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美國西海岸的后期制作巨頭Modern VideoFilm完成了其為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最新3D立體影像大片Avatar(阿凡達)的收尾工作,無論是電影片花還是其宣傳片都是通過了Modern VideoFilm各個環節的審核。整個制作流程包括三臺Quantel Pablo 3D立體影像制作系統,運用Pablo系統完成了3D DI母版制作和立體影像效果的矯正、調節與修飾,以及影片的立體影像對白唱詞制作。
于2009年12月18日在美國上映的Avatar是一部融合了活生生的立體影像實拍及三維CG動畫制作的票房巨作,其中75%的鏡頭采用了視覺特效制作。

“沒有Quantel Pablo,我們完全不可能完成這部立體影片的制作。”
Avatar將在世界范圍內以三種不同的屏幕比例同時上映2D平面影像和3D立體影像版本。為了完成影片巨大的多版本制作工作量,Modern VideoFilm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后期制作生產流程——所有的鏡頭首先被采集進中央核心存儲系統;然后素材被讀取到Quantel Pablo系統利用其“所見即所得”的實時立體制作工具對每個鏡頭畫面的立體效果進行修飾和調整;之后利用Quantel Pablo根據初編進行立體母版套片編輯,并進行立體母版精細實時編輯;再下來利用Quantel Pablo完成母版的調色和和細節的修繕;最后完成立體影像對白唱詞制作。
曾執導《泰坦尼克》創造35億美元票房神話的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對立體影像電影創作充滿了激情,從2007年9月Quantel推出全球第一套立體影像在線制作系統以來,詹姆斯已經拍攝了多部立體電影。曾完成過詹姆斯·卡梅隆另一部立體3D影片《深海幽靈》后期制作工作的Modern VideoFilm的Roger Berger,此次在Avatar中擔任制作總監,他表示:“我們的三臺Pablo在過去的6個月里7×24小時夜以繼日地運作著,在最后的數月中,我們還有非常大的工作是要在電影推廣活動前完成宣傳片的制作,所有這些也都是在Quantel Pablo上完成的,每片長度都在10到20分鐘,我們在完成電影制作工作的同時要完成它們,我們需要與詹姆斯·卡梅隆導演不斷地探討完成各種不同的版本。每一臺Pablo系統上都在線運行著難以想象的12000個以上的剪接片斷,三臺機器從始至終都及其完美地工作著。由于這是個復雜的制作項目,整個電影經歷了制作人員的無數次修改。” Berger補充說,“Quantel技術支持人員在這里與我們一起工作,給予了我們非常強大的支持。”

3D立體影像字幕是件非常復雜的工作,因為字幕必須擺在一個非常合適的位置而一定不能與影片中的3D內容相沖突。Quantel Pablo的所見即所得的實時立體3D工具可以使立體影像字幕在制作過程中即可看到并根據空間位置擺設。Berger正沉浸于他所創作的3D立體效果之中。Berger最后表示:“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Quantel Pablo的實時立體功能及創作靈活性,我們將如何完成這部片子。”
Modern VioeoFilm的Mark Smirnoff總裁總結說:“所有Modern VideoFilm的人都為能夠將這么高質量的影片提供給廣大的觀眾而感到自豪。所有這些來自于我們擁有非常強大的制作設備,同時我們擁有非常精干的制作團隊,Modern VideoFilm幸運地擁有了這兩者。 在整個后期制作的過程中,Pablo是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它,我們不可能完成這部立體影片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