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1年我國在“十五”計劃綱要中首次明確提出“三網融合”以來,中國走過了近10年的“三網融合”的膠著期。P2P類網站、IPTV、高清互動電視和手機電視等技術在廣電、電信與互聯網行業之間激烈的利益博弈中尋求分食電視這塊蛋糕。隨著廣播電視技術數字化網絡化的進程,使得廣播電視可以在“三網融合”的困境下以融合促發展。本文就針對廣州實施的三網融合與廣播電視發展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 全光纖樓宇和光網社區 手機電視及CMMB手機電視 高清互動電視 “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發展
一.全光纖樓宇和光網社區
(1)全光纖網絡的特點
全光纖網絡,All-Optical Network,是指信號只是在進出網絡時進行電/光變換和光/電變換,在網絡中傳輸和交換過程中始終都是以光的形式進行的網絡。全光纖網絡中的光信號的流動就沒有光電轉換的障礙。基于波分復用的全光通信網比傳統的電信網具有更大的通信容量,具備以往通信網和現行光所不具備的優點:
1.全光網結構簡單,端到端采用透明光通路連接,沿途沒有光電轉換與存儲,網中許多光器件都是無源的,便于維護、可靠性高。
2.加入新的網絡節點時,不影響原有的網絡結構和設備,降低成本,具有網絡可擴展性。
3.全光網以波長選擇路由,對傳輸碼率、數據格式及調制方式均具有透明性,可提供多種協議業務,可不受限制地提供端到瑞業務。
4.可根據通信業務量的需求,動態地改變網絡結構,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具有網絡可重組性。
(2)廣州全光纖網建設
2012年10月,14屆40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市住宅小區住宅建筑及商住樓光纖到戶的通知》,這一通知的發布為電信運營商接入到戶,為用戶提供Internet寬帶接入、電信、有線電視廣播(CATV)接入和IP電話三網合一,可以完全取代HFC(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的CM(有線電視網數據電纜調制解調器)接入方式;超高帶寬傳輸速率可以是ADSL的100倍;并且完全可以兼容CATV與數字電視和高清晰電視。從此電視市場將不是廣電所獨享,電信借助光纖到戶的建設也對網絡視虎視眈眈。廣州通過各通信基礎運營商全面推進光纖到戶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建樓盤和社區全光纖網絡覆蓋。對已建樓盤和小區,穩步推進光纖改造升級。目前廣州已實現商務樓宇100%光纖到達,1800個樓盤和小區光纖覆蓋,覆蓋用戶超過270萬戶。在廣州農村區域,采用FTTB(光纖到樓)、FTTN(光纖到節點)方式進行資源建設,已實現廣州市1142條行政村全部通達光纖。
二. 手機電視及CMMB手機電視
(1)手機電視
以無線網為傳輸網絡,以手機為接收終端的觀看方式。2012年上半年,交流溝通類應用與信息獲取類應用依然是手機的主流應用,其中手機網民對手機微博和手機搜索的使用率有大幅度增長;手機娛樂類應用中,在線收看或下載視頻發展速度較快。當新浪微博成為手機上網最大使用大亮點時,新浪仍然是把網絡視頻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這些都是因為眾多的視頻網所取得的驕人業績,酷6網成為中國第一家獨立在美國上市的視頻網站,優酷網登陸紐交所,百度投資奇藝網。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三屏合一為大勢所趨,手機視頻是主要應用之一。
(2)廣州CMMB建設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技術推出的便攜式的移動的多媒體廣播電視產品。用鐵塔傳輸無線電信號支持的手持電視CMMB。
廣州CMMB為實現全廣州的區域覆蓋共建單頻發射基站18座,其中1KW發射基站11座、500W發射基站7座,另4座500W發射基站正在建設中。區域分布越秀、海珠區、蘿崗、從化、南沙各1座,天河、花都、增城2座,番禺3座、白云區4座。小功率直放站補點建設,共建設小功率補點直放站401個,其中室內覆蓋直放站302個,室外直放站99個。分布于移動營業廳、社會賣場、移動人口密集場所、工業區和學校的深度覆蓋。
(3)手機電視的未來
由于CMMB是廣播制式,不能象智能手機軟件客戶端那樣自由點播。廣州僅有4.5%的人使用過CMMB手機電視。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在國內鋪設了超過200萬個Wi-Fi熱點。在廣州市內,除了三大運營商鋪設的熱點,各大咖啡廳、快餐店、餐飲機構幾乎都提供WI-Fi上網服務。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還不斷下調3G上網資費。百度、新浪、騰訊、網易等互聯網站,都推出了一系列視頻客戶端。這些視頻客戶端均能免費提供數十個電視臺和數以百計的電視連續劇、電影、綜藝節目供用戶點播。無疑,這讓付費也只能收看6個電視臺的CMMB功能相形見拙。手機電視應該是要切合現代人“碎片式”收視習慣,隨時隨地收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有效地填補了現代人忙碌生活中的閑隙時間。而這些的實現都要是手機電視可以提供互聯網式海量內容。另開展可視電話業務。也可以讓手機電視形成新的消費熱點,回顧電信的發展歷史,先由固定電話擴展到無線尋呼,又發展到移動電話,現在是移動電話最火爆的日子。那么下一步呢?應該是手機電視了。
三. 高清互動電視
(1)高清互動電視
高清互動電視(HiTV)是通過有線數字電視雙向網絡,基于高清互動機頂盒,為用戶提供高清晰度數字節目的視頻內容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能實現互動點播(VOD)、精彩回放、電視銀行、電視教育、互動游戲等多種交互業務。高清互動電視是廣播媒體向交互媒體轉變的有利工具。是三網融合趨勢下,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優勢,提升電視媒體影響力和競爭力重要手段。
(2)廣州高清互動電視建設
廣州珠江數碼集團有限公司在2012年完成對分前端機房、通信管道、骨干光纜、接入光纜、光節點的全面擴容,網絡光纖化程度和雙向業務承載能力大大提升,共建有分前端26個,光節點2500個,各類放大器3萬多個。光纖超過2萬芯公里,干線電纜3500多公里,分配入戶電纜2萬多公里,雙向網絡覆蓋達95%,高清互動信號在廣州城區的樓盤覆蓋率基本達到了100%。已具備利用高清互動電視平臺開展包括便民服務、電視閱讀、電視游戲等多類電視互動業務。2012年發展了10萬多高清互動電視用戶,同時還推出高帶寬服務,可提供5M、10M、20M的高帶寬接入服務。番禺區更是以有線電視網絡、CM(有線電視網數據電纜調制解調器)、互動終端為核心打造數字化智能家庭,為用戶提供多媒體信息、遠程通信、媒體共享、家居控制、家庭安防等業務,實現家庭生活智能化。廣電的高清電視必須是高清加雙向的,沒有交互平臺的有線電視網絡是沒有商業運營模式的,只有利用交互平臺開拓新的增值業務,帶來的收益才是高清數字電視運營的根本保障。互動也不再是IPTV的優勢。互動電視不僅是產業的大蛋糕,還是未來中國媒體聲音傳播的最重要平臺。
四. “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發展
隨著廣電領域數字化、網絡化,廣電與因特網和電信融合也更緊密。網絡技術在更新資源配置以及更廣泛互動傳播方式將有著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也為廣電提供更加完備的技術支撐。網絡技術隨著使用者的不同層次和不同的需要,將出現更強的視覺表現效果,并不斷的完善廣電與網絡技術的契合,以滿足不同傳播方式的需求。網絡技術在廣電中的快速推廣,需要以更大、更強的網絡平臺作為支撐。廣電和電信運營商,誰能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誰就可以爭取到更多的用戶。現在利用有線電視網絡構建IP寬帶接入網實現Internet數據傳輸,將給有線電視網絡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也應提早為“三網融合”后的廣電進入下一代融合網有所規劃。
(1)加強技術創新,有線電視網絡中的IP傳輸技術運用有利于向廣電業務向因特網的發展。
以因特網技術為主導的數據媒體業務已成為因特網業務中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同樣廣電也借IP技術實現了廣電網絡向數字化、雙向化,并具備了網絡存儲和用戶管理的能力的轉變,與現在廣電以廣播方式的傳播是本質的改變。廣電應該借助IP傳輸技術推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IPTV、交互手機電視、數字電視寬帶上網等業務。
(2)開發新媒體產業,
廣電系統擁有眾多電臺、電視臺、電影廠、音像出版社及周邊的社會影視制作機構,能夠提供海量的影視節目源。廣電網絡應該充分利用系統內部優勢,把傳統業務發展到互聯網上來。開展遠程醫療、遠程教育、數字家庭新媒體、家庭遠程控制、5.1聲道廣播、3G視頻直播、可視交互等業務。
(3)利用原廣電網絡,培植發展集團客戶
傳統的廣播電視網絡大部分是以單向、樹形網絡方式連接到終端用戶,但用戶是固家的。利用三網融合廣電將可以擺脫單一的業務傳輸模式,向綜合信息網絡模式發展,并帶動物聯網技術和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開展三網融合在生產服務、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上的應用,如社區購物、居家養老、健康檔案等。
(4)廣電要和互網聯網行業一起共聚新產業、協同創新
以數字內容產業為紐帶,培養以數字內容產業項目,重點發展影視動漫,3D游戲、創意設計,并各級推向電視、手機、PC等多平臺。進入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五. 結束語
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整個廣播電視行業將逐漸由單一的數字化向著網絡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除了豐富節目內容之外,更加使得電視產業從屏幕走到個性化服務。傳統的廣電模式必將隨著三網融合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而需要尋找新的生機。正如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張海濤曾經所言:“三網融合將打破廣播影視傳統的層級分割和分散格局,給廣播影視的傳播理念、方式方法、業務形態、體制機制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我國廣播影視只有抓緊從過去的單純的節目內容提供向綜合業務服務轉變,從過去的各自為戰、分散粗放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邁進,實現廣電行業的戰略轉型,才能適應三網融合的發展需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