱公司的Diamond Vision、松下公司的Astra Vision和索尼公司的JumboTron。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屏幕是在運動場或體育館等高環境光場所中使用的大型視頻顯示器的主要解決方案。
如同報紙上刊登的照片一樣,視頻圖像也被分成許多我們稱之為像素的亮點。每個像素至少包括三個微型CRT(陰極射線管)——紅、綠、藍色各一個。通過改變這些CRT中每一個的亮度,可以生成任何顏色。這些CRT中的每一個都類似一個微型視頻顯像管,不同之處就在于,它只生成一個像點的光強,而整個圖像是由成千上萬個CRT組成的。最終的結果就是生成一個又大又明亮的視頻圖像。
LED技術
20世紀90年代后期,LED(發光二極管)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清晰度和亮度方面超過了CRT。LED顯示器的工作原理與CRT完全相同,區別僅在于微型CRT被LED所取代。
與基于CRT的同類產品相比,LED顯示器消耗電量少得多,而且重量也明顯輕得多,它們占用空間小(它們的厚度不到前者的一半),這使得它們深受AV租賃與固定安裝市場的歡迎。
長期以來,CRT技術一直局限于三大供應商,主要原因是其制造過程極其復雜。LED技術則簡單得多——結果就是制造廠家也多得多(有一份行業報告列舉了多達50家制造商)。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這種狀況可能導致市面上出現某些設計低劣的產品和某些短期經營型制造商,他們可能在銷售幾套系統之后就消失了。關鍵是要選擇一家有良好歷史記錄而且具有敬業精神的制造商。你并不希望因擁有一款沒有任何保障的“孤兒”產品而擔驚受怕。對一款新的、由一家過去只制作過動畫LED而沒有任何視頻生產經驗的公司制造的LED視頻產品,更要特別警惕。
屏幕的分辨率
在大型視頻顯示器上獲得高質量圖像的關鍵,就是購買你能買得起的最高分辨率。
屏幕的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