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素材的損壞,對播出的影響是直接的、嚴重的,當硬盤播出系統播到當前素材,才發現問題的時候,是束手無策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播出事故發生,再完備的預案也無濟于事。當問題出現時,我們能做的只有跳播節目和切換信號,造成事故是必然的,所以如何及時發現損壞的素材和恢復素材,是電視臺播出工作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就目前來說,張家港電視臺采取了一些措施:
1.建立完善的素材檢查機制,利用系統自帶的功能和管理方法。在我臺的播出系統中,有一套內容管理軟件,其作用是管理播出系統中的所有素材,其中有一些輔助功能可以為素材的檢查提供一些幫助。配合這套管理軟件所建立的查詢制度可以解決素材在轉碼、遷移中發生的一些故障,使節目素材在播出之前恢復正常。
2.我臺已經引進了播前審看系統,此系統可以直接調用節目單,審看節目單中的素材。也可以手動添加多條節目素材,批量進行快速審看。可靈活設置審看節目素材時間長度,一般取節目素材的開頭5秒。中間5秒和結尾5秒來預先審看,從素材完整的角度判斷素材是否能夠順利播出。
(1)播前審看系統突出優點有兩個。首先,能在較快地時間內檢查完節目單需要播出的節目素材,從根本上排除了被損壞而不能播放的素材或者是空殼的素材,有效的避免了素材損壞和丟失引起的播出事故;其次,能夠快速靈活的添加指定的單條素材或多條素材到系統,實現快速的檢查,用于時事新聞、天氣資訊等時效性強的節目,這些節目往往完成較晚,需要臨時添加到節目單中。
(2)播前審看系統在功能上也存在三點缺陷。首先,每天的節目單都要在下午編排,而播前審看需要在節目單出來之后,才能調用節目單來進行今天需要播出節目素材的審看,而每天需要播出的節目單,每個頻道都有一張,將每個頻道的節目單調到播前審看系統中,需要審看的節目素材量就非常大,從時間上來說,播前審看還沒看完當天所有素材的時候,當天的節目已經開始播出,甚至已經播出了一段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完全做到播出前就將當天所有節目素材都預審完畢,播前審看系統還無法實現。其次,硬盤播出系統中的節目素材有數萬條,播前審看系統無法自動一一檢查,只能通過手動添加節目素材和手動添加節目單來檢查素材,其工作能力十分有限;再次,播前審看系統對于節目素材的檢查,是檢查這個素材是否有損壞,是否能夠播出,但是對于素材的視音頻信號的優劣卻無法作出判斷,如果節目素材存在黑場、靜幀、靜音等故障,此系統是無法檢查出來的,有這樣的節目素材存在節目單中,會引起劣播事故。
在廣播電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廣大電視觀眾不僅對電視節目內容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也不斷對電視聲畫質量有更高的需求。電視節目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再到節目播出和信號傳輸等多個環節才到達電視觀眾的屏幕上,在眾多環節中,任何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都將影響觀眾收視質量。
在引入節目素材技術審看系統之前,我臺對節目素材質量的把關是靠人工審核和播前預審來確保的,但是素材本身的視音頻指標控制是沒有相關措施的,如果想做到播出的素材安全而優質,必須引進新的技術和設備。
張家港電視臺的節目種類按渠道來源來分有兩個:自辦節目、外來節目。自辦節目包括時政新聞、民生新聞和各欄目組下的各檔專題。外來節目包括電視劇、休閑娛樂交流節目和各類廣告。
外來節目源的多元化,導致節目的格式也非常復雜,有DVCPRO、DVD、BATECAM,甚至很多網絡格式MPG、AVI等等,將這些節目源的格式統一,成為我臺播出服務器要求的視音頻格式,方法就是上載。節目上載的步驟:將DVCPRO、DVD、BATECAM等節目源通過信號采集、打包、轉碼、遷移等過程,將其數字化,成為播出服務器所能播出的視頻格式,保存在二級存儲盤陣或播出服務器盤陣中。這種上載工作存在以下兩點隱患:
1.在上載采集到傳輸的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有可能使信號造成損壞。
采集:將節目按1:1的速度,將視音頻信號采集到電腦中。
打包:將采集好的節目素材封裝成適合播出服務器播出的格式。
轉碼:由于存在多套播出系統,每套系統所支持的格式互不相同,系統之間實現素材共享,將通過素材轉碼來實現。
遷移:為了使整個上載過程中,播出系統的播出任務不受影響,素材的打包和轉碼在播出系統中的二級存儲中發生,完成后,從二級存儲向播出服務器本身的磁盤陣列中拷貝,這個過稱為素材的遷移,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節約了播出服務器盤陣的空間。
2.在節目素材打包、轉碼、遷移完成后,存儲在二級存儲盤陣或播出服務器盤陣中,隨著盤陣不斷地被讀寫,一段時間之后,節目素材有可能會被破壞,需要重播和長期需要保存得廣告類、電影類的素材會有播出安全隱患。
另一種是節目素材數字化的方法就是非編的直接轉碼,各欄目所屬的專題,在非線性編輯系統編輯后,生成視音頻文件直接通過轉碼服務器,向播出服務器盤陣中寫數據,轉碼成為播出系統所需視音頻格式。由于在我臺,非線性編輯系統和播出系統是完全兩個商家的不同產品,在直接轉碼的過程中有一定幾率會造成節目文件的損壞,如果沒有及時的發現和解除,有可能會造成播出事故。
針對與節目質量的保障,播前審看系統是不夠的,只有針對節目的視音頻指標進行檢測,并得出分析結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節目素材的播出質量,從技術的角度去解析節目素材,就是節目素材技術審看模塊。
節目技術審看模塊由技術審看服務器、技術審看顯示客戶端、通過以太網百兆交換機和千兆交換機的堆疊連接EFS服務器,再通過光纖鏈接素材二級存儲服務器,調用節目素材進行5倍速的技術審看,迅速得出結果,通過技審顯示客戶端查詢和操作。由于是從元數據格式、幀頻、視音頻碼流數上來進行分析,結論準確而可靠,審查標準按照廣電總局金帆獎要求來設置。
彩場持續時間≥50幀,判定為停播,嚴重故障;
黑場持續時間≥5秒,判定為停播,嚴重故障;
靜幀持續時間≥5秒,且聲音電平<-60dBFS,判定為停播,嚴重故障;
彩條持續時間≥1幀,判定為停播,嚴重故障;
聲音電平≥-9dBFS,且持續時間≥1秒,判定為劣播,嚴重故障;-60dBFS≤聲音電平≤-38dBFS,且持續時間≥120秒,判定為劣播;聲音電平<-60dBFS,且持續時間≥60秒,判定為停播,嚴重故障。
技審的結果可通過頻道查詢、存儲位置和節目但來查詢,并用不同的顏色來顯示,點擊技審完成的節目素材,會出現技審結果,內容包括黑場、彩條、音量等多個參數,并且標明了詳細的入出點和時長,一目了然。
節目素材是電視播出的基本元素,當這個元素從磁帶變成電腦數據之后,安全性問題會接踵而來,按廣電總局金帆獎的標準來衡量,素材的視音頻指標是否符合要求;按62號令的標準,節目素材是否安全可靠。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節目素材技術審看系統的出現,這些問題可以一掃而空。及時而精確的審查結果,從技術的角度解決了素材的視音頻指標和安全性問題,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入,實時技術審看已經走入視界,即上載即審看將會是發展方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