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衛星(四十七)
2009-12-23
謝豐奕 上海廣播電視臺 依馬獅廣電網
2009亞太區高清衛視快速發展
進入2009年第四季,亞太地區衛星高清電視出現了新一輪快速發展的熱潮。特別引人關注的是,日本衛星及付費電視服務運營商SKY PERFECT JSAT公司從10月1日起大批增加HDTV頻道,擴展其HD服務節目陣容,10月底HDTV頻道增加到58個,而至2010年3月底HDTV頻道將超過70個。中國從9月28日起在全國各地進行首批9個中央及省級衛視頻道HDTV與SDTV同播的實驗,引發了國內電視家庭購置高清電視機及高清機頂盒接受HDTV的熱潮。還有另外一些廣播機構及電視運營商租用新的衛星轉發器在亞太區傳輸HDTV頻道,更使亞太區HDTV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據截至2009年10月11日的不完全統計,日本、中國、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亞太國家以及歐美的電視機構和付費電視運營商,租用18顆通信衛星的C/Ku波段轉發器,共為亞太地區的有線電視系統、DTH衛星電視家庭以及其他用戶提供了148個HDTV頻道的服務。
市場分析家指出,與今年2月10日的統計數據(租用13顆通信衛星傳輸80個HDTV頻道)相比較,可以發現,僅僅過去8個月,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未結束的大背景下,亞太地區傳輸HDTV頻道的衛星就從13顆增加到18顆,所傳輸的HDTV頻道也從80個快速增加到148個,充分顯示了本地區HDTV市場深厚的發展潛力。
這份統計數據還顯示,亞太地區148個衛星HDTV頻道中,除了中國、菲律賓、澳大利亞及韓國共35個頻道仍采用DVB/MPEG-2技術標準,日本BSAT 2A衛星及JCSAT 110衛星的19個HDTV頻道采用本國ISDB標準及Multi2技術,以及Apstar 2R衛星C波段的2個HDTV頻道采用早期的Digicipner 2技術標準外,其余92個HDTV頻道均采用世界上最新的DVB-S2傳輸標準及MPEG-4數字壓縮技術,反映了亞太地區如同歐美市場,也選擇DVB-S2/MPEG-4作為HDTV傳輸的主流標準。
而在衛星波段的選擇方面,這148個衛星HDTV頻道中,約80%的頻道(119個)租用11顆衛星的Ku波段直接傳輸給衛星DTH電視家庭及有線電視系統,只有約20%的頻道(29個)租用7顆衛星的C波段傳輸給有線電視系統等用戶進行節目分配。目前亞太地區已推出HDTV服務的直播衛星電視系統主要包括:日本BS Digital及SKY Perfec TV!系統,韓國SKY Life系統,中國香港藝華直播衛星系統,越南VTC系統,澳大利亞Faxtel系統和新西蘭SKY NZ系統等。其中規模最大的HD服務是日本于2008年10月推出的SKY Perfec TV!HD服務。
日本
日本是亞太區高清電視發展較快的國家,無論是傳輸的衛星HDTV頻道數量,還是市場規模都走在其它亞洲國家的前列。此前,日本透過BSAT 2A(110°E)、JCSAT 110(110°E)及JCSAT 4A(124°E)3顆廣播衛星及通信衛星,為國內用戶共傳輸34個數字HDTV頻道,其中15個透過JCSAT 4A衛星傳輸的HDTV頻道是2008年10月1日由SKY Perfect JSAT公司為用戶推出的SKY PerfecTV!HD服務第一階段的節目陣容。按照該公司的規則,這項由日本CS付費電視臺所提供的HD服務,從2009年10月1日起,啟動第二階段的發展—今年10月先從原先15個HDTV頻道躍增至58個頻道,而至2009財年底(即2010年3月底)再增加到70個頻道以上。
截至2009年10月11日,SKY PerfecTV!HD服務已透過JCSAT 3A(128°E)及JCSAT 4A兩顆通信衛星共11個Ku波段轉發器為用戶傳輸了37個HDTV頻道。據9月11日SKY Perfect JSAT公司公布的相關資料,在第二階段為用戶所提供的58個HDTV頻道內容十分豐富,涵蓋體育、電影、娛樂、音樂、新聞、紀錄片、動畫片、日本戲劇、外國戲劇、休閑、競賽、成人及按片付費(PPV)節目各種類型。這些高質量的HDTV頻道,將帶給電視機前觀眾前所未有的新體驗。這些HD頻道中,除部分如TBS Channel HD、Japanese Movie Channel HD、Mondo 21HD頻道由日本各電視機構制作外,還引進了不少著名的國際頻道,比如,MTV HD、Discovery Channel HD、國家地理頻道(NGC)、Cartoon Network HD、AXN HD、FOX HD等。
令業界關注的是,這次新增加的40多個HDTV頻道繼續采用第一階段15個HDTV頻道所采用的世界上通用的DVB-S2傳輸標準以及可傳輸更多高清節目的H·264/MPEG-4AVC數字壓縮技術,而沒有采用幾年前在JCSAT 110衛星上傳輸7個HDTV頻道所采用的日本ISDB傳輸標準及Muiti2技術。這再次顯示了日本sky perfect JSAT公司開始重視電視傳輸技術國際化,并加強與國際電視界交流的決心。
SKY Perfect JSAT公司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擴展其HDTV服務陣容,其最終目標是到2012財年底(即2013年3月底)為用戶提供超過100個頻道的HDTV服務,從而成為日本國內提供最多HDTV廣播服務的電視服務運營商之一。分析家指出,作為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五大的固定衛星業務運營商及日本唯一的提供CS數字廣播服務的運營商,SKY Perfect JSAT公司現透過3顆通信衛星以及光纖網絡所推出的SKY Perfec TV!多頻道付費電視廣播服務共擁有430多萬訂戶,但市場拓展緩慢,還要應對BS數字廣播、有線電視及新媒體的競爭。該公司期望通過其HDTV服務第二階段的發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日本電視家庭成為公司的新訂戶,以進一步擴大公司在日本電視市場上的份額。
中國
中國高清電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央及各省市自治區的廣播電視機構按照國家廣電總局的科技規劃,近年來加快發展HDTV系統,從采、編、播、傳輸、接收、顯示等各個環節推進高清電視進入全面應用時代。為促進HDTV在全國的發展,經國家廣電總局批準,從2009年9月28日起,CCTV-1、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黑龍江衛視、浙江衛視、廣東衛視及深圳衛視等9個中央臺和省級衛視頻道,透過Chinasat 6B衛星(115.5°E)以及各地有線數字電視系統,進行HDTV及SDTV同播。這標志著中國高清電視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據稱,采用“同播”只是一種過渡方式,是基于目前中國HDTV節目制作能力及相關高清設備不足的實際情況。不過,總局要求各衛視頻道播出的HDTV節目應占該頻道節目總量50%以上,今后這個比例須不斷擴大。另外,今后條件成熟時,還將有更多的中央臺及省級衛視頻道采用HDTV格式經由衛星和有線數字電視系統播出。 [Page]
此前,近年來Chinasat 6B衛星上多個有線數字電視傳輸平臺,已率先為全國各地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傳輸CCTV HD、高清電影頻道(CHC HD)及上海新視覺高清頻道(NewVision HD)3個高清電影頻道,其中CHC HD及NewVision HD是付費頻道。因此,中國電視家庭現階段可以接收由中央臺機省級臺制作的10個免費HDTV頻道和2個付費HDTV頻道。
而在香港,由藝華直播衛星電視系統透過Apstar 5衛星(138°E)Ku波段轉發器為用戶提供的HDTV服務最近已擴展了節目陣容,從今年初2個HD頻道增加到6個頻道,包括CCTV HD、香港亞洲電視頻道(ATV HD)、法國時裝頻道(FTV HD)、LuxeTV HD及Discovery HDSE Asia等。由臺灣華人天網直播衛星電視系統經由Apstar 2R衛星(76.5°E)Ku波段轉發器為用戶提供的HDTV服務也在今年10月推出,訂戶購置該系統的高清機頂盒后可接收新啟播的HDTV頻道及70多個SDTV頻道。
韓國
韓國衛星高清電視2009年獲得引人矚目的發展。今年2、3月間,透過Koreasat 3衛星(116°E)傳輸DTH電視的韓國SkyLife直播衛星電視系統對其SKY HD服務進行大擴容,從原先只有SKY HD一個HDTV頻道增加到15個頻道,新加入服務的不僅有韓國MBC、SBS、KBS等主要廣播電視公司的HDTV頻道,還引進NHK HD、Discovery HD、Voom HD等多個國際HDTV頻道。在節目陣容擴展的同時,SKY HD服務改為采用世界上先進的DVB-S2/MPEG-4標準傳輸節目。不過,原先SKY HD頻道在過渡期內仍采用DVB/MPEG-2標準傳輸,以確保持有原先HD機頂盒的部分用戶的接收。
東盟國家
東盟國家的高清電視近期也有新的發展。繼越南在2008年底透過Vinasat 1衛星(132°E)Ku波段轉發器推出包括3個自制頻道VTC HD1/HD2/HD3及多個國際頻道的HDTV服務后,泰國MCOT公共有限公司的MCOT HD頻道最近也在Thaicom 2衛星(78.5°E)C波段啟播。而菲律賓Cignal直播衛星電視系統10月初也透過NSSII衛星(108.2°E)推出9個頻道HDTV服務,這些HDTV頻道中,包括Cignal PPV 1 HD、HBD HD Asia、NGC HD Asia等,均采用DVB/MPG-2標準傳輸。
大洋洲
澳大利亞高清電視的發展也較早。目前,澳大利亞Foxtel公司以及ABC、SBS公司透過Optus C1(156°E)及Optus D1(160°E)衛星為用戶提供共19個HDTV頻道的高清服務。這19個頻道中,經Optus D1衛星傳輸的ABC、SBS公司的13個HD頻道仍采用DVB/MPEG-2標準傳輸,經Optus C1衛星傳輸的福克斯電視公司(Foxtel)6個HD頻道采用DVB-S2/MPEG-4標準傳輸。新西蘭天空電視公司(SKY NZ)在2009年初也采用DVB-S2/MPEG-4標準透過Optus D1衛星為DTH訂戶傳輸5個HDTV頻道。
俄羅斯研制兩顆大型通信衛星
2009年8月12日,全球最新排名第六大的固定衛星業務運營商—俄羅斯衛星通信公司(RSCC)宣布,已經向國內衛星制造商Reshetnev ISS公司訂購“快車”系列兩顆新一代大型通信衛星Express AM5/AM6。合同規定,Reshetnev ISS公司作為主承包商,負責這兩顆衛星的設計、建造、測試、發射準備及在軌交付等工作;而衛星的通信有效載荷,將由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TAS)以及俄羅斯無線電廣播研究與發展學會(NIIR)根據RSCC公司的要求和俄羅斯未來衛星通信及數字廣播電視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至2015年的俄羅斯聯邦空間計劃進行設計和建造。這將是俄羅斯根據市場未來的需求首次研制的兩顆大型高功率大容量商用同步通信衛星。
據稱,Express AM5/AM6衛星預計2012年由俄羅斯“質子”火箭(Proton)發射升空,未來分別在140°E軌位和53°E軌位上服役。屆時,這兩顆衛星不僅將為俄羅斯全國提供多節目的數字電視及廣播服務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同時也能滿足國家首腦及政府機構移動通信的要求。衛星所提供的服務包括數字電視、數字廣播、電話、視頻會議、數據傳輸、因特網連接、VSAT通信網及政府移動通信等。
俄羅斯是世界上航天技術及航天產業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并擁有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與制造中心、Reshetnev ISS公司等多家技術雄厚的衛星及運載火箭制造商。但俄羅斯的民用通信衛星產業以往由于不受政府重視及經費的不足,發展較為緩慢,其結果是俄制的民用通信衛星無論在容量、功率、設計壽命、多波段等方面都落后于歐美主要的衛星制造商所建造的通信衛星。以RSCC公司運營的“快車”系列衛星為例,早期的Express系列衛星總功率僅3.2KW,只攜帶幾個至十幾個C/Ku波段轉發器,設計壽命只有5年;后續的Express A系列衛星總功率增加到3.6KW,也只攜帶幾個至十幾個C/Ku波段轉發器,設計壽命提高到7年;即使近幾年陸續發射的新一代Express AM系列衛星(現在軌的衛星有Express AM1/AM2/AM3/AM22/AM33/AM44),總功率也只增加到6KW(有效載荷功率4.2KW),所攜帶的Ku/C/L波段轉發器也只有20多個,在軌設計壽命也只有12年。
直到近年來俄羅斯加快發展具有傳統優勢的航天產業以參與國際競爭的政策出臺,民用通信衛星產業的發展才有突破,并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2008年3月14日,RSCC公司于赫魯尼切夫航天中心及歐洲衛星制造商EADS Astrium公司簽訂了新一代通信衛星Express AM4訂購合同。正在建造的這顆新衛星采用Eurostar E3000型衛星平臺,攜帶63個C/Ku/Ka/L波段轉發器,有效載荷功率高達14KW,在軌設計壽命15年。該衛星將是俄羅斯與歐洲合作建造的首顆高功率大容量長壽命的通信衛星。
而這次簽約建在的Express AM5/AM6衛星,則是俄羅斯首次主要依靠本國技術設計及建造的兩顆大型通信衛星。據介紹,這兩顆衛星具有幾個特點。其一,高功率。每顆衛星的有效載荷功率均超過14KW,是俄羅斯迄今為止功率最大的商用通信衛星。其二,大容量。AM5/AM6衛星分別攜帶84個及72個C/Ku/Ka/L波段轉發器,器容量不僅大大超過現在軌的AM33等幾顆Express AM系列衛星的容量,也超過將在2010年發射的AM4衛星。其三,多波段。AM5/AM6衛星與AM4衛星都是4波段通信衛星,而且這兩顆新衛星各自攜帶Ka波段有效載荷之后,又有兩顆俄羅斯新衛星攜帶Ka波段有效載荷,表明俄羅斯衛星通信及廣播電視未來將擴展到Ka波段新領域。其四,長壽命。AM5/AM6衛星在軌設計壽命均為15年,超過已發射的幾顆Express AM系列衛星12年的設計壽命。 [Page]
市場分析家指出,隨著Express AM5/AM6衛星的研制、發射及在2012年投入商業服務,未來幾年俄羅斯將迎來衛星通信及廣播電視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B&P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