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電視現場直播的廣泛應用已成為電視新聞報道的一項重要手段。本文就縣一級融媒體中心采用小型現場直播方式進行分析,重點論述了現場直播架構,信號傳輸,無人機拍攝以及播出等技術形式問題。
【關鍵詞】 現場直播 傳輸 播出

一.引言
近年來,融媒體中心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高度融合之中,節目制作更加豐富多彩,畫面更加精益求精,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受眾。直播作為傳統的電視特色和優勢,為廣大受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隨著自媒體、新媒體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崛起,電視媒體在傳播能量上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融媒體人必須審時度勢,更新觀念,對電視現場直播重新定位,利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來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積極打響融媒體品牌,不斷提高融媒體中心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現場直播架構
現場直播模式因現場事件發生、發展進程的不同而異,小型現場直播在縣一級融媒體中,主要是市委、市政府以部門、學校等主要活動和商務活動,無需配備轉播車和一些大型直播設備(如搖臂等),把正在發生的新聞事實用圖像,聲音以及記者報道,采訪等內容轉換為電視信號,經過互聯網、5G光纖的形式進行傳輸、播出,做到及時、準確、時效。
1.直播設備的選擇
小型現場直播主要以輕便設備為主要直播器材,在南安市融媒體中心的設備中,我們采用vmix導播臺,索尼pxw-z280v攝像機,大疆DJiXMIN12無人機、DJIRCPRO遙控器、小型三腳架、HUAWEI華為無線數據終端、大創恒達TC-100HS高清編碼器、FX1611調頻臺以及所需的小型LED燈光、電池話筒、無線對講機、信號收發無線設備等。設備以輕便、小型為主,便于運輸,開設速度快,縮短了技術人員的調試時間,保證現場直播時效性、準確性和安全性。
2.現場直播的開設
現場開設對整場直播能否順利進行至關重要,設備到位后,要對直播現場進行勘察,確保電源、信號播出以及設備的完好,并做好備份播出準備。攝像機臺數可根據場地、空間大小而定,一般使用三臺攝像機,一臺無人機。現場設備架構(如圖1所示):

設備開設完畢后進行全面的調試和信號發送,集中在融媒體中心指揮平臺調度播出。在信號調試過程中,做好應急預案,如信號傳輸,可采用4G、5G、互聯網作為信號傳輸首選,有條件的可用光纖傳輸,確保信號的穩定性。
3.導播技術的應用
導播技術及導播設備的運用是直播過程的關鍵。隨著當前網站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娛樂都離不開網絡、網絡的發展也給人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了便利,電視直播不僅要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更要滿足廣大受眾的視覺享受,基于對小型現場直播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化的要求。南安市融媒體中心采用vmix導播虛擬演播室作為直播切換臺,其優點:
(1)系統中可以兼容攝像機,4K、高清和標清功能,實現本地網絡上發送和接收高質量、低延誤的視頻和音頻。
(2)八通道連續錄制,可同時輸入八臺攝像機,4通道音頻、八個完時攝像機預覽與回放,具備新的回放錄制格式和A、B輸出通道。
(3)NDI具有故障編碼器隔離模式和啟用模式,如果因為故障不會影響直播的正常播出。
(4)同時流式傳輸,記錄和輸出,實時流到您喜歡的流媒體提供商并輸出到融媒體中心指揮平臺和播出平臺,監視器等,具備延時輸入、輸出和重播。(如圖2所示)。

Vmix導播臺為現場直播提供了便捷、方便的視頻處理功能,在視頻剪輯、混合、錄制,特效等都能滿足現場的需求,為直播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三.無人機航拍技術
眾所周知,無人機在專業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它在航拍過程中性能優越和獨特的優勢,不僅可以豐富鏡頭語言、拓寬拍攝領域、創新畫面以及角度的多樣性等等,為受眾帶來不同的視角享受。
1.無人機拍攝的優點
直播現場采用無人機航拍畫面,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雖然航拍鏡頭在整場直播中使用的畫面不多,但在體育場、學校、市區面貌、公園或者山川等景點,都可以用無人機來實現。無人機航拍移動便捷、靈活性高、機動性能好,能上能下,而且能在復雜的環境下拍攝出令人震撼的畫面,這些優勢讓直播更加增添了電視節目的收視力和知名度。
2.無人機拍攝的缺點
在通常情況下,無人機拍攝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1)抗風力差,飛行時間短,飛行高度低和受磁場干擾等因素存在。
(2)操作人員要熟練掌握操作技巧,在飛行過程中要考慮安全性和拍攝的合理性,一旦操作失誤或疏忽,都可能造成飛行器墜毀,造成直播的不完整性。
(3)無人機直播是無線傳輸距離遠,干擾因素多,視頻碼率大,飛行環境不確定等因素,因此開播前要做好延遲信號的播出準確。
3.無人機VR直播的5G網絡支持
在傳統的直播中,直播信號一直苦于4G網絡環境的寬帶限制,無法實現高清信號的VR視頻直播。隨著5G時代的到來,為無人機的信號傳輸和直播發射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5G網絡可實現上行單速率100Mb/s以上,空口時延10ms,使視頻直播信號更加流暢,清晰。
無人機通過掛載在機體上的360度全景攝像機進行拍攝,攝像機接入5G網絡的CPE將4K全景視頻通過上行鏈路傳輸到流媒體服務器中,再通過VR、PC從服務器中拉流觀看。(如圖3所示),導播根據無人機輸入的畫面進行切換播出,讓受眾親臨其景,享受更加真實、美麗的風景畫面。

四.信號傳輸與播出
直播信號的傳輸與播出是現場直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直播過程中,選用5G網絡進行信號傳輸,針對5G信號環境,在管理上進行細化,不斷優化處理,反復檢測,確保直播信號的順利暢通。
1.現場設備調拭
現場設備安裝完畢后,對連接的設備以及供電、通信和信號傳輸進行全面測試,在調拭過程中,首先測試就是所有參與直播的設備,按照正常直播流程開機工作,確保其穩定。其次,真實模擬,模擬工作環境,工作方式,工作步驟等,盡量與真實工作情景一致。再者,利用網絡邊緣的計算、存儲和通信能力,構建業務所在無線接入網絡內的接入網切片,實現業務的本地處理,使得核心網和傳輸網的損耗得以減少。
從整個鏈路傳輸角度上看,做好前期傳輸工作及網絡信號調測,讓網絡傳輸變得靈活,便捷,專業,保障了網絡傳輸的能力。
2.融媒體中心指揮平臺播出技術
融媒體中心指揮平臺作為現場直播的終端環節,在確保輸入信號暢通的同時,更注重播出的完整性和及時、高效、準確。在技術層面上,支持多信源匯聚、多媒體制作、多渠道發布、受眾與生產者互動,可實現多屏聚變效應和多屏共振效應。
(1)融媒體中心IP化播出
基于1P化的融媒體化播出技術架構,能夠消解傳統媒體與新煤體之間的通信邊界,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加速融合發展。其結構簡單,調整改造方便,改變了發布域的技術性能結構。具有兩維度三級安全備份體系,規避了傳統播出技術架構的缺點。有利于發布端與受眾之間搭建播出信息閉環和播出內容閉環,打破信息渠道溝通障礙。
(2)雙閉環信息反饋
播出信息閉環,將播出內容變成受眾想看的內容,播出內容閉環。將受眾喜歡看的內容讓更多人看到。
(3)高效敏捷
通過播出前端和制作端之間的密切結合,提升工作效率,滿足互聯網模式下對電視媒體時效性越來越高的要求,讓現場直播切合時代性和可視性。
五.結束語
本文對小型現場直播的幾項關鍵技術進行論述和分析,目的在于尋求縣一級融媒體中心在舉行現場直播同時,從選擇設備,航拍技術和信號傳輸上如何綜合考慮技術的先進性,系統性和穩定性,如何建立面向受眾的高效敏捷,實時互動的現場直播系統,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目前,隨著融合媒體技術的發展,技術上的不斷更新和變革,現場直播技術是融媒體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性組成部分,還需廣大融媒體工作者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實踐,尋求一條更適應于融媒體發展的道路。讓人民群眾看到更優質、清晰、內容豐富的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徐儉、電視播出技術發展趨勢 電視工程2019(2)vo1.118
[2]杜書華、齊翼,5G+4K+8K直播傳輸的保障流程與發展趨勢 現代電視技術 2020(5)(總第227期)
[3]張秋玲、無人機通信在突發事件應急報道中的應用 現代電視技術,2018(2)(總2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