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眾所周知,魚肉鮮美,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等元素,營養價值高,且易于吸收,對于健康是極好的。那么,魚形機器人呢?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新的 3D 打印技術,開發出能夠在液體中游泳并具有多種用途的微型機器人。這種被稱為 “微型魚” 的機器人,可通過過氧化氫的化學反應以及磁力來驅動控制,能實現排毒、遙感和定向給藥等多種功能。
目前打印出的機器魚采用自走式,磁操縱。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微型連續光高分辨率 3D 打印技術。這一過程使研究人員能夠一次打印幾百個 120 微米長,30 微米厚微型機器魚。他們可以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程序,快速更改設計,打印出鯊魚,蝠鲼,甚至鳥形狀外觀的機器魚。
納米工程師能夠方便地將不同功能的納米粒子放進 “微型魚” 身體的某一部位:在魚尾打印鉑納米粒子,可與過氧化氫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作為燃料推動 “微型魚” 前進;在魚頭部打印氧化鐵納米粒子,可以通過氧化鐵的磁性控制其轉向。通過改變 “微型魚” 的形狀,以及調整過氧化氫的使用量,研究人員能夠控制 “微型魚” 在液體中的游泳速度。
機器魚當中的聚二納米顆粒可以和毒素中和,隨著中和過程進展,機器魚會發出越來越強烈的紅色熒光,閃閃發光的紅色越來越密集。這意味機器魚可以起到排毒和毒素傳感器的雙重功能。研究人員也認為機器魚可用于定向藥物遞送,環境保護和許多其它應用。
簡單的 “微型魚” 不僅能夠充當未來的 “藥物投遞員” 或者 “清道夫”,還可以變換各種外觀形狀,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某一天,你體內或許會變成一個 “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