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的廣電在飛速發展,電視節目的制作也愈加精良好看,中國廣電程蓬勃發展之勢。面臨節目制作的精細化,廣電工作流程該如何優化?從哪著手?本文跟你說說存儲和集成媒資那些事兒,看看哪些優秀產品起到了推動作用。古人有云:“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利器在手,何愁不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工作流程?
數字化時代,存儲獨領風騷
伴隨著近年來數字化技術發展迅速,電影、電視的數字化已經變成不可逆轉的趨勢,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大大加快。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有線電視數字化時間表,2010年我國全面實現廣播電視數字化,2015年將停止模擬廣播電視的播出。跟隨全面數字化風潮而來的,是內容制作環境走向數字化,這為相關設備供應商帶來了市場契機。尤其是4K和3D效果的制作比例增加,內容制作環節將對數字化存儲形成強勁需求,隨之而來的存儲容量和存儲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大容量存儲
談起存儲,華創科技的“易盤卡”不得不談。為適應用戶的不同需求,華創科技前瞻性地開發了兩種不同的媒體記錄存儲介質,分為易盤(E2-Disk)、易卡(E2-Card)。易盤采用硬盤垂直磁記錄技術方式實現,提供較高性價比的優勢;易卡以半導體記錄存儲技術方式實現,提供較高的性能和性價比優勢。華創科技的“易盤卡”是DaTaCam全系列“攝錄、編播、存儲、顯示、管理”等產品的核心存儲介質。
面對存儲大容量的需求,“易盤卡”最大容量高達500G,并且讀出寫入方法簡單、可長期保存,輕便易攜帶、容易交換、交互等優勢,可以更好地保存具有歷史價值的音視頻資料,增強節目制播的靈活性,為電視節目資料的保存、節目及時有效制播提供幫助。而且“易盤卡”的價格也比較親民。
便捷存儲
對于大多存儲設備尺寸和型號不兼容的問題,松下公司已經為廣播應用開發了尺寸與SD存儲卡相同的MicroP2卡固態記錄介質,為存儲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新型的MicroP2卡是世界上第一款符合UHS-II標準的專業存儲卡,可以提供同等水平的數據容量以及高速度、卓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P2半導體卡,有著“即插即用”的特點,對存儲卡中的數據內容可直接編輯,實現AV/IT更好的融合。
高速存儲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在內容的后期制作過程中,存儲系統的處理速度會影響視頻編輯時的效率以及渲染速度。因此,存儲系統的處理速度,是目前數字化剪輯工作流程中必須解決的技術問題。2014年1月7日,Lexar發布世界最快的存儲卡樣品——Lexar Professional專業系列3333x CFast 2.0。
Lexar專業系列3333x CFast 2.0存儲卡可提供的樣品容量有:256GB、128GB、64GB和32GB,展示了拍攝高質量圖像和1080像素全高清、3D和4K視頻的新速度起點。為充分發揮下一代高清攝像機和高分辨率數碼單反相機的功能而設計,該卡的讀取傳輸速度高達3333x(500MB每秒),是任何CompactFlash存儲卡的三倍。此外,全新Lexar專業系列3333x CFast 2.0存儲卡支持針對專業品質視頻拍攝的視頻性能保證(VPG-65)規格,并隨卡附贈最新版本的Image Rescue圖像搶救軟件。“全新Lexar專業系列3333x CFast 2.0 存儲卡將使未來用戶突破過去的速度障礙,并且提供能滿足攝影師和攝像師的特殊需求的容量選擇。”Lexar產品經理Adam Kaufman如此說道。
低成本存儲
在存儲的安全與穩定性之外,最為重要的可能就是存儲成本了。Avid公司產品與服務高級副總裁Chris Gahagan說:“傳媒機構現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需要在增強內容產出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并控制成本。”為此,Avid公司順勢推出ISIS 7500在線共享存儲系統,為大型設備提供更強大的運行能力,為加快生產能力所必須的實時工作流做出保障。

ISIS 7500提供128TB容量的全新ISIS存儲板,而最優化性能的設備,可擴展性,更好的存儲密度,所有的這些都能夠在更易接受的價格內獲取。更重要的是,全新的i8000存儲板,有更低廉的擁有成本(TCO),能夠帶來2倍于原來版本的存儲容量(最高達到3PB的原始存儲)。與小型容量配置工具占用相同的實體空間使用與先前較小容量產品相同的硬件規格一致,完全不會增添耗電量,無需額外冷卻,電纜或其他的操作花銷。

云存儲
近幾年“云計算”、“云服務”響徹九州。根據Gartner的調查,約有19%的組織在生產計算中使用云服務,有約20%的組織在使用公有云存儲服務。這意味著云計算市場,尤其是云存儲市場有著相當大的規模。針對行業發展的變化,我們對存儲在設備購買支出、提高使用效率、數據管理方面進行優化。通過重刪,自動精簡技術的控制磁盤成本。同時在減少支出的情況下,分級存儲解決方案,以及橫向擴展技術,使得存儲的效率有很大提升。
存儲即服務、備份、歸檔相應的數據密集型的應用成為戶向云服務應用。而云環境下對于存儲的要求,隨著服務器平臺虛擬化推動作用,無論是公共云還是私有云,開放的模式和融合的基礎架構成為云計算下數據中心的發展。據小編所知,央視的第八演播室二樓,早已開始運用云存儲進行數據分享,更快速無損的進行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當然,在優化管理上,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在購買成本,提升效率等解決方案上互相交叉、互相結合的,進而實現存儲虛擬化、服務虛擬化將互相促進、互相影響,虛擬化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還是應該進一步得到重視。


集成媒資,打造理性數字化時代
隨著節目制作的全面化、豐富化,節目素材來源渠道越來越廣泛,更多的資源收集與發布面臨著傳輸安全不穩定和工作效率低下的窘境,這為電視節目制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集成媒資系統使這些麻煩迎刃而解。
云媒資
在集成媒資方面,中科大洋可謂是首屈一指的專家。大洋的浩瀚D3 MAM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通過云媒資的開發,將云計算從理論變為廣電行業的應用實踐,也為全臺資源的深度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云媒資=云平臺+浩瀚媒資+媒資運營的思維方式,并取得了顯著效果。
大洋針對視音頻應用,提出基于云技術的全媒體發展戰略,將節目資源的制作、存儲、管理、交換、發布等業務全面構建在云計算平臺上。“云媒資”是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洋“云媒資”是在浩瀚媒體資產管理系統(D3 MAM)成熟應用的基礎上,結合先進的云計算技術而推出的視音頻存儲、管理、運營解決方案。大洋“云媒資”提供面向廣電媒體內部應用的私有云媒資解決方案,同時可為廣電集團各分支機構提供集團云媒資服務。
全媒體資產管理
隨著高清標準的建立,高清制播概念的逐漸引入,在電視臺的新聞、制作、播出網絡化、數字化都已有顯著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以收集高標清視音頻資源兼顧高標清視音頻資源整理、保存、開發與再利用等功能為主的高標清混合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成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改善業務流程的核心。
為此,捷成世紀開發了全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以滿足電視臺對歷史的標清節目及素材、正在產生的高標清節目及素材、具有保存價值的高標清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存儲和再利用的需求,同時作為內容平臺為多種廣播電視相關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高標清混合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為電視臺帶來以媒體資料數字化存儲為核心,實現采、編、播、管、存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管理,基于數字媒體資源為核心的運營模式為電視臺帶來的結果將是業務實現手段的轉變和業務核心管理的提升,建立具有擴展性的全業務平臺。它是對當前資源獨享的巨大變革,是實現全面數字化視頻播出、節目傳輸、網上發布、交換出售等增值服務的前提,對電視臺業務的全面展開和深入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