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全播出管理面臨的挑戰
作為廣播工作者,時時需牢記的便是“節目導向是靈魂,安全播出是生命”。安全播出,指在廣播電視節目播出、傳輸過程中的節目完整、信號安全和技術安全。其中,節目完整是指安全播出責任單位完整并準確地播出、傳輸預定的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安全指承載廣播電視節目的電、光信號不間斷、高質量;技術安全指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及相關活動參與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廣播電視設施安全。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中的廣播中心實施細則根據所播出節目的覆蓋范圍,將廣播中心安全播出保障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一級為最高保障等級。保障等級越高,對廣播中心技術系統配置、運行維護、預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方面的保障要求越高。其中省級以上廣播電臺及其它播出上星節目的廣播中心應達到一級保障要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廣播電臺、節目覆蓋全省或跨省、跨地區的非上星付費廣播頻率播出機構應達到二級保障要求;地市、縣級廣播中心及其它非上星付費廣播頻率播出機構應達到三級保障要求。
三級保障的廣播中心的安全播出的年度運行指標應滿足停播率≤60秒/百小時,即可用度≥99.983%;二級保障應滿足停播率≤20秒/百小時, 即可用度≥99.994%;一級保障應滿足停播率≤5秒/百小時,即可用度≥99.9986%。
其中停播率指廣播中心所有播出節目累計停播時長與播出總時長的比值,單位:秒/百小時。公式:

可用度指廣播中心所有節目正常播出總時長占播出總時長的百分比,單位:%。公式:

以我所在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例,目前共有14套頻率,全天播出時長為263小時,全年為95995小時。中央臺屬于一級保障,須滿足停播率≤5秒/百小時,則全年停播時間必須小于4799.75秒,約為80分鐘,平均每套節目全年停播需小于5.7分鐘,即343秒。這意味著我們只有不到百萬分之十四的出錯概率。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統計節目累計停播時長時,“本單位各環節事故(含外電中斷等外部原因引發的事故)造成的停播均納入統計”。可見安全播出涉及播出的各個環節和多個系統以及各類人員,采、編、播、傳;制播網絡系統、直播室系統、總控系統、現場直播系統以及相關監測、監控系統,相關供配電系統,相關附屬設施(含機房以及機房內空調、消防、防雷接地、應急照明等);記者、編輯、主持人、導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后勤服務人員等等。
隨著廣播電臺的不斷發展,節目數量、種類不斷增多,相應的技術系統更加復雜、龐大,涉及人員也愈來愈多。是設備,總會有出故障的時候;是人,也總有犯錯疏忽的時候,事故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保證在如此復雜的系統下完成安全播出指標,將停播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呢?
二. 六西格瑪管理
1. 六西格瑪
在此,我們可以引入在質量管理中盛行的六西格瑪管理來加強安全播出的全流程管理。希臘字母σ(音SIGMA,大寫為Σ)是統計學里的一個單位,表示與平均值的標準偏差。6西格瑪意味著差錯率為百萬分之三點四(即3.4ppm)。從統計意義上講,一個過程具有6σ(西格瑪)能力意味著過程平均值與其規格上下限線的距離為6倍標準差,此時過程波動減小,每100萬僅有3.4落入規格限以外。因此,作為一種衡量標準,σ的數量越多,質量就越好。
6個西格瑪=3.4失誤/百萬機會
5個西格瑪=230失誤/百萬機會
4個西格瑪=6,210失誤/百萬機會
3個西格瑪=66,800失誤/百萬機會
2個西格瑪=308,000失誤/百萬機會
1個西格瑪=690,000失誤/百萬機會
6西格瑪換算成停播率即1.224秒/百小時,優于5秒/百小時指標75.52%。
2. 六西格瑪管理
六西格瑪管理是一種全面質量管理,強調全流程管理,全員參與,通過提高過程的可靠性和可預測性,從而減少故障率。
在廣播中心的安全播出管理中,全流程必須從節目的采集、制作、編輯、播出、傳輸、至發射的各個環節都納入其中,而全員則包括與全流程相關的記者、編輯、主持人、導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電力人員、暖通人員、財務人員甚至后勤服務人員,涉及臺領導、頻率單位、技術部門、財務部門、后勤保證部門等等。
技術人員和頻率人員屬于安全播出的一線人員,直接工作在播出一線,自然需要納入安全播出管理范圍之內。但是許多傳統觀念認為安全播出只是技術和頻率部門的事,和其他部門關系不大。可是安全播出所涉及的人員需要培訓、上崗、考核、獎懲,這些都必須獲得人事部門的支持;而安全播出所涉及的設備的預算、采購、維保等也必須得到財務部門的配合;而電力人員和暖通人員也十分重要,往往重大停播事故都是由于電力問題產生的,而空調和供暖系統的故障也往往影響面巨大;而播出機房的環境衛生也是十分重要,一個小小的金屬線頭就可能造成設備或電路短路,過多的灰塵也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如何正確清理機房、布置機房也是后勤服務人員所必須了解的。
可是在實際工作中,各個部門間協同工作往往并不合拍。例如:頻率部門常常提出一個新節目形式,技術部門卻表示設備不足或者人員保障不足,向臺里申請緊急采購設備,可是財務卻常常表示沒有預算或者無法在期限內完成采購流程。又如機房打掃,后勤上班時間往往是直播時段,無法進行清掃,而等到停機或者錄播時間,往往是深夜,后勤人員也早已下班了。因此,往往各部門都在本職范圍內努力工作,但是安播結果卻常常不那么理想。
各部門只有從“一切為了安全播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就容易目標一致,緊密協作。要使如此多的部門協同工作,首先必須有一個組織的保證,即成立安全播出管理委員會,負責決策和實施安全播出的各項管理規定和事宜。由臺長或者主管臺領導直接負責,技術部門、各頻率部門、人事、財務、電力、暖通、后勤等部門的主管負責人都參與其中。其次,為每一個相關部門制定合理而明確的安全播出指標,如:頻率部門的安播指標為≤5秒/百小時,技術部門的設備故障停播率為≤5秒/百小時,電力部門的電源切換時間≤10秒等等。對于人事、財務等職能部門,可以采用規范安播相關工作的流程、縮短行文辦事周期等措施。再次,定期對各部門的安全播出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各部門根據反饋結果進行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達到六西格瑪標準。
六西格瑪強調要針對過程、而非針對結果采取措施。傳統的安全播出管理重在事后管理,對結果采取措施,例如強調應急措施,強調備份手段,強調事故后的“嚴肅處理和整改”。而其實,事故都是在整個節目制作、播出、傳輸過程中產生的。六西格瑪水平不是僅靠應急、處罰來實現的,它強調要對節目制作、播出、傳輸過程中造成故障的因素采取控制措施,減少波動,防止事故的產生,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因此,六西格瑪管理強調主動的、預防性的管理。主動管理意味著在事故發生之前,預測人員問題、數據、狀況等的變化方向和趨勢,提前采取前瞻性、預防性的控制措施,來保證過程朝著預期的目標發展。六西格瑪強調要進行預防性的積極管理,積極管理意味著設定并跟蹤有挑戰性的目標,建立清晰的優先順序,對采取預防措施和事后解決問題都給予同等程度的重視,挑戰傳統的、靜態的、被動的、消極的應對方法。
六西格瑪管理強調要追求完滿,但也能坦然接受或處理偶發的挫敗。故障、失誤不可避免,但我們要從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進行長期的、持續的改進。
三. 六西格瑪在安播管理中的應用
目前影響安全播出的主要有3大類因素:一是人為因素,二是技術事故和設備故障,三是重大的自然災害。
1. 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是造成安播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歷年播出數據統計,人為因素事故往往占據30%左右。而且人為因素往往造成責任事故,是安全播出中比較惡劣的事故,但相對通過管理這類事故也更為可控。
首先,我們可將人為因素分為兩類:故意的和失誤(非故意)。
1) 故意
故意產生的事故主要有人為主觀破壞播出設備導致停播、在節目內容中插入反動信息等。
應用六西格瑪管理,要防止此類事故的手段主要有:
a) 在人員招聘環節嚴格篩選,加強政審。
b) 各部門主管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思想教育,建立和諧的工作氛圍。
c) 做好機房安保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播出區。
d) 在進行熱線或者邀請嘉賓時,要求必須使用延時器,發現不良或反動信息,及時處理。
2) 失誤
失誤是指非故意破壞,而是由于能力不足或者其他客觀原因造成的事故,如:操作失誤、一線人員未按時到崗等等。
防止此類事故的主要手段有:
a) 需建立機制防止一線人員未按時到崗造成停播事故。可采用人員備份方式,如導播備份主持人,技術人員備份主持人等,在主持人未提前到崗的情況下及時通知或采用備份播出手段;有條件的單位也可采用技術手段,如安播到崗提醒系統,由該系統直接以短信或者電話方式提醒一線人員到崗時間。
b) 對于一線播出人員,要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培訓內容不僅包括設備的操作使用和應急處理、還必須包括安播意識培訓,培養一支講政治、有能力的安播一線隊伍。
c) 定期組織再培訓和演練。對于一線人員的培訓要定期進行,針對重大技術變動或者重大轉播要提前演練,例如中央臺在主控機房切割前組織了3次演練,在十七大等重大轉播前也組織了應急演練。
d) 規范操作規程,清晰的標識。播出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如電平忽大忽小、主備播出站使用混亂等,我們可以通過規范操作來管理。但這里要注意的是,規范的操作規程并非是復雜的,而真正優秀的操作規程是簡單、清晰的,才能便于操作。我們可以在音量表上標出上下限,提示正常信號范圍;將常用信號源、按鍵名稱標識清楚,防止一線人員誤操作。
e) 操作失誤要查找根源。六西格瑪管理強調要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對于操作失誤,我們要分析直至找到問題根源。例如,一次停播事故是由于主持人誤按下雙機房切換鍵造成,原因在哪?并非出在培訓,主持人了解機房切換鍵的作用,是由于主持人稿件擺放混亂誤碰了切換鍵所至。那我們去規范主持人稿件的擺放還是在切換鍵上加上保護蓋呢,顯然后者更為實用。
f) 用技術手段減少人為失誤。例如,日常經常出現的節目單聲道、低電平、反相等問題,可以通過在制作系統中增加技術審核環節,技術指標不達標的節目無法通過審核而不能進出播出環節,直接將此類故障提前排除,減少播出中的應急處理。
g) 要有人員備份。目前電臺中的人員流動率越來越大,而培養一名合格的一線人員往往需要至少一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若有一線人員離職,工作仍然須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完成,造成人員工作強度增大以及人員調配混亂的情況,給安全播出帶來隱患。因此,各部門負責人需要提前預計人員流動情況,提出招聘需求,關鍵崗位必須有備份人員。[page]
2. 技術事故和設備故障
目前日常事故產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于技術事故和設備故障,占據播出事故的60%以上。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系統越來越復雜,設備故障或者技術系統的故障的判斷、處理也會十分困難。如何將六西格瑪管理應用在技術事故和設備故障的控制中呢?
1) 技術事故的預防最關鍵的在于系統設計之初。我們應充分調研實際使用需求,設計邏輯清晰的、合理的、滿足使用需求、可靠地、易擴展的系統。在設備選型上,要選擇成熟的、可靠的、界面友好的設備。例如:設計直播機房系統時,技術部門要與頻率部門充分溝通,選擇操作直觀、符合主持人使用習慣的設備;設備擺放、功能配置也應就近、簡便、易操作。
2) 系統、設備以及重要數據均要有備份,備份可分熱備和冷備。
a) 熱備是指在線備份,如主備系統、主備通路、主備電源等,關鍵設備要考慮雙電源、雙CPU等。
b) 冷備是指非在線備份,如關鍵設備和易損設備的備品、備件,內網數據備份U盤、硬盤等等。
3) 設備應定期維護,通過主動巡檢、測試,提前發現事故隱患。根據設備不同以及維護內容不同可分為日檢、月檢、季檢等。
a) 日檢是每日的設備狀態檢查,主要查看各類設備指示燈狀態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常告警等。
b) 月檢每月進行,針對某些工作站、服務器、數字調音臺等,定期進行濾網清洗、設備重啟等。
c) 季檢每3個月進行一次,對主要設備和主要通路進行各類參數測試,做好詳細的測試記錄,用于進行數據分析和比較,來查找隱患。
4) 智能監控系統,許多電臺包括中央臺已經建立了一套智能監控系統,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實時監控系統中各主要節點信息,出現故障時及時預警,并提供應急策略甚至自動應急處理。還有另一項主要功能是統計各種事故類型以及設備故障率,包括所有主要設備的溫度等,我們可以根據該系統提供的數據來分析設備運行狀態。例如某設備的溫度近期突然升高,往往預示著該設備即將出現故障,應及時對該設備進行檢修。
5) 設備管理系統,用于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廣播系統中的設備的類型和數量越來越多,僅中央臺主控機房就有幾百個設備,而且這些設備的資金來源復雜,購買時間不同、使用年限不同,維保服務期限也不相同。這給維保服務預算、固定資產管理、定期更換帶來困難。許多時候發現某臺設備故障頻發,維護人員才意識到該設備已經到了使用年限,但再提出購買需求時卻發現已經錯過了預算申報期,使得該設備只得繼續超期服役或者另外緊急采購。而設備管理系統可以對設備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所有在用及備用設備一目了然,在維保到期或者使用年限到期前自動提醒,使維護人員提前處理。
6) 用“加減法”設計完善而簡潔應急預案。無論多么可靠的系統、設備總有出現故障的時候,人員也總會失誤,那么應急預案必不可少。應急預案必須做到完善而簡潔,許多人認為這幾乎是矛盾不可實現的,完善的應急預案面面聚,往往十分復雜而失去可操作性,簡潔的應急預案雖易操作卻不能涵蓋所有事故。應急預案必須在技術系統設計之初考慮,做一個“加減法”過程:首先做“加法”,盡可能將所有事故情況及相應應急處理列出,一種事故可以有多種應急處理方法;然后找出實用性和適用性最強的應急處理,基本在3~5種之間,這便是做“減法”;而后再將事故情況根據這幾種應急處理歸類;總結出每類事故的現象(注意:許多應急預案從事故原因說起,但是事故原因在事后判斷時才能分析出來,對于應急來說,最最直觀的現象而非事故原因);最終形成一個簡潔卻又能囊括所有的應急預案。
3. 重大的自然災害
重大自然災害主要指火災、水災、雷擊、地震等,此類事件發生概率較低,但是危害巨大,一旦發生對于播出的危害是毀滅性的,對于此類事件更要以預防為主:
1) 廣播大樓須在土建時就做好防雷、接地、防水等。
2) 廣播大樓內需有完善的消防設施,播出區必須禁火、禁煙,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消防演練。
3) 關注天氣預報、提前預防,雨季來臨前檢查大樓防水以及及時關閉窗戶。
4) 遇到惡劣天氣,各級領導要到現場指揮。
5) 建立異地應急備播系統。以防止在地震、火災等毀滅性災害時,能夠啟用異地備播系統,如衛星轉播車、異地備份臺等。
四. 總結
六西格瑪管理將技術、編播、人事、財務、后勤全員納入,對制作、播出、傳輸的全流程實現了安全播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監控防范。永遠沒有完美的技術系統,也沒有不會出錯的完美員工,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來實現幾乎達到完美的指標——六西格瑪——百萬分之3.4的出錯率——1.224秒/百小時的停播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