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廣電環境中,需同時查看并控制的圖像數量劇增。廣電編輯、制作人員、總控操作員和分發控制經理都需同時查看并控制多路信號源。與傳統商業環境一樣,IP 網絡逐漸成為全部運營的中樞。行業演變為分發監控與多畫面顯示屏技術帶來大量商機。
傳統方法
傳統廣電多面顯示屏系統,采用 PC 背板或高帶寬路由器,從輸入到輸出切換并設定視頻信號源。該方法有許多副作用。首先,需將輸入輸出端口物理地集中到同一個位置。此外,背板或高帶寬路由器的帶寬嚴重限制多畫面顯示的信號源數量。因此,換言之,影響可伸縮性。需按照明確的帶寬間隔增加新硬件,面臨弱化靈活性的風險。
擴展傳統多畫面顯示系統也有成本。在多個監控室分發需通過 DVI線纜,成本昂貴、布線脆弱。經常使用專有非開放硬件,縮微圖需要特定的硬件實施,冗余模式通常很復雜并且是專有的。
新思路
目前,IP 網絡正快速地變成業務運營的中樞,最近開發的大量網絡技術推動行業演變。例如 JPEG2000 – 逐漸變成最受歡迎的圖像壓縮技術 – 讓低延遲、高效地傳輸高質量圖像成為可能,這是實時廣電應用的關鍵要求。其次,商業環境逐漸采用 IP 組播技術,提供網絡基礎設施高效利用方式。最后,日益強大的 GPU 技術讓 PC 平臺變成高性能多畫面顯示器。
因此,無處不在的 IP 技術已在許多行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廣電業。IP 傳輸高質量音視頻,不僅僅是新的技術方式。實際上,需要全面反思目前廣電機構的運營方式。從網絡化觀點而言,廣電機構不再是演播廳和控制室與各自需求的融合,而是從總體出發將網絡作為中樞、考慮全部音視頻需求的綜合機構。
連接一次,隨地顯示
聯網可視化最突出的優勢是,操作員可在廣電基地的任何地方實時監控廣電流程并可視化視頻內容。聯網可視化分布式架構支持一次采集視頻內容、在任何位置按需多次分發和顯示。支持任何人從任何地點在任何顯示屏上查看節目內容。例如,體育記者可在筆記本電腦上收看足球賽直播內容,同時撰寫并提交最新報道。記者甚至可同時查看多場直播比賽并進行報道。
在聯網多畫面顯示環境中,操作員工作站成為個人顯示屏。這樣,可在日常辦公環境進行廣電監控。因為采用分布式架構,操作員僅需為整個網絡配置信號源一次。
2007 年初,比利時南部法語區頂級電視頻道 RTL TVI 為布魯塞爾全新基地毅然選擇聯網可視化,包括電視和廣播演播廳、編輯與制作辦公室。目前,借助聯網可視化,RTL TVI 可通過 IP 網絡向多個顯示屏發送高質量、低延遲視頻信號源和元數據。即使在整個基地的不同控制室也可實現,包括三個制作室、節點、EVN 衛星室和檔案室。應用聯網可視化與監控原理,顯著減少路由器容量和監控輸入,因而 RTL TVI 可節省基地監控所需的總投資。
長距離監控
廣電基地有時面積寬廣。有些情況下,信號源甚至在數英里之外,但仍需集中監控信號源。在這些情況下,復雜度和同軸布線相關成本隨之增加。
有了聯網多面顯示屏,可在傳統組播IP 網絡上傳輸信號源,因此距離不再成其為問題。可超長距傳輸音頻、視頻和元數據,不影響質量或延遲。在聯網多顯示屏方法中,長距離監控無損質量、沒有延遲問題,因而可遠程監控演播廳、廣播、前端、遠程發射臺等。
中國廣東電視臺 (GDTV) 是聯網可視化的典型范例。2008 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聯網可視化系統部署到位,連接廣州主控制室和北京演播廳,共享各種直播輸入內容。系統有效地利用 272 路 SDI/HD-SDI 與 4 路 DVI 輸入和 16 路 DVI 輸出,在大型DLP背投顯示墻上進行顯示。[Page]
本范例中,借助聯網可視化,廣東電視臺制作演播廳和主控制室可經濟合算地聯網協作。該系統可進一步監控廣電流程并可視化實時視頻內容,在控制室內監控或在 PC 和其他聯網設備上遠程監控。
輸入輸出數量與類型可伸縮性
在過去,利用特定行業的專用(通常專有)系統構造廣電監控與管理解決方案,需專家技能和專門技術。控制室需要各種輸入卡,例如模擬、SDI 和 HDSDI 視頻信號。利用 AV 專用路由器采集并分發信號,連接控制室內外的多個顯示屏。此類系統不僅造價昂貴,而且無論何時需要變更時,還難以重新配置,成本高。
聯網可視化淘汰傳統 AV 設備功能,可利用智能顯示屏、高性能編碼器/解碼器和控制管理軟件、基于行業標準 IT 基礎設施構建整個系統。提高目前廣電環境所需的靈活性、可伸縮性和覆蓋范圍,大幅降低成本。無輸入或輸出數量限制。增加信號源或顯示屏時或改變配置時,無需重新布線。
靈活顯示信號源
至于需在哪里顯示信號源,聯網多顯示屏也具有更大靈活性。從小型 PC 工作站到大型顯示屏幕墻,聯網多顯示屏都可在任何類型的顯示屏上高粒度顯示縮放內容。
與 LCD 顯示屏或完整投影系統一起使用,與屏幕墻而非單顯示屏協同工作、進行顯示管理。顯示屏幕墻可由單個顯示屏或多個單顯示屏組成,拓展顯示可能性。例如,用戶可在多個單顯示屏上顯示一個視頻信號源。另一方面,例如從范圍角度,連接多個控制器的顯示屏可當作一個大顯示屏幕墻進行管理。
可視化網絡上有編碼視頻信號源,則功能強大的 PC 或配備 J2K 專用解碼器卡的 PC 可借助任何顯示應用(例如 Windows 媒體播放器)簡單、高質量、低延遲地顯示視頻內容,技術總監和總工程師等可在臺式機上監控信號源。
靈活顯示信號源,是意大利天空電視臺的主需求之一。2008 年 8 月,意大利天空電視臺米蘭運營中心啟動新的 IP 化監控系統,包括最新軟硬件包。目前處理 522 路信號源:200 路 SDI 和 352 路 PAL 輸入以及相關音頻。
所以,借助聯網可視化,意大利天空電視臺可將廣泛使用的以太網技術作為中樞,在監控室內外按需分發實時內容。意大利天空電視臺可手動和自動配置系統并實施顯示配置、管理傳輸中心不同位置的各種信號源。聯網可視化支持在任何顯示屏上高質量、低延遲地分發視頻信號源。
結論:邁向全臺化監控
聯網可視化具有明顯的拓撲優勢:無論距離遠近,在基地內外任何地方顯示信號源,隨時增加信號源。RTL TVI 和廣東電視臺案例無疑體現了這些優勢。
此外,聯網可視化具有許多用戶優勢,包括信號源顯示靈活性、格式支持和任何顯示屏監控功能(包括臺式電腦)。意大利天空電視臺是典型的用戶案例。
聯網可視化范例在增加,聯網可視化技術正逐漸革新信息處理方式。在廣電與分發監控中利用 IP 網絡的靈活性,聯網可視化正超越傳統多顯示屏功能,邁向全臺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