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錄音整理節選,2002.12)
一、對試驗的評價
1、 思想進一步統一
過去沒有認識到數字化網絡化給我們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么,不僅僅是量變,是方式的改變,實際上廣電面臨一個大的調整,大的發展機遇,要團結一致相互配合。
2、 對數字技術認識更深化
進一步提高對數字電視技術的認識,一個是對技術本身的認識,二是對中國如何實現數字化網絡化的認識,對如何把高科技應用于中國,數字技術不是空的,要在中國的國土上生根開花結果,要適合中國國情,不能照搬國外的模式,生搬硬套,我們很多思路仍然沿用模擬的技術理念和概念,回頭看看有些想法還是很幼稚的,包括我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不管如何,今年比去年有進步。
3、 發展思路進一步清楚
到底如何實現網絡化數字化,我感覺數字化網絡化有4個階段:(1)模擬數字化;(2)移植到網上去;(3)增加新業務;(4)進一步融合,出現新的行業,社會重新組合,重新分工。
二、下一步的工作
第一,要明確目標。今年要明確提出數字化、網絡化的具體目標,首先從物理量上明確: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有線電視的數字化和網絡化。關于基本實現的目標在"十五"計劃中已提出,現在要明確,35個副省級以上城市,以及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市地,要象"西新工程"一樣明確任務,3年之內要必須完成有線電視網絡的數字化,完成機頂盒的數字化改造,明確2000戶以上的光接點必須完成改造。包括30個省會城市,加上5個計劃單列市,還有14個沿海開放城市:如煙臺、珠海、連云港等,包括江蘇的無錫、蘇州、常州,要明確目標。目標明確后,回去后就可以實行,也可以考察。
第二,要明確幾條大的原則,規模化、集約化,游戲規則不確定就無法執行下去,包括相應的標準、規范要明確。到底哪幾條需要在科技委會上確定。哪些可以放開也要確定。大家要共同遵守這些規則,否則,今后有線數字電視如何開放、共享?而會成為封閉、孤立的。在這一點上,不管是誰,一旦確定了之后,都必須執行。
第三,要明確采取的措施。政策上,首先中央和省這兩級電視臺進入主戰場,開始辦節目。這次科技委會,準備向總局提出建議書,使中央電視臺進入狀態,包括省級電視臺,要開始辦節目,政策不開放則辦不了節目。
包括網絡整合,中國電信,五家大公司已經形成,一切已準備好了,思想觀念已轉變,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包括思想創新。廣電網絡如何整合,全國不可能一刀切,但也不可能再是大鍋飯。市場經濟,離了誰也不行,在產業鏈當中,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一部分。
再有分工要明確,定位要明確:市、地、縣的主要任務,第一要搞好本地化服務,要搞好用戶服務,發展用戶、改造網絡,用戶管理系統透明地與上面連通。
有線數字電視試驗,大的原則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完善,不合適的進行調整,總的原則是還要試驗。包括中國到底是一個什么模式,各地是千差萬別。電信業務有長途網和本地網的區分,廣電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問題。對全國333個地市,2861個縣,如果市、地去整合縣,可能比省去整合縣容易得多。本地化的服務本地可以去做,內容也很多。個性化的、公共的和其他的可以依靠中央和省去做。當然,也不反對端到端。怎么做需要大家考慮。但是,網絡要整合,搞網絡的,搞傳輸的,搞分配的,相對要定一定位,要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各人發揮各人的長處。關系要明確,責任要明確。不管制定什么政策,一定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是推動歷史的前進,還是阻礙歷史的發展,制定政策的重擔落在了我們的肩上。要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地、市、縣在廣電發展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需要加強,不能削弱,必須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但不能小而全,要轉變職能,在搞好本地化服務的同時,發揮網絡優勢,搞好用戶服務。在市場經濟中,必須雙贏。在這各方面,必須制定一些大的措施,大的政策。希望大家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制定些什么政策,要敢于說話,敢于獻計獻策。這次會議希望大家提出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