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鴻,他習慣于簡潔的交談方式,喜歡別人叫他Tim。他是優酷颶風頻道的播主,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影像器材測評和影視技術分享欄目。身在海外留學的天鴻,憑著自己對影像的熱愛,不斷更新著自己的自媒體節目,讓國內的觀眾可以在第一時間就看到新近發布的影像產品的測評。
他說他是一個很“饑渴”的人,非常希望能夠嘗試這些新的東西,他也熱衷于分享,希望幫助影像行業一起進步。不久前,Tim買了一臺佳能EOS C300 Mark II拍攝自己的視頻節目。他說,我個人對評測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畫質方面,因為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個評測機構的話,要有說服力,至少需要有好的畫質,讓觀眾認為你是有專業能力的,所以說這也是我為什么一直把畫質放在很高的位置的原因。
下面讓我們通過訪談,一起了解一下他關于佳能C300 Mark II的使用感受和經驗分享。

佳能C300 Mark II拍攝測試
更好的畫質和操控感
Q:之前的視頻使用什么設備來進行拍攝,現在為什么會選擇佳能C300 Mark II?
A:之前我使用最多的設備是一臺索尼的DV機,這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之后我也使用過BMD的BMPCC和索尼A7R2,這些都是非常優秀的拍攝設備,它們拍出來的畫質也非常不錯。
直到今年我把設備換成了佳能C300 Mark II,那么為什么我會換成佳能C300 Mark II這么昂貴的機器呢?這其實主要涉及幾個原因,第一個主要就是音頻方面,以及整體的輸入輸出端口方面的需要。像索尼還有BMPCC這些機器,都沒有很好的錄音能力,也沒有卡儂接口,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我經常使用的是專業麥克風,在房間或可控環境下錄制,所以說卡儂接口是必須有的。其他就是各種專業的接口,比如像SDI這類的接口,之前我使用的設備都沒有,這樣造成我手頭的很多設備都沒有辦法串聯使用,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音頻端口非常豐富,一個機器就可以撐起一個劇組的技術需要
第二點就是使用感受,像索尼A7R2在電量以及存儲上都有很多的短板,以及我在握持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翻轉監看屏幕來面對自己的。這對我來說影響很大,因為我很多時候自拍需要看到自己,來確認對焦、曝光,然后才能開始拍攝,很多節目都是我自己一個人拍攝完成的,包括口播環節。像佳能C300 Mark II具有可以翻轉的液晶屏,可以讓我自由調整屏幕,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點主要就是畫質方面,我所說的畫質其實并不是真正拍出來的畫質,很多情況下我需要的是查看對焦畫面,因為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個人拍攝,很難確認對焦,像之前也發生過拍完以后發現我在焦外,這樣就需要重拍,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我使用佳能C300 Mark II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雙像素對焦,我覺得這點是我購買它最大的原因,這個功能太實用了,直接將機器開到自動對焦模式,然后就可以自由的拍攝視頻了。
鏡頭配置和曲線應用
Q:你為它配置的鏡頭主要有哪些?
A:鏡頭方面的話,我先配置了“大三元”,然后還有24-105mm和50mm。除此之外,我還有適馬18-35mm鏡頭,以及其他佳能EF-S鏡頭。之所以這樣配置,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動對焦,佳能C300 Mark II哪怕使用副廠鏡頭,也有非常好的自動對焦能力,所以我配置的鏡頭全都需要具有自動對焦馬達。當然我覺得自動對焦體驗最好的就是EF-S鏡頭,這些鏡頭會比USM的鏡頭更高效,而且要輕很多,在錄音的時候也有很大幫助。

細致的畫面和優異的膚色還原效果
Q:你如何使用佳能C300 Mark II的曲線功能?分別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A:因為佳能在8月份更新了固件,于是現在有了新的Canon Log 3曲線。原來的Canon Log理論上提供十一檔動態范圍,Canon Log 2有十五檔,更新的Canon Log 3有十四檔。那么Canon Log 2的話具備十五檔動態范圍,最為寬廣,理論上在ISO800的時候才能發揮出全部的實力。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調整曝光的時候會比較麻煩。因為你沒有辦法控制快門,也沒有辦法控制ISO。那只有利用光圈和ND濾鏡來進行控制,很多人說你要控制景深的話就不能控制光圈,只有用ND濾鏡,這就比較麻煩。所以說使用Canon Log 2的話,我會把它看作在燈光環境可控下最值得使用的Canon Log 曲線。

佳能C300 MarkII拍攝的淺景深效果
實際上在固件更新之后,Canon Log 2現在我可以把它推到ISO 3200,甚至6400,這個還是非常大的改進。使用Canon Log 2的陰影確實非常干凈。
可以拿索尼A7R2來做對比,索尼A7R2的高感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我最多會推到6400,最多到12800。那么佳能C300 Mark II的話的在使用Canon Log 3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到ISO10000以上的感光度,基本上看不到特別大的噪點。我一般推到兩萬,仍然可以獲得一個可用的圖像。我感覺這是非常瘋狂的,ISO 20000是非常高的數字。所以在高感的情況下,或者說需要一些自由度的情況下,我會使用Canon Log 3,因為Canon Log 3相比 Canon Log 2的話,沒有這么嚴格的要求,可以比較自由的進行感光度調節,這樣的話就可以對曝光有更好的控制。
所以說除非在對畫質有極端情況的要求下,我會使用Canon Log 2,那么大多數情況下我會使用Canon Log 3。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曲線。
后期流程設計
Q:使用佳能C300 Mark II拍攝的素材,后期流程是如何設置的?
A:因為佳能C300 Mark II本身就能夠錄制代理文件,所以我完成拍攝之后,會首先從SD卡里面取出代理文件進行剪輯,然后進入后期剪輯環節,當完成剪輯之后,運用Promiere將素材連接回佳能C300 Mark II全分辨率的4K素材。最后再進行調色,以及一些特效的制作。這是我的一個比較簡單的工作流程,可以很自由的剪輯,不受到性能的阻礙,即便是在筆記本上也可以自由進行,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高效的處理方式。

使用外接液晶屏可以得到多角度拍攝和更加便捷的操控體驗
借鑒拍攝經驗
Q:在國外佳能C300 Mark II一般會用在哪些影片的拍攝中?你從這些制作團隊中得到了哪些經驗?
A:其實我使用佳能C300 Mark II拍紀錄片方面多一些,它本身就是一個做工非常強的機器,畫質也非常的好,所以我覺得拍故事片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再加上我非常喜歡的對焦功能,這對故事片拍攝也有很大的幫助。到目前為止,我見過使用佳能C300 Mark II拍攝MV、紀錄片的情況比較多,這也適合佳能C300 Mark II的機型及操作性。
制作團隊拍攝MV的時候,使用的是外部錄制,拍攝的是4K RAW。其實我認為佳能C300 Mark II是一個能夠改變自身性能,來適應不同環境的機器,所以說我今后會考慮增加一臺錄機,將這臺機器的性能再往上提升一個檔次。我也非常希望除了這些視頻測評項目之外,多做一些嘗試,畢竟高畫質可以承接所有苛刻的拍攝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