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檔期三部大片同時上映,2017年中國國內總票房正在沖擊550億的票房紀錄。
票房屢創新高的同時,電影市場中的不規范現象仍然與高增長如影隨形。就在圣誕前,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在官方網站的曝光臺上通報了2017年第4批被舉報的嚴重違規電影院,包括北京紅鯉魚、廣東大地、中影南方新干線等9條院線共有12家電影院登上黑名單。
在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的官網上仔細看了看這些被查出有問題的影院的名單,發現盡管這兩年來監管趨嚴,但是部分院線影院的問題卻屢禁不止。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國內電影市場來說,還需加大處罰措施力度,才能更好遏制偷漏瞞報票房的情況。
廣東省與紅鯉魚院線是近兩年影院違規數量“頭名”
仔細看一下12月最新公布的嚴重違規電影院名單,可以發現在12家上榜的名單中,廣東省的影院就占了5家,在所有省份里是最多的。隨后,壹娛觀察又整理了2017年全年的嚴重違規影院名單發現,2017年全年,被查處違規影院最多的省份是廣東、安徽與河南,影院被通報次數都是11次;隨后是江蘇與河北,被通報次數都為6次;其余省份則為二三次。

在翻看2016年的被通報票房嚴重違規的名單,廣東省仍然以6次高居第二名,山東省以7次位列第一,陜西和江西則分別是5次。可以看出,廣東兩年來被通報的影院數為17次,遠遠超出全國其他省份。

除了省份上的分布,壹娛觀察發現另外一個規律就是被發現偷票房的影院基本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除了深圳,重慶,以及昆明等城市極個別影院僅僅一次上榜之外,剩余的偷票房影院的城市都在山西陽泉、河北滄州、河南平頂山、湖北池州等地。
“偷漏瞞報票房的影院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是因為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影院靠市場就能賺錢,且在一二線城市監管也嚴格”一位影投的負責人M告訴壹娛觀察,“三四線城市監管難以實時觸達,而且國家各方面補貼也多,一個小影院,幾百萬的成本開張起來,靠偷票房一年就能回本,所以想賺快錢的也很多。”
除了地域分布之外,查看這兩年的“票房嚴重違規”榜單,還會發現一些院線這兩年來反復上榜,成為了偷票房的老客戶,似乎之前發出的黑名單并沒有使得這些院線下決心在旗下的所有影院進行徹查和清理。
2017年,被查處的票房嚴重違規的影院中,隸屬于紅鯉魚院線的影院被通報次數最多,達到了10次;其次是廣東大地院線,數量為7次;中影南方新干線被通報次數為6次,橙天嘉禾、中影星美等被通報次數分則為5次。在2016年,影院被通報次數最多的仍然是大地和紅鯉魚,其中大地是5次,紅鯉魚與橙天嘉禾等院線都是3次。

由此來看,這兩年來紅鯉魚院線的影院被通報偷漏瞞報票房的次數為13次,大地院線則為12次,橙天嘉禾為8次,中影旗下的幾條不同院線則超過了13次。且從總體的通報數量上來看,各院線2017年被查處的影院數量遠超2016年。
偷漏瞞報票房為何屢禁不止?
為何2017年被通報票房嚴重違規的影院數量超過2016年?是因為偷漏瞞報票房的情況更加嚴重了嗎?
“實際上,被通報數量增加的原因是因為近年來國家對影院偷票房的查處力度增大了。偷漏瞞報票房這兩年在中國很多省份都比較嚴重,所以今年開始國家加大了監察和處罰力度。廣東省和大地、紅鯉魚被通報的數量多,是因為他們三四線城市的小影院數量多。”一位業內人士K告訴壹娛觀察。
拓普電影智庫提供給壹娛觀察的數據顯示,今年為止,廣東省已經有超過了1000家影院,是國內影院數量最多的省份,且從2015年的706家到現在一直保持不低的增速;排名第二的江蘇省影院數量為724家,與廣東相差將近300家。而大地院線現在擁有影院數為838家,是全國院線中影院數量最多的,其中大部分影院都是加盟影院;北京紅鯉魚的影院數位672家,位列第三;中影旗下的三家院線則分裂二、四、五位,而影院數量前五的這五條院線,也恰好是這兩年被查處影院數量較多的院線。
這些院線在近幾年市場加速發展的同時自身也都經歷了飛速擴張,近三年來影院數量的年同比增幅都在20%甚至30%以上,不少院線的影院數量在短短幾年內翻了倍,靠的正是在三四線城市大量吸收加盟影院,雖然影院和院線之間有了“加盟”的鎖鏈,院線卻沒有能行使管理權力。
“院線現在對于加盟影院來說根本沒有什么話語權,連排片都管不了,更別說偷漏票房了。即便你除了名,別的院線都搶著要”一位院線資深人H分析道,“而且處罰力度對于這些影院來說也不算重,所以偷漏票房會有屢禁不止的情況出現”。
對于通報影院的處罰,目前來看大多數都是罰款數十萬元,對于“情節特別嚴重”(往往指偷漏瞞報票房超過百萬元的影院),大多是責令其停業整頓不少于90日,隨后視整頓情況由原發證的電影主管部門重新核發其放映許可證。
今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中,對于偷漏瞞報票房也沒有提出特別針對性的條例,僅有一條涉及到相關內容的是第五十一條的“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制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2018年對于影院偷漏瞞報的監管還要加強,但是懲罰力度輕的話,對于一些‘慣犯’來說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行業沒有黑名單,即便被關停了,換個地方繼續開影院,偷一年票房就能回本,被院線除名了就換個院線,他們根本不在乎。偷漏票房對于片方來說損失很大,如果搜集到詐騙等損失的證據,可以入刑,或者在其他方面提高懲罰措施,比如說建立行業黑名單,未來可能才能逐步規范市場”上述院線資深人H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