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體育臺在獲得美國高爾夫大師賽實況轉播權方面獲得了很大成功,過去24年此轉播權一直為英國廣播公司獨享。為了給競爭加碼,天空體育臺還提供3D直播。
天空體育臺運營總監Darren Long指出到發稿時為止,天空電視臺平均每周以3D轉播2-3場體育比賽。他估計從2010年7月到2011年6月的財年3D轉播約有160場次,“明年我們預計約有220場次,也許約75%在天空體育臺播出。”
執掌天空體育臺制作控制的為導播Steve Smith,他亦為該臺的資深足球比賽轉播導播。Smith在天空體育臺3D轉播足球賽和拳擊比賽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曾負責3D轉播去年的萊德杯高爾夫賽(與European Tour Productions提供的2D轉換信號相結合)。
Smith確信用3D轉播高爾夫比賽是非常自然的事,“在我們以3D轉播的全部賽事中,效果最佳的是高爾夫轉播,原因在于高爾夫球場的地形結構:這種地形為轉播帶來活力。其它的體育比賽大都在平整的場地舉行。”
挑戰
如同2D轉播,高爾夫球賽3D轉播也存在與天氣、大場地、上述的地形(有山有樹、沙坑、水洼)以及每個球場都不同的設備/制作規則的戶外轉播障礙。Smith指出轉播工作也很棘手,“你要設法圍繞18洞擺放你的支架,并且根本不知道任何一場比賽何時將結束。”
轉換為1080/50有可能是一個障礙。Long認為國際信號在分開傳輸(兩幀)時表現最佳,但這要求兩臺絕對同步的制式轉換器。
通過衛星傳輸到倫敦的并排、連續幀信號在早期產生一些微小的技術難題。這些問題主要限于音頻。Smith說:“當我們發現音頻內的空缺位置時,我們加入自己的內容,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我們可以重新接合才結束。”

此圖拍攝于1月31日曼聯對切爾西的比賽。非高爾夫球比賽。
Smith很高興獲得一些制作心得,“我也在觀察美國同行的工作,與我們轉播萊德杯的工作相比較。同時也在考慮是否有我們可以考慮引入我們的3D轉播的技術創新。”最顯而易見的是在3D大師賽轉播中,從第十個洞到第18個洞設備數量及他們的配置都不同,“可能我們在萊德杯轉播時所用的支架較少,因此我們架設的支架比美國同行要稀疏。”
第二顯著的不同是CBS使用了“Shadow 3D”支架,該支架的設計使一個攝像師能夠操作在一個攝像機位上的2D和3D攝像機(它們互相疊放在一起),“美國同行會使它們的會聚點和焦點一致;如果2D攝像機變焦,那么3D攝像機也以相同的比例變焦。而在萊德杯轉播時,我們所有的3D攝像機都是獨立操作。”
Smith承認美國同行這種布置對拍攝更多的鏡頭功效顯著,尤其是在可使用更靈活的2D合成選件時。但他也有保留,并想進一步探討不同的支架和組合,“它是一個有趣的概念,但我認為它對3D有所損害,原因是最終2D具有攝像機控制。就邊緣變化方面的差異而言,2D比3D更寬容。”
更大鏡頭、超級慢動作和吊臂
Steve Smith認為設備更強的鏡頭功能在第十五果嶺周圍作用尤為出色,使得美國攝像機通過從廣范圍到中范圍鏡頭的放大,能夠最佳地拍攝高爾夫球手從球道走到其下一個擊球點,“取決于合成鏡頭的人員,它為你提供改變畫面的靈活性。使用較小的攝像鏡頭,你可能艱難地獲得看清某一高爾夫球手在球道上行走的鏡頭,你不可能很緊湊的鏡頭。”

“Shadow 3D”支架,該支架的設計使一個攝像師能夠操作在一個攝像機位上的2D和3D攝像機(它們互相疊放在一起)
CBS獲得3D超級慢動作鏡頭的能力(在2D轉播中已常用)也令Smith印象深刻,尤其是在第十三發球處附近顯示時,“它把揮桿分析帶進你的房間。你感覺離老虎伍茲離你只有五碼遠。感覺你站在離他五碼遠的體驗不可思議,以前你只能在到高爾夫球場才有可能獲得。”
最后,Long和Smith欣賞吊臂的使用。Long指出吊臂更適合拍攝運動,尤其是在擊球入洞期間。與此同時,在第十七果嶺后面和朝向第十八洞使用吊臂特別吸引Smith的注意,“遇到的問題是球道的地形、第十八球道起伏不平的程度。你更強烈地感覺到什么時候球從陡坡上降落及從此洞消失,這正是奧古斯塔高爾夫球賽所要的,你可能永遠得不到的感覺,除非你在球場上。”
對地形和戲劇感的更多的認同也延伸到捕捉高爾夫球手的開球和觀眾的反應—他們摩肩接踵站在膠帶后面,伸長脖子觀看飛行中的高爾夫球。
“你獲得真實的圖像縱深—它為球場的戲劇性場面增加一種叫好的元素,”Smith說,“而在第十八果嶺后的另一個吊臂確實給予你現場氣氛感覺:當觀眾圍著第十八洞果嶺恭賀優勝者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