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安徽臺廣播對外傳輸的系統設計,先從碼流傳輸和基帶傳輸的選擇,然后到主備傳輸系統的設計,再到“一鍵直通”功能的實現,在廣播中心建設上具有一定的推廣借鑒意義。最后談到的通過E1碼流傳輸的雙向性實現了對傳輸環節廣播信號的監測更是以后網絡技術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E1碼流ASI碼流2選1
一.引言
廣播中心對外傳輸是廣播播出系統的最后一個環節,傳輸系統如何更好的與下一個傳輸環節融合尤為重要,根據我臺下游傳輸單位的系統架構,我們采用ASI和E1兩種碼流方式傳輸,便于我臺廣播信號能在多種網絡中復用傳輸。新中心廣播開播三年多以來,未出現過一次信號傳輸故障。在此向各同仁介紹一下我臺的傳輸系統的設計理念。
二.對外傳輸系統設計
1.碼流傳輸和基帶傳輸的選擇
廣播信號全省覆蓋主要通過省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光傳輸機房(簡稱省網機房)和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簡稱地球站)傳輸,另外還需要傳輸到微波總站、省數字電視機房和本地調頻、中波發射臺等共計7個接收點,而且需要的信號格式不同。
需要ASI碼流信號的有地球站、省數字電視機房、合肥市有線機房、國家有線網絡和微波總站,需要E1信號的有省網機房、電信機房、移動機房和本地調頻、中波發射臺。E1信號也是電信、移動和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常用的傳輸碼流,目前我臺已經租用電信和移動多條光纖通路傳輸廣播信號。所以我們對外傳輸采用ASI和E1兩種碼流的光纜傳輸方式,即在廣播中心E1和ASI碼流均配置主備傳輸設備,然后直接采用光纖方式傳輸到下一個環節。到下個環節就可直接復用傳輸或解碼后使用,大大降低設備的成本。
2.傳輸系統的設計
系統設計時E1碼流主備采用是兩套完全獨立的對外傳輸,E1碼流信號傳輸到E1碼流分配器上,由碼流分配器輸出到光端機上,這樣在實際維護中帶來了很多的便利。ASI碼流信號設計的是編碼復用后的主路和備路信號先進入碼流切換器,經碼流切換器輸出后再輸出到碼流分配器上,由碼流分配器分配出多路ASI信號到各個光端機上,實現了多重保證,任意一臺編碼器出現故障碼流切換器會自動切換到另外一臺編碼器。
E1碼流和ASI碼流光端機均采用獨立光端機的方式,不使用光分路器,使用光分路器會出現兩個弊端,一是可能造成遠距離的光功率不夠,無法正常接收信號。二是一旦光端機出現故障可能導致所有環節均接收不到信號。對于E1信號的光端機更是要求為光口是單纖雙向的。對外傳輸系統框圖如下圖1。

圖1對外傳輸系統框圖
3.“一鍵直通”功能的設計
根據62號令要求,一級廣播中心應具有應急手段,可將直播室系統的節目信號直接送到傳輸系統中。多數的廣播系統一般采用音頻跳線的方式實現,但一般跳線盤均放置在設備機房,值班員應急操作距離較遠,而且跳線盤緊急情況下是操作不是很方便。
如何進行設計,既實現了上述功能有方便直觀操作,我們提出采用撥位開關方式的2選1設備的方式,撥位開關直觀易操作。我們向廠家定制2選1設備,要求主通路是無源設備,但設備前面板需要有2路輸入信號的彩條顯示并能進行信號的監聽,這樣便于值班人員監看,同時也能在應急操作時確定應急信號源正常。
系統設計中將2選1放置在主ASI編碼器前端,2選1接收2路信號,第1路為日常播出的音分輸出信號,第2路為直播間應急直通的數字信號,一旦總控系統故障無輸出信號,只要控制臺上操作一下撥位開關,就能實現直播間應急信號直接傳輸到主ASI編碼器上。
在工藝方面我們又進行了相應的優化,原先是按照一套節目一臺2選1設計占用1個U的空間,按照我臺20套通路設計共計有20臺,需要占用控制臺5到6個工位的位置。最后優化為在1U設備上實現2套節目2選1功能,通過改造整體效果很好,不僅節約了一半工位的空間,而且也節約了電源插板的空間。實際使用效果如圖2。

圖22選1設備
4.全省覆蓋E1信號源的優化設計
省網機房是廣播信號傳輸到全省各發射臺的樞紐,全省各發射臺主用信號源為該機房傳輸的E1信號源,因此也是廣播信號傳輸的各關鍵點。在該機房設計是采用兩項措施保證E1信號的正常傳輸,第一項措施:主備E1信號源實現了自動切換,一旦主路E1信號中斷會自動切換到備路E1信號上;第二項措施:利用E1光端機的雙向傳輸的特點,把省網機房傳輸的E1回傳至廣播中心總控機房,廣播總控機房將返還的信號通過E1解碼器解碼后送入總控監測系統,一旦省網光傳輸機房出現設備故障導致信號中斷,廣播總控機房監測系統會立即報警,值班員能夠及時發現,并作出相應的處理。
使用一年來該功能已經實現了2次故障報警,為技術人員及時發現故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為處理故障爭取了時間。如下圖3。

圖3省網機房E1傳輸示意圖
三.結束語
在實際的系統設計中,廣播信號對外傳輸系統一定要采用主備兩套系數,而且主備系統設備一定要是同樣的型號。總控對外傳輸信號的最好采用通用碼流方式,便于選擇網絡傳輸運行商,也便于下一個環節的接收與復用,即節省了編解碼設備,也方便了的維護。另外,在系統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62號令的各項要求,特別是極端情況下的應急手段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隨著廣播技術發展,對整個廣播整個鏈路的全監測是以后廣播發展的必然需求,此次我臺新系統建設中,我們就利用E1碼流傳輸的雙向性實現了對傳輸環節廣播信號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