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消費電子、定制家居安裝和廣播電視行業的三大展會齊齊“盛開”。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也是一個“去行業化”的時代,因此,不論是德國的IFA、美國的CEDIA還是荷蘭的IBC,都被同樣的技術浪潮推動向前。
4K在今年開始了全面的爆發。在IFA上,LG、索尼、夏普、東芝等廠家都推出了大尺寸的4K電視機。多款84英寸的4K電視機同樣亮相CEDIA展會,除此之外,4K家用投影機也成為展會中的主流趨勢,索尼、JVC、SIM2等都有面向家庭影院的4K投影機展示。在這種趨勢下,4K內容制作、傳輸自然成為了IBC上的焦點,佳能展示了全系列的4K產品,SES和索尼現場演示4K內容傳輸,NTT的HEVC編碼方式則通過比H.264/MPEG-4 AVC(H.264)更高的壓縮率將30幀/秒的4K影像信號壓縮至20Mbit/s、16Mbit/s以及12Mbit/s。
相比之下,依然無法解決觀看舒適度問題的3D技術正越來越趨于功能化,而4K則成為從480、720到1080之后,顯示技術真正意義上的進步。目前4K發展的制肘仍然是成本和內容:雖然現在4K電視機的價格平均仍在兩萬美元左右,但是在市場規律的驅動下,未來幾年內價格的大幅跳水將是必然的;內容方面,制作和傳輸4K內容的技術都在趨于完備和流程化,但是相關的標準仍然有待建立和完善。面對任何技術的更新換代,市場都需要時間來消化,而只要是改變,就意味著更多市場機遇的出現。
在全球化的環境里,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在網絡化的環境里,所有的設備,不論是大屏幕還是小屏幕,也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過去,我們或許很難想象手機會與電視機或者專業設備發生密切的聯系,但是今天,不同設備間的交融與協作正前所未有地深化,而云計算則是推動這種協作關系的動因之一。在九月的幾大展會上,云計算成為炙手可熱的技術,基于云的存儲、服務、終端設備、家居控制平臺,甚至是GPU解決方案,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協作方式與應用體驗。在本期雜志里,我們也將與您一起直上“云”霄,探討云計算為AV行業帶來的影響和改變。
技術發展的浪潮一波接一波,關于技術的話題我們也將繼續延續。在10月25日開幕的2012視聽行業高峰論壇上,我們誠摯邀請業內朋友共聚一堂,共敘AV技術與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