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看模模糊糊,近看朦朦朧朧,實時回放效果差,像看藝術油畫。”這是模擬時代視頻監控的真實寫照。然而監控要的不是藝術,而是清晰,不是看到,而是要看清。于是高清順勢而起,視頻監控由標清向高清邁進,近些年我們看到無論是廣電、AV還是安防,知名或無名、大大小小的廠商都紛紛推出了高清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在安防監控中,由于IP網絡高清系統的高度易擴展性和集中管理優勢,被首先獲得關注,越來越多的監控項目趨向于網絡高清,并相繼應用到重大安保項目中。然而在規模應用中,人們發現IP高清并非完美,也有缺點,且短期內難以解決。一些有識之士就另辟蹊徑,將廣電的HD-SDI高清傳輸模式借用到安防監控系統中來以應對這些不足,并于2009年聯合成立了HD-CCTV聯盟,此后HD-SDI一時風頭強勁,業內機構、專家、廠商紛紛看好充滿期待,不少廣電、AV等專業廠商也涉入其中,大有蓋過IP高清之勢。
風水轉到2013年,情況悄然發生了改變,HD-SDI唱“衰”之聲漸起,并愈演愈烈。為何高調的HD-SDI風頭逆轉,難道在安防高清監控中就此沉淪了嗎?

引入
在談為什么引入HD-SDI之前,先說說IP高清。IP高清基于IP網絡傳輸,能夠極大提高視頻數據承載能力;高度的擴展性和延伸性,使新增監控點或客戶端都十分便捷,只需把相關設備接入IP網絡即可,且用戶可在任何地方,使用多種方式查看監控視頻資料;同時在組建大規模的監控系統時成本較低,并隨著以后帶寬和硬件升級,對系統的再次改造會更容易、花費更低。這些都促使了IP高清在安防監控項目中受到青睞,在2009年前幾乎是一枝獨秀。不過隨著項目的增多,IP高清監控的一些問題逐漸顯露出來,這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IP高清,此前樂觀的估計變得謹慎起來。

在具體實踐中,人們發現雖然理論上IP高清具有良好的管理性、很好的擴展性及低成本,但是由于安防現狀絕大多數還是基于模擬系統。如果從模擬升級到IP高清系統,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存在著重新布線、重新投入硬件資源、人員需要重新培訓等各種困難;其次,IP監控需進行數模轉換,對編碼效率有較高要求,即便是主流的H.264和MPEG-4產品,也無法根本解決延遲和丟幀問題,而對于需要實時控制前端追蹤、捕捉圖像的用戶而言,會直接影響實際效果;另外由于原始視頻模數轉換后的數據量相當大,所以必須壓縮后才能在IP網絡傳輸,但目前的視頻壓縮算法都屬于有損壓縮,這使得后端設備無法得到原始圖像,在需要保存原始碼流或對碼流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無法得到滿足;再就是兼容性不足。
高清監控的行業標準有之,不過廠商為自身利益會設下各種或明或暗的門檻,這給集成商、其他廠商及用戶在未來系統維護、擴容、改造方面留下許多隱患。也正是IP高清存在的這些問題,使得HD-SDI有機可乘,順勢從廣電進入安防監控領域,并迅速在安防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
熱潮
HD-SDI與IP高清相比,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將現有模擬系統平滑升級到高清系統。布線和設備管理都可以沿用老的模擬系統,無需重新布線,升級中只需更換硬件設備即可,不需要額外投入和重新進行培訓。這為傳統監控系統向HD-SDI系統的轉變,創造了更多便利。由于HD-SDI在工作中,沒有IP傳輸的壓縮封包過程,以未經壓縮的方式直接發送至傳輸電纜,從而可以更好地保障信號的穩定性和不失真的效果,保證在視頻的播放中更加連貫,消除了IP網絡存在的延遲問題。同時無壓縮的高清圖像,還可為智能分析提供更豐富的圖像信息。HD-SDI采用同軸電纜進行傳輸,同軸電纜不僅可以傳輸視頻,還可同步音頻,可將模擬系統中的視頻矩陣和音頻矩陣合二為一,很好地保證了視音頻的一致性。此外2009年HD-CCTV標準的出現,進一步解決了HD-SDI設備間接口兼容性的障礙。

從2010年起,高清監控市場上逐漸掀起HD-SDI熱潮,此后幾年,各大企業開始爭相開發此類產品,各種的品牌的HD-SDI攝像機、光端機、矩陣、DVR等產品種類可謂琳瑯滿目。早已垂涎安防龐大市場的一些廣電、AV廠商也順應推出了相關產品,意圖分一杯羹。如廣電廠商大連科迪推出了一系列安防HD-SDI高清矩陣,融入了模塊化設計、插板式結構、掉電記憶功能、雙電源模塊、互為熱備份等各項廣電級標準的技術。AV廠商寬博發布了SDI高清安防監視系統演示方案,并出品了具有信號自適應、SDI視頻信號輸出輸入自由切換等功能的安防專用3G-SDI數字高清矩陣。天翼訊通則圍繞HD-SDI高清光端機、攝像機、多業務數字視頻光端機等產品進行重點突破。
勢弱
熱熱鬧鬧暢想,預期美好未來,財力物力投入,這種蓬勃的局面延續到2013年悄悄發生了改變,坊間質疑言論增多,觀望者、退出者增加,進入2014年,這種勢弱更加明顯。究其原因是:市場的需求沒有給廠家的熱情以相應的回報,在實際的應用和市場檢驗上,SDI高清設備表現得不理想,市場占有率和項目使用量遠不及預期,大家的信心產生了動搖,HD-SDI的發展進入了低潮。

與IP高清一樣,HD-SDI在具有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們知道HD-SDI是從廣電引入到安防行業中的,廣電和安防行業對產品的基本要求并不相同,同時市場上專門針對安防行業的HD-SDI設備生產廠家也非常少,提供的產品也并不十分適合安防使用。對于安防廠家自身來說由于對HD-SDI技術比較陌生,相關產品是邊探索邊研發邊生產,由此綜合結果造成了產品鏈配套不全、傳輸距離短、性價比不高等問題。
產品鏈不全表現在,雖然不少廠商推出了基于HDSDI技術的產品,但由于發展時間不長和經驗不足,產品體系和產業鏈整體配套產品不完善,攝像機、DVR、光端機、編碼器、顯示設備等可選余地小。反觀IP高清設備則已經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品鏈,所有設備完全遵循IP網絡規則和行業標準,并且已能從前端攝像機到后端平臺,所有設備做到基本兼容;在傳輸距離上,HD-SDI信號在短距離傳輸時使用同軸電纜,其傳輸距離不超過100米,而大多數監控工程要每個攝像機有100米的限制是很難做到的,限制了產品的使用范圍,如果超過距離或遠距離傳輸,還需要中繼設備或轉換成光介質傳輸設備。不僅如此,由于前端HD-SDI采集的數據量較大,其傳輸過程又不經編解碼器壓縮,給數據的存儲提出了很大挑戰。但IP高清采用H.264壓縮算法,能夠很好節省傳輸帶寬和存儲空間;在成本考量上,盡管HD-SDI可以從模擬平滑升級到高清,節省了布線培訓等費用,但目前HD-SDI高清產品及其傳輸線纜和后端存儲產品價格仍然偏高,且品種單調,導致系統方案選擇性少、整體造價比較高。且隨著IP技術的發展,清晰度方面網絡監控已經與SDI高清沒有太大差別,在延遲上也縮小了很多,HD-SDI引以為傲的清晰度和低延遲優勢差距縮小,性價比上IP高清占據了上風。
縱觀安防監控市場,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是發展趨勢,性價比是重要砝碼。在高清化方面HDSDI無疑占據優勢,但網絡、智能化方面相比IP高清較弱。遠程監控與網絡集成能力的不足、非壓縮數據量的龐大,性價比不足都影響著HD-SDI的擴展和應用。
共存
不過,雖然HD-SDI高清監控目前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但仍大有用武之地。譬如地域不大,對高保真和高實時性的要求又很高時,HD-SDI就成了首選,如銀行柜員、電子卡口、電子警察、城市或軌道交通高清監控等。這些場所大多控制和顯示設備距攝像機距離不遠,無需增加傳輸設備,利用原模擬系統的線纜即可完成系統向高清的升級改造。此外技術的完善使得HDSDI和IP高清正在朝著融合方向發展,發揮各自優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將逐漸形成共存共榮,而非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