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音高科第九屆擴聲技術分享會上,董事長孫大釗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節選:
下午好,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和朋友們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來到這里,參加我們舉辦的第九屆擴聲技術分享會,感恩各位多年來的幫助和支持,謝謝你們!
從創業的第二年起,每一年我們都堅持把我們在工作中的心得和體會在這個會議上分享給大家,同時也帶給大家一些新產品和新技術。今年是百音高科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十年前我們進入了這個完全陌生的音響行業,在座的很多老師、朋友都是百音發展的見證者。今天我們已經是一家擁有了5家分公司辦事處,110名員工、17項行業一級資質、20多項專利技術、參與并實施了3000多個項目,業務遍及全國各地的高品質音視頻系統集成服務商。

接下來,我將向大家詳細介紹,百音是如何不斷創新,超越自我,生存和發展的。我演講的主題叫做“寒冬”下的突破之道。
記得在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深圳華為公司在2000年財年銷售額達到152億,利潤以29億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的時候,任正非向全體員工說“華為的冬天到了”,在后來2004年和2008年,他又先后兩次要求員工注意冬天,要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爭的艱難性殘酷性做好準備。今天的華為如日中天,但是他卻干脆把冬天常態化。
前天的一場大雪算是把南京這座美麗的城市帶進了冬天,我們能夠切實感覺到這種氣溫的變化和寒冷,
但是在經濟環境的寒冬面前,卻不是什么人都能夠感知得到的,又有多少人像任正非那樣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更多的則是在冬天到來的時候,內心產生了一種恐懼感和慌亂以及迷茫,從而失去了度過冬天的信心。接下來就讓我跟大家一切回顧一下這十年來我們經歷的一些事情。
百音創業的第二年,就遇到了全球金融海嘯,那個時候我們還不能理解這個詞匯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等到了2008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而中國則爆發了讓股民們傷心欲絕的股災,跌幅達到了67%。到了2007年,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南航、國航、東航累計虧損超過50億,2008年,半年時間中國就倒閉了6.7萬家企業,韓國最大的兩家企業三星和LG利潤暴跌,同樣美國的通用和西南航空這兩家公司也是暴跌。
那一年我記得溫總理講過一句話: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重要,而那個時候的我們是一家既沒有黃金也沒有貨幣,只是一家員工不到20人,銷售額不到400萬的小公司。
金融風暴爆發的第五個年頭,貌似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經濟增長保持強勁動力的國家,而就在這一年,中央卻主動提出了調低GDP增長目標,同時讓我們所有以政府工程為核心業務的公司都倍感親切的“八項規定”也在2012年底正式出臺,而美聯儲在2013年底宣布縮減量化寬松規模,標志著美國正式退出量化寬松政策。
我們的大多數人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甚至在政府狂砸4萬億以后,很少有人會關注到今天人民幣的貶值,對了,如果在這一年你買了美元,到今天就賺到了,在最新的UBS銀行調研報告中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在2018年達到7.5。
如果今天我們去畫出來這樣的一條曲線,我們就會發現,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在逐年攀升,這就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在全國6000萬家小微企業中,又有多少人能明白這曲線意味著什么?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這樣的政策背后意味著什么。

改革開放30年,我們從計劃經濟1.0版本進入到了計劃經濟2.0,自由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在各種大干快上的產業政策下,創業者們舉步維艱,如果有人可以自豪的跟我說,創業讓我賺了一大筆錢,那你絕對可以去大學當教授了。
我所認識的大多數老板都是表面風光內心彷徨,翻開我們這個行業的那些上市公司的財報,你就可以發現,生活本沒有出路只有無窮無盡的套路,上市融資的一種手段變成了企業經營的一種終極目標,如果你問10個上市公司的老板體會,其中的5個人肯定會告訴你要謹慎考慮。
當股市估值泡沫散去的時候,打回原形的不止是企業家和創業者,出來混債總是要還的,總要有人為這一切買單。所以我經常說創業這件事跟錢真的一點關系都沒有。
除了GDP增速在逐年遞減是真實的以外,基尼系數長期在0.4以上,貧富的差距在逐年的擴大,而多家權威調研機構提供的預測都在告訴我們,GDP增速到6以下不是夢,也許你會說,這些跟我們有什么關系,何必要喝著地溝油卻操著“中南海”的心?
未來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就是任正非所講的冬天,而且是寒冬。工資收入在上漲,我們卻買不起日益飛漲的房價,更加沒有人能夠承受房價下跌所造成的巨大損失,而又有多少辛辛苦苦上市的一家公司財報利潤還不如炒房賺的多。
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準確預測到未來,如果用量子思維來思考這個世界,那么我們生活在一個開放自由的、趨于融合的,不斷變化化的,和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的世界中。
對于經營來說,無論是供應商等外部資源還是內部組織管理的挑戰,再到客戶端需求的多變,都在驗證這一點,更不用說層出不窮的跨界打劫者,如果你用過美團的話你就知道了,他沒有一家餐廳,沒有一家酒店,他的銷售業績卻是所有餐廳和酒店中最高的,銷售將近2000億。
毫無疑問,我們面臨的寒冬就是危機,各種各樣的危機在層出不窮,這是我們誰都無法獨善其身的環境。
也許你會說,我有一些杞人憂天,我們音響是小行業,如果把我們劃分到音樂產業的話,一年的產值不過3000億,扣掉唱片、演出、數字音樂、版權出版這些核心層,以及廣播電視音樂、卡拉OK音樂、影視劇音樂這些拓展層,關聯層的專業音響不到400億,加上燈光等衍生跨界專業,一年也就不超過500億的市場。
如果說我前面講的這些數據都是無意義的話,那么看看我們這個行業中情況吧,中國私營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9年,其中60%在5年內破產,85%的企業將在10年內消亡,大型企業的平均壽命也就是7.8年,在中國每天有2740家企業倒閉,就在我們開幕的這1個小時中就已經有114家企業倒閉了,每分鐘就有2家企業倒閉,我只能說這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個笑話,這是客觀且權威的調查統計數據,很簡單,看看我們今天來到會場的人你就知道了,還有多少老朋友?又有多少新朋友呢?
沒錯,這就是我們所身處的環境。所幸百音高科今年第十年,如果明年我們還能舉辦第十屆擴聲技術研討會的話,那么說明我們在大家的關懷下成功的超越了這個平均值。明年的這個時候,就讓我們為彼此鼓個掌慶祝一下。至少還有你。在百音高科的眼里,十年來,危機一直都意味著這兩個詞,如何和這個變化的不確定的世界共舞,是我們每一天都要提醒我們自己的事情。
當我們大家面臨的環境都一樣的時候,我想這件事都變得簡單了,因為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差別在于同樣一個樂隊,我們的指揮要演奏什么的曲目。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經營的意志力,我們需要聚焦在一些看是簡單的概念和認知上,不忘初心,守住發心,在專業、專注和對成功標準的定義上,我們有著不一樣的理解。我們認為,“專業”是能洞悉客戶所有無法表達的需求和期待,“專注”是可以用心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而百音人心目中的“成功”,是要讓所有知道我們名字的人不會失望。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不斷激活和釋放個體的能量,我們將員工當成企業的唯一資本,我們始終關注員工的個體價值成長,我們用于打破組織中的僵化的部分,我們樂于分享,尊重和信任每一個人。
比如在組織管理方面,百音很早就開始嘗試“無邊界”的組織形式,打破垂直分集、職能分工等等結構桎梏,建立動態的水樣組織。你現在去看百音,是沒有傳統的職能劃分的,我們在工作可以動態的建立“項目組”,快速靈活的調動各種人員,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需求。
如果說增長可以解決生存的問題,那么創新則是超越危機的最好手段,這十年來,我們也一直堅持創新。在商業模式方面,我們深耕細分市場,保持戰略多元化;在產品方面,我們用創新的應用和綜合解決方案,帶給客戶“驚呼”的體驗。在技術方面,我們聚焦客戶痛點,堅持原創設計,視每個項目為“作品”。在管理方面,打破組織邊界,敢于變革管理模式。在文化方面,致力于構建企業與員工的“共生”關系。
創造并傳遞客戶認知價值,是百音人的通用語言,我們始終堅持和客戶站在一起,用客戶的思維去考慮問題,用客戶價值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始終保持最高水準的誠信,把用戶體驗為中心不斷實踐,堅持高品質的細節,提供總成本領先的方案和服務。

除了直接客戶以外,我們將內部員工、外部供應商、同行、一切利益相關者都視為我們的客戶,在業務的選擇上,我們不斷細分并選擇利基市場,最好的競爭策略就是遠離競爭,在新的利基市場上,我們沒有競爭,我們不斷創新出客戶的需求,開辟新的領域和應用,以和文化為核心,建立協同共生的伙伴關系,不爭之爭,大到國家,小到家庭,這才是最具有持續性的生存之道。
在危機四伏的年代,很多人都能看到危險和機會,但是卻不是什么人都能夠抵御風險和拒絕機會主義的誘惑,于是我發現很多優秀的企業都死在了做大做強的路上。
我們始終認為企業不在于多大規模多強的實力,而在于長久,事業跟人生一樣,同樣都是一場馬拉松,如果在50年以后我們百音高科依然存在,那才是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因此我們拒絕無意義的增長,更追求實實在在的成長,用未來的標準來要求現在的自己,不把結果當成目標,始終關注過程和細節。
最后,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的財富觀,財富就是我們面前的一個深坑,你如果想填滿它,你所擁有的財務也就是這一坑的財富,可是當我們不斷的把坑內的財富給予更多的人,那么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財富是別人窮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
因此,讓我們的盈利更有情懷也是百音人始終堅持的一個內容,我們會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賦予不同的使命和意義,我們堅持關愛社會,找到并建立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最重要的是,我們始終提醒自己,百音人的理想是要做一個受人尊敬和被祝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