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近年來,我臺陸續承辦了不少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轉播任務,例如:第十四屆世界女籃錦標賽、四大洲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歷年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第十三屆亞洲杯足球錦標賽等等,作為主播機構,其中不乏成功的經驗,也有令人遺憾的不足。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臨近,以及國際交往的增加,我們將承辦越來越多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作為電視主播機構,面對著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局面,我們不能不認真研究各種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的不同要求,特別要著重研究國際公共信號的制作規范和各項技術要求。五大洲的歐洲杯足球錦標賽的電視轉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足球比賽項目的國際公共信號制作的良好范例。深入了解歐錦賽的電視轉播國際公共信號的制作理念和技術要求以及制作方案,對我們將來承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搞好大型國際活動的電視轉播工作是有益的。
二.制作理念和實施方案
1.制作理念
國際公共信號制作的一般原則是真實地再現各場比賽的進程,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畫面客觀中立,"故事"的情節要完整,重要的場景不應該有遺漏,而鏡頭的銜接應該流暢。慢動作重放要適時、準確、精彩,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作為大賽的電視主播者心里必須非常清楚地知道全球的觀眾都在關注著這一賽事,而且這些觀眾的素質很高,他們對足球報道的詳盡風格了然于胸,他們清楚地知道賽場的各項規則。國際公共信號當中出現的任何一點紕漏,都會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因此國際公共信號必須真實地展現各場比賽的詳盡進程和觀眾的激情以及球迷對足球固有的感情。國際公共信號是提供給擁有報道權的各國媒體使用的。必須是客觀中立、內容豐富、國際化的信息,擔任比賽轉播的電視導演主要應該聚焦在比賽的進程上,在比賽中,當比賽進程被打斷時,適時插入連續播放的幾組慢鏡頭畫面,而有關技術統計的文字或圖表,都盡量不讓它占更多的電視畫面,以免喧賓奪主。
規范化的國際公共信號還必須留有充分的余地。因為各國媒體還將在國際公共信號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制作成單邊報道的轉播信號。眾所周知:擁有報道權的各國媒體根據自己本國人的興趣、愛好和欣賞習慣,來進行單邊的轉播報道也是十分重要的。
2.制作方案
a. 攝像機位的設置和拾音話筒的擺放
球場上的攝像機機位的設置,對于公共信號的制作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值得我們首先研究的課題。由于攝像機機位設置合理,堪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展示比賽,使電視觀眾可以看到一般場內觀眾看不到的場景。歐錦賽31場比賽的成功轉播,是與各個球場的攝像機位置的設計和拾音話筒位置的擺放密切相關的。能否在各個角度拍攝到理想的鏡頭,拾取到逼真的聲音,是電視能否再現綠茵激戰的關鍵。剛剛結束的歐錦賽的電視轉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比較成功的攝像機和話筒的使用設計方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般的小組賽使用21臺攝像機被稱為基本制作方案,但對揭幕戰比賽、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總決賽這8場比賽提供了更強有力的制作方案。
b. 不同比賽階段采用不同的攝像機位設置
小組賽使用的基本制作方案采用了21臺攝像機,其中有4臺超級慢動作攝像機,四臺多通道EVS XT直播慢動作系統。
揭幕戰采用了增強的報道方案。為更好地轉播揭幕戰,在啟用基本制作報道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第25號機位(Wescom),是空中俯拍鏡頭,使攝像機總數達到22臺。
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再次增強了報道方案。對于四份之一和半決賽,EBS又增加了四臺攝像機,一臺是附加的斯坦尼康移動攝像機(20號機位),與原19號機位的斯坦尼康各負責拍攝A隊和B隊唱國歌,換人和教練。另一臺是第二個反角度教練席機位(22號機位),另外兩臺是增加的EVS XT超級慢動作攝像系統(23號和24號攝像機)。攝像機總臺數達到25臺。
冠軍爭奪戰的報道方案機位最為復雜(見表1)。
攝像機編號 | 功 用 | 位 置 | 變焦鏡頭位 |
CAM 1# | 比賽全景攝像機 | 主攝像平臺 | 20倍變焦鏡頭 |
CAM 2# | 跟拍鏡頭 | 主攝像平臺 | 70倍變焦鏡頭 |
CAM 3#、4# | 半場內細節 | 球場平面,A&B隊的教練席旁 | 70倍變焦鏡頭 |
CAM 5#、6# | 禁區內細節(慢動作攝像機) | 低于主機位,正對6米線 | 86倍變焦鏡頭 |
CAM 7#、8# | 越位 | 高于主機位,正對16米線大禁區線 | 20倍變焦鏡頭 |
CAM 9#、10# | 球門前廣角 | 球場平面,雙方球門后高機位 | 55倍變焦鏡頭 |
CAM 11#、12# | 球門前禁區內細節(慢動作攝像機) | 球場平面,雙方球門后,正對6米線 | 86倍變焦鏡頭 |
CAM 13#、14# | 禁區內動感鏡頭 | 底線,雙方球門后,熱點攝像機 | 廣角鏡頭 |
CAM15#、16# | 進球瞬間 | 在雙方球門內的微型攝像機 | 廣角鏡頭 |
CAM 17# | 高位反角度鏡頭 | 反打主機位,對面正中央高位 | 70倍變焦鏡頭 |
CAM 18# | 賽場風光鏡頭 | 各賽場 | 廣角鏡頭 |
CAM 19#、20# | 唱國歌、換人、教練席(斯坦尼康)、角球區 | 邊線、主機位的角上 | 廣角鏡頭 |
CAM 21#、22# | 反角度拍教練反應 | 邊線,反角度拍教練 | 70倍變焦鏡頭 |
CAM 23#、24# | 從反角度拍攝禁區內細節(慢動作攝像機) | 球場平面,反角度拍攝,正對6米線 | 86位變焦鏡頭 |
CAM 25# | 賽場空中拍攝 | 位于球場上空 | 廣角加變焦鏡頭 |
CAM 26# | 賽前入場通道、瞬間采訪 | 賽前和中場通道 | 20倍變焦鏡頭 |
CAM 27# | 貴賓席包廂 | 對面主機位,對面正中央高位 | 100倍變焦鏡頭 |
表1 攝像機機位一覽表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