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6月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成立以來,AVS從研發到逐步完善、再到面向市場已走過了近六個年頭。作為能夠與洋標準抗衡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AVS已跨越重重困難,穿過視頻編碼的專利叢林,讓我們看到了AVS向產業化邁進的希望。2008年初,國內幾家通信、電子報刊分別對AVS的產業化進程進行了大篇幅采訪報導,相信隨著奧運的到來、高清的推廣,在大好機遇下,08年勢必成為AVS發展的關鍵之年。
一、 關于AVS
AVS標準在國家標準計劃中的正式名稱為“信息技術先進音視頻編碼”,它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二代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標準。它包括系統、視頻、音頻、數字版權管理等四個主要標準和一致性測試支撐的標準。主要應用于數字電視、激光視盤、網絡流媒體、無線流媒體、數字音頻廣播、視頻監控等領域。
AVS與MPEG標準一樣都采用了混合編碼框架,包括變換、量化、熵編碼、幀內預測、幀間預測、環路濾波等技術模塊。AVS在此基礎上還提出了一批具體的優化技術,在較低的復雜度下實現了與國際標準相當的技術性能,但并未使用國際標準背后的大量復雜的專利。AVS-視頻當中具有特征性的核心技術包括:8x8整數變換、量化、幀內預測、1/4精度像素插值、特殊的幀間預測運動補償、二維熵編碼、去塊效應環內濾波等。
AVS視頻編碼器框圖如下圖所示:(AVS1)

AVS標準的研發投入成本不及國際標準的2%,但其技術水平并不遜于國際標準,其編碼效率是MPEG-2的2倍以上,具有先進、開放、自主等特點。這一成績是我國科研機構和國內外眾多企業共同努力、集體創新的結果,作為后來者,要在短短幾年內開發出達到國際水準的標準,絕非易事,目前參與AVS標準工作組制定標準單位達到了160多家,其中不乏該領域的國內外知名企業。AVS的不斷成熟,必將大大推動我國音視頻產業的發展。
二、 AVS PK洋標準
目前,在音視頻領域可選擇的信源編碼標準主要有:MPEG-2、MPEG-4、H.264、AVS、VC-1。H.264(又稱:MPEG-4 AVC或MPEG Part10)標準是由ISO-MPEG和ITU-VCEG專家組完成的,是AVS標準的主要競爭對手,下文主要針對這兩個標準的特點進行比較。VC-1是微軟開發的,目前在DVD領域應用較多。從發展階段來分,MPEG-2是第一代標準,有專家將MPEG-4算作一代半標準,其余三個為第二代標準。從主要技術指標——編碼效率比較, MPEG-4是MPEG-2的1.4倍,H.264和AVS相當,都是MPEG-2兩倍以上。
應用方面:H.264標準是代表新技術的一項國際標準,于2003年頒布,經過幾年的發展,其技術和應用基礎都已成熟,在世界范圍內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甚至已成為某些行業的主流標準。目前國內的大部分視聽、通信領域的企業仍然青睞于這一標準,由于其應用廣泛,且技術成熟,相應的投入風險也比較低。而AVS的商用之路才剛剛起步,產業鏈尚在形成之初,因此,AVS要在普及應用方面追趕上H.264,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技術方面:從技術層面來講,AVS技術可以與H.264打個平手,甚至在編碼效率和復雜度方面還要勝出,據專家估算,AVS解碼復雜度相當于H.264的30%,AVS編碼復雜度相當于H.264的70%。在國內對AVS標準的主客觀測試中,AVS技術均表現出顯著的優越性與穩定性,但據了解目前AVS只在國內的網絡環境下進行過測試,設備商可對網絡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而國外網絡本身要滿足多方面需求,并沒有針對國內網絡狀況進行特定優化。因此,AVS是否已經超越了H.264,還需要經過更多樣化的測試評估和應用檢驗,才能更具有說服力。
收費:專利費是AVS最具優勢的方面。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高昂的專利費始終是廠商及運營商揮之不去的困擾。2002年的“DVD專利案”,幾乎對我國的DVD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MPEG-4曾因專利費受到業內的反感和抵制,而新的國際標準MPEG-4 AVC(ITU H.264),其專利池更復雜、臃腫,MPEG LA為其制定的專利收費政策更苛刻,它的收費不僅針對廠商,還針對運營商。要通過運營商對用戶每次收看的節目按次收費(每個節目2美分),如采用此標準,按照3.7億用戶計算我國每年可能要支付400多億人民幣專利使用費。更為嚴重的是,MPEG LA的AVC專利池所涵蓋的17家專利權人,并未包括所有專利。目前已經有17C+5C+1C聲稱對MPEG-4 AVC標準收費,上述的計次收費政策尚未涵蓋專利使用費的全部。而AVS專利池涵蓋了實施AVS標準需要的所有必要專利,它對節目提供商和運營商免費,只對AVS編解碼產品收費,用戶支付1元專利使用費,就已經可獲得其中全部專利的使用權(只能用于開發AVS產品),完全不需要再從MPEG-2專利池管理機構取得任何授權。專利費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