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奧林匹克運動,數字革命是一把雙刃劍——它引誘年輕一代遠離體育,但也可能把奧林匹克體驗向更廣的受眾開放。
數字媒體將在多方面對奧林匹克有變化的影響。它將改變奧運會的報道方式,使之更人性化和更個性化。
對如今的父母和祖父母來說,夏季奧運會曾是奧運年體育和電視的盛宴之一。
而在21世紀,年輕人在電視和因特網上可瀏覽的體育、音樂和娛樂媒體多姿多彩,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奧運會沒有特別的光環。
2012年倫敦奧運會組委會新媒體負責人Alex Balfour稱,對發達或發展中社會的大部分年輕人說,奧運會并非那么有效或關系重大。
2004年雅典奧運會觀眾的平均年齡為超過40歲,而現在也沒有降低的跡象。
一位英國19歲學生表示,他可能在深夜在電視上觀看比賽集錦,但不會觀看實況轉播。
如果奧運會在今后失去其威望,那么支持奧林匹克運動的贊助商資金和轉播權收入可能逐漸消失。
國際奧委會已經意識到預兆,并采取措施吸引較年輕的觀眾,例如在冬季奧運會引入單板 滑雪,在北京奧運會引入自行車越野賽等他們喜歡的項目。
今年2月,國際奧委會更是選擇新加坡主辦2010年首屆夏季青奧會。
在被稱為數字奧運的北京奧運會之前,專家指出,在決定奧運會能否保持其高姿態方面,平臺和到數字世界內群體的通路可能同等重要。
Balfour稱,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北京奧運會都將在Facebook、YouTube和雅虎的圖片共享網站Flickr上播出。我們必須吸引他們而不是脫離他們。受約束的博客
美國因特網用戶5月份觀看超過120億在線視頻,比年前增加45%。其中約1/3在線視頻在YouTube上。
但期待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訪問此網站以得到每天比賽消息的體育迷們可能會失望,因為國際奧委會在適應此因特網共享潮流方面有難題。為了保護奧運會轉播權持有者的利益,國際奧委會對在像YouTube等網站上觀看賽事視頻控制非常緊。
國際奧委會采用視頻指紋識別技術和Web爬行(監測)技術防止未經授權的內容被下載及跟蹤網站上的非法內容。
不過,國際奧委會也承認年輕人對社交網站的著迷程度及公民新聞越來越大的力量。
2月,國際奧委會表示允許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發表博客。2010年青奧會開幕時,將要求3500位選手有自己的博客。
2014年索契冬奧會技術副總裁Alexander Vronski指出,科技是奧運會的關鍵啟動器。新媒體能夠吸引參賽國。
少數派體育
技術進步意味著少數派體育通過網站上的流式視頻和數字電視獲得更大比例的注意力。
在美國,NBC將提供3600小時的北京奧運會轉播,是雅典奧運會的3倍,而其中約1/3將在因特網上流式傳輸。
3G手機技術也可能對北京奧運會有重大影響,它允許在北京的運動員和觀眾能向后方觀眾交換體驗。
人們用手機拍攝照片和視頻將改變我們觀看奧運會的方式。
數字技術將首次讓我們在現場外隨地觀看比賽。但國際奧委會將不允許觀眾在因特網上發布在比賽場地拍攝的照片和視頻。
一位20歲的年輕人稱,由于iPhone功能越來越強,也許到時候可用iPhone隨時隨地、邊走邊看奧運會片段。
國際奧委會接受現代化技術的長遠目標是努力令年輕人離開游戲機,多參加體育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加體質。
倫敦贏得2012年奧運會主辦權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它保證吸引年輕人到奧林匹克項目來,并鼓勵他們積極鍛煉。
總之,數字市場有可能重新讓無數人與體育結緣,而且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附加利益,重新激發消費公司贊助奧運會的興趣。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相信一旦年輕人被勸導參加體育活動,他們將意識到數字競賽——就算是任天堂的Wii游戲機——也都無法堪比體育競賽的激烈程度。“在視頻游戲中你將永遠沒有成就感,它不是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