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和創意概念的不斷進步,現代音視頻系統正向著大尺寸、超高清、強互動、重內容的方向發展。在各類專業顯示技術中,投影邊緣融合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一席。無論是在奧運會、世博會這樣的大型會場,還是在發布會、辦公室這樣的商業場所,都能看到投影邊緣融合技術的身影。
雖然邊緣融合從顯示效果上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但同時也存在幾個固有的缺陷,而現場調試人員往往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對四大技術難題:
·幾何校正參數復雜,普通人員不易上手;
·邊緣融合技術專業,沒有經驗很難掌握;
·投影機含固有色差,挑選配對費時費力;
·投影機有漏光現象,疊加融合后變明顯。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不妨先對這四個難題的產生原因做個簡單的分析,再看VMars分布式融合系統是如何完美解決這些問題。
難題一:幾何校正參數復雜,普通人員不易上手
目前行業中最常見的幕包括平面幕和弧面幕兩大類。平面幕形狀規整,與投影機自身預設的參數匹配,幾何調試相對比較容易;弧面幕則相對復雜,弧度、曲率、半徑根據項目不同差異可能較大,加上一般投影機對弧面幕本身支持就不夠好,所以調試難上加難。尤其是對于沒有經驗的人員,想要通過修改參數來調整多臺幾何校正問題,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解決方法】針對這個問題,淳中視訊推出的VMars系列融合器將幾何調試的操作過程大幅度簡化,采用二維平面模擬三維空間算法,將深奧的幾何參數轉換為屏幕上實時可見的直觀坐標點,用戶可以一邊觀察實際坐標一邊手動調試,直至得到滿意的畫面為止。另外針對波浪狀、折線狀等不規則的異形幕,淳中也提供了強大的手動微調功能,并內置強大的單點、單向、雙向聯動算法,可協助用戶快速調整網格以適應任意尺寸、任意比例、任意形狀的幕布。
難題二:邊緣融合技術專業,沒有經驗很難掌握
邊緣融合技術是一項針對色彩、亮度非常敏感的專業技術。針對需要完全手動調試的設備,要求調試人員必須具備極高的色彩敏感度,同時要求對色彩的組合、呈現具有豐富的綜合知識——這些都是短時間內難以培養的。所以,組建邊緣融合系統時,客戶往往被牽制,必須依賴原廠的技術人員來調試。由此使得工期協調、人員培訓都成了棘手的問題。
【解決方法】VMars采用了相機輔助調試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必須依賴有經驗的工程人員”這一困擾集成商的難題。工程實施方不用再等待廠家的技術人員協調時間,而是可以完全自己進行快速安裝調試,也不用花大量時間培養自己的調試人員。VMars的調試軟件經過特別設計,可以協助調試人員按照向導式的步驟進行安裝。軟件內置了多組常用預置參數,可以更加方便地對效果進行優化修正。VMars整體調試過程快速、精確、一致性優異,相比傳統手工調試方式的效果具有質飛躍。
難題三:投影機含固有色差,挑選配對費時費力
由于生產工藝、批次的原因,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投影機,也會存在先天的色差。雖然廠家可以將色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但是當投影系統通道數量增加后,這種個體間的差異會呈現累積效應,更加影響系統整體效果,越來越變得不可忽略。調整投影機本身的亮度色度參數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色差問題,但是很難完全消除,而且需要極其專業的人員才能保證效果,一般人因為知識和經驗的缺乏,很可能越調反而一致性越糟糕。
【解決方法】VMars創造性地采用了“全色域空間”顏色校正技術,通過相機與計算機軟件的輔助,對融合系統的所有投影機進行顏色一致性處理,消除因為色彩模式、設定參數、燈泡老化等各種原因造成的顏色差異,使得投影機輸出色彩完全一致。而且由于采樣是根據投影到幕上呈現的最終顏色,所以考慮到了幕、環境的影響,準確性比單純調整投影機參數更高。這樣一來,工程方不需要在項目實施前從大量的投影機中進行挑選配對,極大程度方便了項目前期的備貨工作與現場的項目實施進程。
難題四:投影機有漏光現象,疊加融合后變明顯
眾所周知,投影機的漏光問題一直是融合系統搭建后難以避免的缺陷。由于發光原理的問題,任何投影機都難以輸出100%的純黑圖像,所以即使信號源是完全黑色的(數值0,0,0),輸出圖像也存在一定的灰度。這樣一來,多臺投影機的圖像疊加后,會在融合區域出現亮帶,尤其在黑場時最明顯。
【解決方法】VMars針對這一問題采用暗場補光技術,對漏光帶進行反向疊加,使得整體畫面在黑場時亮帶消失,圖像平滑、自然,能夠有效解決投影機漏光帶這一固有的難題。雖然這個問題在普通圖像時并不那么明顯,但是該功能的存在對用戶來說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它能提升系統的整體感,讓用戶在任何時候都感受不到融合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