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廣州亞運會是繼北京奧運會后,我國成功舉辦的又一國際性重大體育賽事。作為主辦國的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承擔了廣東體育館跆拳道和空手道兩個競賽項目的國際公用信號制作任務。筆者作為北京電視臺轉播傳送部的一名技術人員,有幸被推薦到廣州亞運會轉播有限公司(亞運會主轉播機構),擔任廣東體育館場館技術副經理,全程參與了該場館亞運公用信號的制作工作。本文簡略介紹了國際公用信號的概念和由來,以及本屆廣州亞運會公用信號的技術標準。著重論述了北京電視臺轉播傳送部為亞運賽事國際廣播電視公用信號的制作所進行的各項工作,包括前期的技術準備和賽時的技術服務與技術制作;并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探索出了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對參與公用信號制作的北京電視臺高清轉播車的設備構成、設計思想、功能設置和技術特點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地闡述。最后,在總結工作經驗的同時,就轉播車系統設計、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先進工作方式與理念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并對大型體育賽事國際公用信號制作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亞運會公用信號 高清轉播車 技術服務 技術制作
緒論
2010年11月,第十六屆亞洲運動會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這是北京奧運會之后,在我國舉辦的又一國際性重大體育賽事。作為廣州亞運會轉播有限公司(GuangZhou Asia Games Broadcasting Co. Ltd.,簡稱GAB)國際廣播電視公用信號制作團隊的一員,北京電視臺承擔了廣東體育館內兩項亞運賽事(跆拳道和空手道)公用信號的制作任務。為此,北京電視臺提供一輛8訊道高清轉播車,并投入一支由轉播傳送部(技術團隊)和體育節目中心(制作團隊)共同組成的近30人的公用信號制作隊伍前往賽事舉辦地廣州。同時,筆者作為北京電視臺轉播傳送部的技術人員,有幸被推薦至GAB,作為亞運會賽時廣東體育館的場館技術副經理,全程參與了該場館公用信號的制作工作。
近年來,北京電視臺憑借多年積累的轉播經驗及廣泛獲得的技術資源,承擔了國內多項重大體育賽事的公用信號制作任務。如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2009年2月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以及2009年10月的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等。豐富實戰經驗的同時,節目制作水平和轉播技術水平也穩步提升。而本次的廣州亞運會賽事轉播,是我臺參與的又一項國際性、高標準、高規格的公用信號制作工作。為此,我臺轉播傳送部提供相關轉播車技術平臺和技術服務的同時,技術人員也參與了賽事的公用信號制作。我部人員于出發前數月便開始對轉播車系統進行調試、改進與維護;并在亞運賽時公用信號制作過程中,全力做好各項技術工作,圓滿出色地完成了北京電視臺在亞運賽事中所承擔的轉播任務。
在廣州亞運會后,總結本次工作的成功經驗,回顧并研究廣州亞組委主轉播機構制定的國際廣播電視公用信號技術規范和制作規則,了解并學習其運作模式和工作理念,發現并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對于國內電視工作者提高技術水準、未來更多地參與到國際性合作中去是很有助益的。
一. 亞運國際公用信號
體育賽事的國際公用信號是被國際公認的,按照共識的理念和統一的標準制作出的可供世界各國廣播電視機構所使用的最基礎、單一的信號源。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奧運會的賽事轉播中。奧運會的國際公用信號,是由國際奧委會廣播電視委員會下設的奧運會廣播服務組織(即主轉播機構)負責提供的,并按照國際奧委會提出的要求和標準制作出的廣播電視信號,是被世界廣播電視媒體公認的高質量、高水平、普通大眾都可以接受的。
本屆亞運會的主轉播機構是廣州亞運會轉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AB)。受廣州亞組委廣電部委托,GAB負責組織國內外優秀體育制作團隊,協調整合國內高、標清轉播設備資源,規劃并制作亞運會各項賽事的國際廣播電視公用信號。依照廣州亞組委的要求,秉承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經驗,本屆廣州亞運會國際公用信號的制作,全部嚴格參照奧運會的各項相關標準進行。
GAB在廣州亞運會各場館的國際廣播電視公用信號制作標準為高清(HD)和標清(SD 16:9)兩種;音頻為立體聲制作。其中,廣東體育館的兩個賽事項目(跆拳道、空手道)的公用信號均將采用高清制作和傳輸。
二.技術準備及系統介紹
與一般體育比賽實況轉播不同,亞運賽事公用信號制作對轉播系統和設備配置的要求更高。根據《GAB廣州亞運會轉播車工作手冊》的相關技術要求,我們在搭建符合亞運標準的轉播技術平臺時,對我臺現有的8訊道高清轉播車進行了設備擴展以及系統調整與改進。
1.轉播車設備擴展
根據GAB公布的制作計劃中對轉播設備的配置要求,我們在轉播車原有設備設施的基礎上又擴展了如下設備:
(1)一套高清高速攝像機及一套高清遙控攝像機;
(2)兩套100倍高清箱式鏡頭及一套42倍高清鏡頭;
(3)一套EVS硬盤錄像機設備,且支持高速慢動作回放;
(4)若干視音頻線纜,用于轉播車與場館技術運行中心的連線;
注:拾音設備和成績字幕機等,將于賽時由GAB簽約的設備供應商提供。
2.轉播車系統調整和改進
以上各項新設備和新工位的加入,以及場館技術運行中心(公用信號質量監控和遠程傳輸機房)對轉播車輸入輸出信號的種類和路數的要求,需要我們對原轉播車系統做如下調整和改進:
(1)GAB的制作計劃要求在比賽場館配置8臺攝像機,包括一臺高速攝像機和一臺遙控攝像機。而原車已配備8臺標準功能攝像機,因此需將其中的兩臺替換為特殊功能攝像機即可滿足要求。在參考了廣東體育館的機位布局圖后,我們決定將原有的2號機替換為高速攝像機。但高速攝像機和原車攝像機并非同款產品(購買時間不同),不能簡單地做替換。所幸此車在設計之初,比較充分地考慮了系統的冗余性,預留了攝像機訊道通路(部分線纜已預先鋪設完畢),因此我們可以較方便地將高速攝像機的控制單元(CCU)和遙控操作面板(RCP)等設備接入到轉播車系統中。
遙控攝像機屬于特種攝像機,本身就是我轉播傳送部的一套箱載設備,體積適中,搬運和接線都比較方便。參考機位布局圖后,我們將原有的7號機替換為遙控攝像機。為了便于攝像師與導演的溝通,我們將其操作控制單元放置在轉播車制作區的空閑處。原車在設計上同樣為特種攝像機預留了訊道通路。
在新加裝了兩套攝像機后,又利用視頻矩陣和直接連線等方式在轉播車技術區和制作區分別為它們分配了監看畫面。
(2)原車配置的鏡頭都是22倍的高清鏡頭,不能滿足GAB制作方案中對鏡頭的配置要求。因此,我們從庫房中調用了兩套100倍高清箱式鏡頭和一套42倍高清鏡頭,包括鏡頭和其專用機架以及云臺等等。
(3)在GAB的制作計劃中,高速攝像機拍攝的畫面,要用來做高速慢動作回放。而轉播車已有的一套EVS公司的6通道硬盤錄像機(即慢動作回放系統),不支持輸入高速攝像機信號。并且制作方案對慢動作回放系統可收錄的攝像機訊道數量也有更多的要求,因此我們加裝了一套支持高速慢動作回放的硬盤錄像機系統。
原有的6通道硬盤錄像機的工作方式為4通道輸入、2通道輸出,因此配備了兩個操作面板(日常實際應用中很少同時使用)。我們將其中一個操作面板分配給了新加裝的硬盤錄像機設備,從而實現兩個慢動作工位各有一個操作面板可用。同時我們將原系統中的第二路慢動作輸出通路與新加裝的慢動作設備的輸出相連接;并將轉播車外接口盤的空閑輔助母線輸出接口用作其輸入(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為該硬盤錄像機更改輸入源)。至此,新設備即加入到了原有系統中。
(4)賽事轉播期間,轉播車的PGM主備路公用信號需要傳送到場館技術運行中心;并且還將有一臺成績字幕機安裝到轉播車內。如此多的信號連接通路對于轉播車原有的外部接口盤容量有一定的壓力,特別是同步參考信號的輸出接口數量不能滿足需要。
本車的外部接口盤在設計之初,更多考慮的是節目信號的輸入輸出通路,其接口較多,冗余性較大。而車內信號發生器產生的同步參考信號,在外部接口盤上對應的輸出接口卻很少。再者,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通路沒有設計跳線,不能將外部接口盤的空閑接口通過跳線的方式直接轉換為同步參考信號輸出。因此,我們需要采取人為手動接線的方式,利用兩通接頭將信號發生器輸出的同步參考信號與外部接口盤的某些空閑接口所對應設備的輸出通路進行連接,以便使用。
(5)考慮到轉播車的內部空間有限,我們將亞運期間無需使用的一套原有字幕機設備拆除,為賽時接入成績字幕機預留了空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