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視臺的“內容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新興媒體也在生產內容,社區化傳播正成為趨勢。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傳播,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新媒體用戶增長迅速,微博的@背后是數以百萬計的受眾,強調互動性,自主選擇權,分享交流。

電視媒體應積極應對全媒體時代,在內容上提升節目質量,超高清、4K的節目制作;在渠道上臺網互動、App應用、掃描二維碼;在運營上與電商合作,提供增值服務;在用戶上尊重用戶選擇權,增強互動,將用戶拉回到電視機前。
提供用戶在節目制播的全過程互動參與,提供技術平臺讓用戶方便與他人分享,微博、微信網絡投票,預測結果,有獎競猜,組織活動,現場觀看,建立專門的社區討論,發表見解,內幕爆料,微博互動等。
全媒體時代內容生產的業務特點:協同工作、緊密溝通,從以前的煙囪模型轉向池化模型,更高程度的虛擬化使得更高程度的彈性和敏捷性。為此,捷成世紀推出電視臺全媒體云生產環境技術架構,包括管理平臺化、應用工具化、服務個性化、運維統一化、存儲IP化。
全媒體對播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高質量,ALL IN ONE架構,基于層次化的軟件設計,基于模塊化的硬件架構。創新點體現在更高效的云轉碼,多頻道集約化管控,高等級信息安全保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