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于自己瑣碎的工作,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寫東西了。還是在兩三個月前,接到《傳播與制作》編輯的電話,交流了一下頻道包裝的問題。于是談起了我現在正在做的一項工作:解決我們頻道節目銜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跳幀、漏幀等。盡管這是一項不被在大多數人重視的工作,但我卻將它當作電視頻道包裝的一個重點來看待。
打開電視機,仔細看看自己的節目,排除節目本身的質量問題,我們還會發現很多的問題:(1)廣告插播時,總會出現跳幀漏幀現象;(2)上下節目之間常會有黑場出現;(3)大多數節目播出不準時;(4)節目之間的轉換銜接往往太突然;(5)節目的預告是不是還可以做得更有效、是不是應該更加人性化;(6)廣告淡季的時候總有一些墊片,廣告旺季時又沒時間播頻道宣傳片;(7)有些節目的宣傳片過時了;(8)頻道宣傳片與廣告的編排不夠合理……問題實在太多!其實我們也用不著太過煩惱,這些問題并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要我們足夠重視,花較少的代價,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解決廣告插播時出現跳幀漏幀現象
首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現在采用的節目編排系統與節目制作系統之間的一個問題:現在采用的節目編排系統一般只精確到秒,而節目制作中,一秒有25幀,我們是以幀為基礎進行節目制作的。這樣,就埋下了在節目播出中插播廣告時出現跳幀漏幀的隱患。理論上,在節目中插播廣告,不出現跳漏幀的幾率只有1/25。也就是說,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由于節目編排系統的限制,絕大多數情況下,在節目中插播廣告會出現跳漏幀。
根據我們頻道的播出現狀及節目制作工作模式,我們在改善熒屏的工作中做的第一件事是由頻道熒屏包裝部門和節目編排部門共同制定了一套節目播出規范,對節目的播出銜接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基于平滑合理過渡的原則,頻道節目播出的銜接規則是:“節目+頻道呼號+宣傳+廣告+頻道呼號+下一節目”。節目中廣告插播的規則是:“節目+節目提示+插播廣告+節目提示+節目”。在這樣的基本規則的規定下,對頻道節目播出及節目的制作做了第一次改進。
第一次的改進主要是針對節目制作環節。在節目制作過程中,加入了頻道節目包裝銜接的元素。對節目的廣告插播點進行規范處理:(1)頻道制作的節目帶,在片頭前必須串入時長為8秒的頻道呼號片。(2)頻道制作的節目帶,根據廣告插播口的規定,要求在廣告插播口處串入時長為10秒的“廣告節目轉接片”。(3)節目計時從“頻道呼號片”的首幀開始,廣告的插播點在“廣告節目轉接片”的5秒處,計時精確到“秒”。以保證廣告與節目的平滑過渡。(4)頻道直播錄播節目,同樣必須在片頭前串入時長為8秒的頻道呼號片,并由策劃部專門制作“廣告節目轉接片”,用于廣告插播。
這樣一來,由于我們在一個節目結束后,首先安排播出的是一組頻道節目的宣傳片(這組頻道節目的宣傳片以頻道呼號開頭),而節目片頭前又串入了頻道呼號,加上對節目播出過程中廣告插播口的處理,頻道節目播出結構就基本成型了。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對這次工作改進的檢查提高了,頻道專門組織相關人員對頻道播出節目進行了審看,找問題。問題少了很多,我們的第一步工作應該算是成功了。但由于工作還不夠深入和第一次的節目制作規范考慮還不夠周到等原因,從較高的要求上來講,節目的銜接還是有一些小毛病,一些節目與廣告顯得有些混亂。
OK,找出問題后,接下來就是馬上整改,由于“播出確乏條理”這一問題主要出現在頻道自辦節目中,所以本次整改我們把重點放在自辦節目的制作與編播上,對頻道節目制作及節目編播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而這次規范主要著手解決節目的銜接的統一性問題,使節目與廣告的播出更加有條理。
要解決節目播出的協調性這個問題,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頻道節目編排采用分段制作、順序播出,取消插播模式(在特殊情況下允許應急采用插播方式)。我們首先改變了節目編排形式:
 |
以上表2中取消了“插播”方式,從而避免了在節目播出中出現漏幀和黑場,也為節目與廣告的合理播出創造了必要條件。新的播出編排表在防錯處理上,明顯具有優勢,但節目編排表長度比原來要長一些。采用新的節目編排方式后,我們制作專門的節目播出帶。一期節目根據廣告插播口的規定,分段制作多段節目播出帶。
以明珠頻道主要娛樂節目《開心茶館》為例:現在《開心茶館》每期25分鐘,中間插播廣告2次,分別在約5分鐘處和約20分鐘處。按照新的播出要求,《開心茶館》每期節目必須制作三段播出帶,分別為開心茶館A(約5分鐘)、開心茶館B(約15分鐘)、開心茶館C(約5分鐘),各段節目之間要求留10秒左右黑場,并在黑場中間標明節目內容及時長(字幕提示時長約3秒)。我們還仔細規定了每一段播出帶的串聯要求:(1)PART 1節目串聯要求:頻道8秒呼號+(特約廣告提示+特約廣告+)片頭+節目內容A+正在播出提示(+欄目宣傳片及欄目廣告)。(2)PART 2節目串聯要求:正在播出提示+節目內容B+正在播出提示(+欄目宣傳片及欄目廣告)。(3)PART 3節目串聯要求:正在播出提示+節目內容C+片尾。
其中欄目宣傳片、欄目自帶廣告只能出現在廣告提示以后,有欄目特約廣告的,特約廣告只能串在開始提示和片頭之間。這樣,節目與廣告之間的銜接就可以比較順暢了。每段節目的最后必要留出1秒以上的有效畫面(或尾幀的靜幀),以保證正常的節目切換,避免出現黑場。
電視節目的播出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由于我們集團部門分工的原因,頻道節目播出是統一由技術中心的播出部來承擔的。為了使電視劇的播出沒有跳幀、漏幀現象,我們在電視劇中間串入了“廣告銜接片”,增加了一版制作,自然影響到了節目的畫質。要提高畫面質量,又不出現跳幀、漏幀現象,有效的辦法就是直接對電視劇進行分段上載,實現電視劇的分段播出。(1)首先,根據電視劇中間的廣告插播要求,頻道要制定出電視劇分段上載的要求。一集電視劇根據不同播出時間被分成不同的三段進行上載。(2)要調整工作人員及節目上載的工作流程。專門派人按照要求上載電視劇。并要求工作人員準確記錄各段時間長度。(3)節目播出編排人員根據上載記錄分段編排電視劇的播出。同時,電視劇中間的插播廣告改為順序播出。(4)對于臨時的調整,由頻道包裝部門及節目編排部門根據具體變化臨時制定節目包裝與編排方案,力求節目播出的平穩合理。
為了實施這樣的方案,我們首先要了解節目編排系統的具體技術細節并和技術中心播出部進行詳細溝通。可能還要調整部分工作人員的工作崗位:原來負責電視劇編輯的工作人員可以充實到節目編排上載崗位上,與原來的節目審片人員共同完成電視劇節目的上載,并適當承擔節目的編播工作。由他們一邊審片,一邊上載電視劇;同時參與頻道的節目編排。這樣,一方面充實了節目播出編排力量,有了進行分段編播的人力保障;一方面增加了電視劇上載崗位,頻道加強了對電視劇播出的控制,為頻道更有效控制熒屏播出質量創造了有利條件。
出現過時節目(活動)宣傳片的問題
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大多數電視臺都出現過時節目(活動)宣傳片的問題。對每個電視臺來說,這似乎是很難解決的一個頑疾。盡管我們不斷強調節目(活動)宣傳片的時效性,但頻道節目(活動)宣傳片過時的問題在我們西湖明珠頻道偶爾也會存在。我們分析,出現宣傳片過時的原因主要有:(1)節目編排失誤,沒有及時撤換過時的宣傳片;(2)節目重播時沒有仔細審片,導致原節目中自帶的一些過時宣傳片重播。要避免宣傳片過時,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工作:(1)節目一定要重播重審,尤其要檢查是否有已不合時宜的宣傳片,如果有不合時宜的宣傳片,要及時修改;(2)強化編排工作的責任心,一個節目(活動)的宣傳片要確保宣傳片在節目(活動)結束后,絕對不再在頻道預告;(3)頻道有必要對所有節目(活動)的宣傳片進行歸口管理,并強化這種管理。要做好頻道節目(活動)宣傳片的播出計劃,這個計劃要求細化到每天的播出次數、時間,并要特別注明節目(活動)宣傳片最后播出時限及節目播出時間及活動開始時間。
屏底拉滾字幕的風格統一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并得到解決:就是屏底拉滾字幕的風格統一問題。屏底拉滾字幕的內容有頻道節目、活動預告,有集團信息中心的信息提示,有集團統一發布的一些宣傳提示,更有政府相關部門發布的一些信息。內容很多,管理部門也很多。在以前,由于在頻道熒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