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微軟在發布Windows 10的同時,還發布了一款新的穿戴式設備Hololens微軟全息鏡,微軟興奮地向世界召喚:歡迎進入無屏時代。雖然這并不算新技術,但還是很讓人興奮,它的競品谷歌眼鏡上市很久卻遠沒有普及;Facebook忙著收購Occulus,好像也沒有迅速推向市場的打算。微軟的全情投入讓全球對AR技術重新緊張起來,這也意味著無屏時代開啟。
人類從只能顯示數字的小屏開始,不斷地提升屏幕的分辨率以期達到顯示內容的豐富、生動。連蘋果最新產品也還在強調屏幕質素的提升,即將推出5K顯示器的電腦。今年的CES消費電子展上除了4K之外,更多曲面屏幕已經推出。
如此發展之下,屏卻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近眼顯示”技術,這項技術的發展也有幾十年了,但是一直處于科幻狀態,真正的技術突破并不多,但人類一直做著這樣的夢想。
屏幕影像就像鏡子,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類似的方法在遠古時代大概只有在水中看倒影和空氣中的海市蜃樓。后來人類有了技術,可以制造銅鏡、玻璃鏡,也可以用萬花筒之類的玩具。后來用投影的方法看上了電影,再進步能用熒光管當顯示器看電視,現在則用LED屏幕顯示各種尺寸,各種清晰度的畫面。似乎大家將要淹沒在多屏當中時,我們的天性還是喚起了擺脫屏幕束縛的創新科技。
全息是一種人們希望隨時隨地看到虛擬信息內容的方法。圍繞這樣的需求,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兩種技術交叉發展,以至于人們后來要問什么是VR,什么是AR,很多人不能區分二者的差別。簡言之VR是完全的虛擬,而AR則是在現實基礎上的虛擬。電視影像對于觀眾來講是虛擬的,需要通過屏幕呈現,在現在還可以用頭盔眼罩來實現,來增強現實就可以在你看到的真實世界里獲得虛擬的畫面和信息,這可能是人類對未來科技的最大需求,而這正是無屏時代的場景。
我們在進入無屏時代的時候將不得不反思一些哲學問題——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影像是物嗎?虛擬信息是心嗎?在機器時代,人類為唯物還是唯心爭吵不休,到了AR時代,虛擬和真實到底有什么樣的區別?有屏時代我們像旁觀者看這個世界,而在無屏時代,我們不只是旁觀者,我們本身置身世界當中,而事實是我們本來就是世界的一員,我們怎么能用好增強現實?例如虛擬眼鏡Occulus的應用之一就是限制級影片,國外已經制作了許多讓你置身浴室、酒店客房的感受。如果在真實環境里和虛擬形象共舞,這真的就更是一種超級體驗,而這將使得人類的倫理觀經受新的挑戰。在無屏時代,我們將首先面臨比隱私更重要的觀念沖突。
在時間機器還沒有發明之前,人類將借助AR和VR進入到虛擬過去、虛擬未來當中,影像工作者將會去實現場景、故事、情節設計,他們有的去制作場景,有的則去設計故事。在無屏時代,你不再是電視機前的沙發土豆,而真的可能和馬云一樣進入武俠的世界里,你身邊的朋友也會成為武俠中的同行者,你不認識的人也會根據劇情突然出現。而你不僅僅要看他們在干什么,更要卷入一場場武林爭霸中。和電競一樣的進入到無屏的游戲當中。不用再做壁上觀,歡迎進入無屏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