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年末巨獻,“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音樂史詩”的首秀時間定于12月28日(星期五)。該演出由費迪曼遜四維團隊進行沉浸式空間聲音的方案設計,采用國際領先的“四維全息聲”音頻技術,從采樣制作、現場拾音、沉浸式現場擴聲等多維領域對聲音內容的呈現進行三度創作。
跨界融合 視聽盛宴

《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音樂史詩》是一臺融合的、開創性的音樂“盛宴”。演出不僅匯聚了朗誦、演唱、演奏、音效等多個維度的音樂層次,結合了大合唱、四聲部美聲領唱、重唱和獨唱等多種形式、多種風格的歌唱演繹方式;它更是原聲樂器與電聲樂器、西洋樂器與民族樂器之間的碰撞,是電影音樂與交響音樂的跨界融合。
沉浸式空間聲音音效-設計與制作

這個作品選取了中華神話脈絡中近二十個神話故事。為了通過聲音來呈現宏大的創世歷程,表演藝術家宋懷強用多樣的嗓音表現故事情節,如天崩地裂、飛禽走獸,費迪曼遜四維音效制作團隊將其原聲進行擬音錄制,在最大程度地還原嗓音藝術表現的前提下,協助宋懷強老師進行聲音的音色處理,再現盤古、女媧等的聲音。同時,根據故事內容表現的需要,將聲音進行3D沉浸式的混音處理與聲音動效設計,配以現場富有畫面感的音樂演奏,將觀眾帶入一個神秘的遠古時代。
沉浸式空間聲音設計之現場拾音
為了展現該作品的音樂多樣性,尤其是風格繁多的樂器和不同的演唱風格,費迪曼遜四維團隊選用了多種類型的麥克風和音頻設備,進行了100軌以上的拾音。比如使用 sE VR2的鋁帶話筒拾取定音鼓的聲音,sE RN17尼夫變壓器小振膜電容話筒拾取弦樂與管樂群組的聲音,sE V7動圈話筒拾取大動態的打擊樂聲音;在電吉他的樂器拾音方面,為了還原純凈的音色,設計使用了Neve 5017的DI,進行拾音。不僅如此,拾音時尤其關注表現聲音的群感,從而營造電影般的磅礴氣勢。
沉浸式空間聲音設計之現場擴聲

本次演出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把握各個音樂層次之間的平衡,進行合理的聲壓分配和均勻的輻射。
1862劇場共811個座位,其中包括一層電動伸縮座椅493個,活動座椅186個,二層樓座固定座椅132個。為了追求電影聲音藝術般的表現效果,結合場地實際情況,因此,設計采用了線陣列揚聲器的主擴聲系統的3D沉浸式音響方案。
為此,費迪曼遜四維團隊選用了三串L-Acoustics線陣列擴聲,臺口設置了三組近場擴聲并配以兩組大型超低音,一層、二層觀眾席的左右兩側各使用了三只音效揚聲器,還在天花配備了四只音效揚聲器,采用四維全息聲擴聲系統引擎驅動,打造超大動態范圍的沉浸式聲音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