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嗯?轻一点原神宵宫,尿口扩张videos,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接种 ,荡公乱妇HD电影中文字幕


微博

QQ

音樂會環繞聲錄音實踐與思考

2008-06-10 周克勝 初茜 依馬獅廣電資訊網


    引言
   
2007“中國江蘇二胡之鄉”民族音樂節系列音樂會的第四場《香江風韻—香港青年中樂團音樂會》2007年10月30日晚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廳舉行。主辦方邀請江蘇電視臺對音樂會和比賽進行全程錄像。得到這個消息,我們立刻覺得這是一次進行環繞聲錄音嘗試的難得的機會。因為對于音樂會錄制來說,畫面應該是為聲音服務的。果然,在節目錄制前的準備會上,節目部門也非常支持我們進行環繞聲錄音的嘗試,承諾在機位安排的時候,優先考慮話筒位置,保證了這次錄音的順利進行。
    本次實踐最終采用的方案是,在現場架設調音臺,進行分軌錄音,同時混合一對立體聲信號送給轉播車。轉播車用立體聲信號進行監聽,并且混合成單聲記錄?,F場的分軌信號進行后期環繞聲和立體聲制作。

    一. 背景介紹
    1.場地介紹
   
南藝音樂廳于2000年7月建成,是江蘇省首家專業音樂廳,總面積大約5000多平方米,觀演廳座位數808座,可同時容納120人的交響樂團和200人的合唱團,音樂廳經過專業的聲學設計,主要用于自然聲的演出,演出效果一直受到業內人士的好評。
    2.樂隊介紹
   
這次民族音樂會由香港青年中樂團演出,香港青年中樂團于1978年成立,是香港音樂事務處轄下最高水準的青年樂團之一。成立以后,多次在香港、海外演出,獲得各界人士一致好評。香港青年中樂團共有團員95人,本次演出的編制如下:
    高胡×4;二胡Ⅰ×10;二胡Ⅱ×8;中胡×6;大提琴×8;BASS×4;
    揚琴×2;古箏×1;
    柳琴×2;琵琶×8;中阮×6;大阮×2;
    笛子×6;嗩吶/管×5;笙:×4
    打擊×6

音樂會環繞聲錄音實踐與思考

    二. 現場系統架設
    1.設備介紹
   
由于倉促,接到任務時只有2天的準備時間。臺里的音頻系統和設備都分散在各個演播和轉播系統中,臨時拼湊一套能進行環繞聲錄音的設備也花了不少功夫,最終現場的設備配置情況如下:
    聲卡:RME Fireface800(8路模擬輸入,2路S/PDIF數字輸入)
    錄音電腦和軟件:IBM R50,Samplitude professional 8.0
    調音臺:Yamaha DM1000
    話筒:Shoeps(cmc6-u +mk4)6只;Shoeps  ORTF MSTC 6  2對
    其他:話筒線,連接線,話筒架,監聽耳機,膠帶等
    錄音取樣頻率:44.1kHz;比特數:16bit
    2.系統介紹
   
本次環繞聲錄音是在電視制作條件下的環繞聲錄音,采用的方案為:在現場架設調音臺,進行分軌錄音,同時混合一對立體聲信號送給轉播車。轉播車用立體聲信號進行監聽,并且混合成單聲記錄?,F場的分軌信號進行后期環繞聲和立體聲制作,電視錄制的節目為單聲道信號,現場利用工作站錄制環繞聲分軌信號。本次環繞聲錄音實踐的系統圖如圖2:

音樂會環繞聲錄音實踐與思考

    3.話筒擺放和設置
   
結合現場情況,設備情況以及電視錄像畫面的需求,本次環繞聲錄音實踐共使用了10只話筒,其中6只Shoeps (cmc6-u +mk4),均為心型話筒;2對Shoeps  ORTF MSTC 6。我們設計了“多聲道主話筒+環繞聲話筒”的錄音方案。主話筒采用3只心型話筒按照Decca Tree的方式擺放。輔助適當的點話筒對重要聲部進行拾音,同時利用環繞聲話筒拾取音樂廳反射和混響聲。
    現場話筒擺放如圖3所示。采用3只Shoeps(cmc6-u +mk4)做主話筒,架成Decca tree的式樣。如圖所示1-2間距1.64m,3到1-2中點的距離為1.75m。話筒高2.35m,架在指揮席的旁邊。采用2只Shoeps(cmc6-u +mk4)分別作為弦樂和彈撥樂補聲話筒,1對ORTF話筒做為樂隊后區吹管樂和打擊的補聲話筒。在BASS前方補了一個Shoeps(cmc6-u +mk4)作為點話筒。架設一對Shoeps ORTF作為環繞聲話筒,高2.35m,用以拾取環境聲。
音樂會環繞聲錄音實踐與思考

    此外,作為電視錄制的補充和備份,還架設了兩只攝像機的機頭話筒,分別指向舞臺和觀眾區域,直接通過攝像機電纜傳送到轉播車調音臺。

    三. 錄制效果
    1.現場電視錄制效果
   
對于電視節目錄制來說,雖然經過多軌到立體聲,立體聲到單聲道的兩次混音,但是由于現場拾取的聲音元素豐富,聲音細節清晰,現場環境聲表現良好,最終的單聲道播出信號質量也很高。另一方面,由于在轉播車上給導播提供了立體聲監聽,聲像定位正確,導播切換更加準確和流暢,也提高了畫面的藝術性。
    2.環繞聲錄音效果
   
錄音結束后,在5.1機房對采錄分軌素材不加潤飾,進行了初步平衡進行試聽。聽音的主觀感受很好。在進行立體聲監聽時,聲像定位正確,樂隊整體的融合度,層次和聲音細節表現很好,現場的氛圍也有充分的體現。切換到環繞聲監聽時,立刻可以明顯感覺到身處音樂廳現場的包圍感。

    四. 感受和思考
    1.現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本次演出和比賽在音樂廳舉辦,現場聲學環境良好;演出中沒有擴聲系統,沒有現場擴聲的干擾;樂隊水平較高,屬于南京較高水平的民族音樂會;演出不公開售票,觀眾都是專業觀眾,素質很高,音樂會現場氛圍非常好;由于是音樂會錄像,電視導演給與音頻制作很大的空間,非常支持這次環繞聲錄音,在時間安排、話筒擺放等各方面都給與了最大程度的幫助。這些都是這次錄音現場的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由于場地限制,無法在現場進行環繞聲監聽,只能用監聽耳機進行立體聲監聽。由于演出和觀眾欣賞需要,一些位置的話筒擺放還是受到一定局限。受設備條件制約,多軌記錄能力不足;因為時間有限,對于樂隊和演出作品的了解有限。
    2.與電視畫面的配合問題
   
對于電視的現場制作來說,聲音與畫面的配合一直是一個相互制約的重要因素。電視轉播的音樂會來說,錄制話筒既要保證聲音拾取,又要考慮到電視畫面的美觀,還要考慮到觀眾欣賞的需要,一直現場錄制的難點,尤其是環繞聲錄音,話筒要求多,如何擺放就更為重要。本次錄音實踐我們選用的

視聽科技視頻號 廣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