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14年的世界杯節目制作中,央視體育頻道與天脈攜手,利用天脈的云編輯平臺,實現實時高效地為CCTV5官方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提供世界杯比賽及相關節目內容。使得電視內容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上進行同步直播和點播,實現更廣泛地傳播效果。本文主要針對平臺應用的背景、案例和效果分析展開描述。
【關鍵詞】 CCTV5 世界杯 云編輯平臺 新媒體應用
一、背景分析
傳統的電視節目對于滿足觀眾的興趣點往往滯后,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觀眾群體的多樣化讓傳統電視節目遭遇了眾口難調的尷尬。為了應對這一危機,在2014年的世界杯節目制作中,央視體育頻道與天脈攜手,利用天脈的云編輯平臺,實現實時高效地為CCTV5官方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提供世界杯比賽及相關節目內容。使得電視內容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上進行同步直播和點播,實現更廣泛地傳播效果。
5月初始,央視才決定將世界杯實時報道在新媒體平臺中實現,即實時剪輯世界杯賽事報道、賽況、節目并傳輸到央視各新媒體平臺。然而,針對世界杯開播的各檔欄目在6月12日就要開播,臺里原有的系統和平臺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實現與新媒體應用的快速對接。
傳統系統,節目制作流程冗長,如果利用現有系統,電視節目邊播邊編,最快速也要1小時左右上線。而如果新建系統,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昂貴的系統建設費、冗長的建設周期、短期建設系統的穩定性差,都難以保證系統安全有效的運轉。
經過多方論證,央視最終決定試用天脈云編輯平臺。天脈云編緝平臺能夠提供高效、實時的電視內容剪輯服務,可以快速靈活的實現電視內容剪輯需求,利用天脈云的優勢,使電視視頻編輯與發布的復雜操作變得極簡,最終使電視節目及比賽視頻極速上線,實現電視新媒體平臺的傳播與電視的播出基本同步,從而,大大提高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傳播能力。
二、云編輯在央視世界杯新新媒體平臺中的應用
這次CCTV5世界杯項目采用的云編輯平臺,采用先進的SAAS模式,系統簡單容易操作和部署,實用性強,關注業務目標而非系統部署。平臺集成度高,穩定性強,支持過眾多中大型項目,是專門針對電視臺新媒體業務量身定做的一套服務體系,徹底消除了電視臺從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等諸多繁雜的環節。
本次云編輯平臺在世界杯期間為央視新媒體提供的標準化服務可以總結為“五快”,即系統建設快,系統對接快,系統部署快,加工處理快和發布發布上線快。在本次系統建設過程中,不需要央視為此投入一臺服務器,服務器全部在天脈云端,而天脈云端是已經成型并穩定運轉的云計算服務中心。
與傳統編輯系統的對比
序號
|
對比項
|
傳統編輯軟件
|
天脈云編輯服務
|
1
|
建設復雜度
|
集成度高,系統復雜
|
輕量級,簡單明了
|
2
|
建設周期
|
6個月以上
|
3-5天
|
3
|
穩定性
|
需要磨合
|
云端服務,成熟可靠
|
4
|
投入服務器
|
10-100臺
|
0臺
|
5
|
信號質量
|
高
|
高
|
6
|
信號備份
|
單路
|
多路
|
7
|
加工時效
|
1小時以上
|
3分鐘之內
|
5
|
操作便捷性
|
功能強大,操作繁多
|
功能單一,操作便捷
|
6
|
開放性
|
半開放
|
全開放,互聯網通用標準
|
7
|
系統部署復雜度
|
專業人員才能部署
|
普通用戶一鍵安裝
|
8
|
系統運維成本
|
高
|
極低
|
9
|
系統升級
|
周期長,不確定
|
固定周期,持續發布
|
在天脈云中加工處理后的視頻經過互聯網被快速推送到央視各個新媒體平臺,從加工到分發均由云平臺完成。同時,云平臺中對加工處理的視頻成品進行短期留存,以備不時之需。
按需安裝,誰需要誰安裝,1分鐘內搞定,無需任何專業設備,普通筆記本電腦即可安裝云編輯客戶端。
在央視世界杯直播、報道過程中,編輯人員使用云編輯平臺即時地進行視頻內容剪輯并一鍵發布到各新媒體平臺,從電視信號播出,到發布至各新媒體平臺,時間不超過2分鐘。并且天脈云編輯平臺有著良好地開放性,能夠快速對接各種第三方平臺,采用通用的開放式接口,與各業務系統都能實現無縫對接。

(圖一:系統架構圖)

(圖二:云編緝平臺界面)

(圖三:是CCTV5微信公眾服務號中的【現場時刻】的界面截圖,在這個以時間為軸的視圖中展現了電視上播出的所有看點)
三、應用效果分析
1、資源投入少,見效快
以往新媒體制播能力的提高單純依靠電視臺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來實現,有時候為了應對一重要的階段性任務而進行大量投資建設,不僅周期長、見效慢,并且隨著任務的結束造成設備的閑置,大量的投資被浪費。在央視的世界杯系列節目中,由于選擇了天脈云編輯服務實現了天24小時進行新聞發布,內容覆蓋全面。電視端的優質內容被瞬間搬遷并重組發布到新媒體應用中。節省資源、提高效率一舉多得。
2、豐富了微博、微信以及APP的即時播報內容
以往微博、微信以及APP的內容發布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圖片、文字以及單個視頻的方式居多,但云編輯平臺的應用以及它能夠無縫對接新媒體平臺的能力使這些新媒體的傳播內容得到極大的豐富。
3、觀眾和用戶的有效轉化
用戶能夠第一時間看到比賽的精彩瞬間、趣聞等,滿足了觀眾能夠在生活工作的間隙收看到碎片化信息的需要,實現了觀眾與用戶的互相轉化。不僅提高了電視的收視率,與此同時,也積累了眾多的CCTV5鐵桿粉絲用戶。
我們所搜集到的數據也可以很好的論證,以CCTV5微博公眾賬號所統計的數據為例,觀眾和用戶對于這一應用的認可程度。

(圖四: CCTV5微信公眾號的PV趨勢圖)

(圖五: CCTV5微信公眾號的UV趨勢圖)
在采訪中,CCTV5項目總監田洪說,“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如今電視的開機率在急劇的下降,人們離電視越來越遠,電視將要消亡。當然我作為一個電視從業者能夠從各種數據中能感受到這一現象的存在,但是很多事實證明電視仍然有它蓬勃的生命力。”CCTV5主持人張斌這樣解釋到,“電視如何進化,如何優化,其實我們自身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不足的,是需要外部的力量幫助電視進行優化。天脈在國內可以說是處于一個領先的地位的,它的確能幫我們開辟一條新的通道,能夠找到我們平時看不到也無法進行深入溝通的觀眾。”
央視首次嘗試天脈云編輯平臺與新媒體應用相結合,目的是開拓用戶數據,通過電視的內容優勢去整合互聯網的渠道優勢。巴西世界杯期間,央視體育頻道的某檔欄目,短短幾天的時間收視率即逼近高值,開播一周前即拿下過億廣告。以CCTV5的微信公眾號舉例:使用半個月不到就積累了超過百萬微信粉絲用戶,累計頁面PV數達到千萬,共有超過300萬用戶在此期間訪問了微門戶。最高日訪問量(PV)達到500萬以上,最高日在線用戶(UV)超過12萬,單位時間內(1分鐘)的用戶訪問峰值接近十萬人。而以云編緝平臺作為基礎工具的板塊,用戶訪問量占總體訪問數的半數以上。
四、云編輯平臺的適用場景
互聯網、視頻網站以及OTT TV的廣泛應用,反應出傳統編輯與播出方式的缺陷,而這讓電視臺與觀眾之間的紐帶不斷割裂。云編緝平臺不僅彌補了傳統媒資編目系統繁瑣,非編流程冗長的缺陷,還能夠滿足快速進行節目推廣的需要,例如一些大型的活動、體育比賽以及重點推廣節目需要快速在新媒體上進行傳播,都是云編輯平臺可以提供優質服務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僅僅是維系了電視臺與觀眾之間的血肉關系,而且將收視率、廣告、觀眾再次握在電視媒體手中。相信云編輯系統的應用,必將為之后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共同發展帶來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