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全球范圍的廣電市場在經歷了短暫的“冬歇期”后又逐漸趨于熱鬧。一方面,三月的CCBN和四月的NAB的腳步已是越來越近,各大廣電設備廠家都紛紛加快了備展的各項工作,以期能在年初此兩大展會上實現開門紅。另一方面,一年之際在于春,今年又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也是廣電系統貫徹落實中發[2005]14號文件精神的第一年,進一步深化廣電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新的生產關系,積極采用數字、網絡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生產傳播方式,推進廣播電視升級換代,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的各項工作不僅任務重,而且時間緊,已成為當前各級廣電機構工作的重要內容。
對于前者,我們基本上可將之看作是一個市場拉動性的因素,技術、設備廠商在其中發揮著牽引性的作用。不過相對于NAB濃厚的國際化色彩,將于本月底在北京舉辦的CCBN的區域和本土氣息則更加突出。進入CCBN的官方網站,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滾動顯示著的三行字—“美國有NAB,歐洲有IBC,亞洲有CCBN”。我想,這樣的表述已經很清楚地表明了主辦方對CCBN本身的定位和市場訴求。
回顧一下CCBN這幾年所走過的發展歷程,用“一年上一個臺階”來形容它的進步和提高并不為過。特別是自2003年廣電總局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以來,CCBN即已成為中國數字電視事業產業來年發展規劃發布及去年成果展示的一個獨特平臺。進入2005年,受2008年北京奧運會高清轉播的拉動以及媒體融合、競爭不斷加劇的沖擊,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之上的高清電視在中國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2005年更被認為是中國的“高清元年”。而現在,基于寬帶網絡的IPTV以及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新媒體新業務的快速推開,又為CCBN的“數字精彩”增添了新的看點,使起內涵更加豐富。
對于CCBN的參觀者,無論是從在展會開始前一天舉行的主題報告會,還是從為期三天的展覽會上,相信你都能充分感受到一個潛力巨大的廣播電視市場在數字化大潮推動下所展現出的旺盛發展勢頭。逾1000家參展商,其中近20%為國際參展商;近6萬平米的展覽面積;10多個主題展區;20多萬個參觀人次,這樣的規模絕對算得上國際領先。而在這一成功的背后,除了有著前面所提及的巨大市場需求外,一個勇于創新,擅于創新的主辦機構同樣不可或缺。廣電總局廣科院副院長、CCBN組委會副主任委員鄒峰日前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指出:在保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CCBN一直崇尚創新理念,不斷加入創新元素。這樣的創新體現在了主題創新、展區創新、組織創新和服務創新方面。
一個有著巨大需求的市場孕育出的必然是一個大氣磅礴而又魅力四射的會展;一個富有創新精神,銳意進取的主辦機構呈現給我們的則必然是一個創新的展覽會。期待“數字精彩”,期待CCBN2006!
對于后者,我們清楚地體會到了日益加劇的媒體競爭給廣電系統帶來的巨大挑戰和壓力,以及面對這些挑戰和壓力廣電系統求生存求發展所迸發出的強大的內在動力。正所謂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廣播電視的未來系于數字化,這一點時至今日恐怕不會再有人表示懷疑。但數字化并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過數字化實現網絡化,進而實現廣播電視生產流程的文件化傳送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
開局之年總是要被人寄予太多期待的?!笆晃逡巹潯泵鞔_提出了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宏觀要求。應該說,融合在技術層面已經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要看相關業務如何融合。IPTV的迅速升溫及各方對它的強烈關注證明它是有很強生命力的,它也極有可能成為“三網融合”的一個契合點,下一步,就要看我們的規管機構以及相關的利益方如何去因勢利導了。
對于廣電來說,在面對融合和競爭壓力的同時,還要面對如何盡快、高效地籌建一個融有線、衛星、地面無線于一體的廣播電視傳輸協同覆蓋網(NGB),以及如何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產業,滿足多種傳輸平臺及不同受眾對數字內容的海量需求的重任。另外,進一步擴大傳輸覆蓋和加強安全播出同樣是廣電人案頭永恒不變的主題。而要做好所有這些工作還要有優化的體制機制來做保證。
由此看來,開局之年對于我們的廣電人來說并不輕松?;蛟S,我們可以從本屆CCBN上獲得些許思路和靈感,那就讓我們相約三月的北京?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