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嗯?轻一点原神宵宫,尿口扩张videos,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接种 ,荡公乱妇HD电影中文字幕


微博

QQ

從“慶祝第九個記者節暨局(臺)第二屆‘三優一名’頒獎晚會”的現場攝像機定位談起(上)

2010-04-28 馮傳崗 泰州市廣播電視局 依馬獅廣電網



【摘要】 電視攝像機定位是電視攝像從業者,一代一代人傳承的必須掌握的電視圖像文化知識。對電視臺而言尤為重要。是各級電視臺進行圖像文化交流的基礎。這種基礎,說到底就是電視攝像的規范和標準。由于諸多因素,許多從事電視攝像的同志,特別是年輕同志,失去了應該掌控的、傳承的電視圖像文化知識。這不但反映了當前我臺電視攝像水平的滑坡,而且更重要的是阻礙了我臺電視節目的完善和發展。
本文將北京廣播學院陳善教授所講的《電視攝像》專業知識展示給同仁,以提高我臺電視節目的圖像質量。
【關鍵詞】 電視  基準光源  色溫平衡及白平衡技術  “金三角”“銀四方” 固定畫面及固定攝像  運動畫面及運動攝像

一. 導言
  本不想寫這篇有針對性的文章,可能有些同志不喜歡(你憑什么指手畫腳、說東道西),思考再三,還是寫了。因為電視攝像機定位這一話題,涉及到本臺電視圖像文化的基礎,對同志們(特別是年青人)的工作和學習,可以說是開卷有益。

  攝像機定位是電視攝像從業者,一代一代人傳承的必須掌握的電視圖像文化知識。對電視臺而言尤為重要。是各級電視臺進行圖像文化交流的基礎。這種基礎,說到底就是電視攝像的規范和標準。

  木匠鋸木要有木線,講的是規范;瓦匠砌墻要有垂線,講的也是規范。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規范和標準既是壁壘,又是通行證。綜觀全球各類電視臺,對電視圖像畫面拍攝的規范和標準,可說是級別越高,要求越是嚴格。

  例一:2007年12月,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農業組魏毅同志來我市泰興拍攝《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新聞報道,具體拍攝工作由江蘇電視臺的一個記者組(一臺攝像機、一位攝像記者、一位編導、一位駕駛員,計三人)負責,當日就拍攝完成。晚上魏毅同志看了節目后,認為拍攝的圖像畫面沒有沖擊力,規范上也不夠,立即(電話)要求江蘇電視臺再次派記者組,第二天重新拍攝 ……

  例二:我臺拍攝的《信訪局長—張云泉》(專題片)送京后,中央電視臺認為片中圖像畫面的光軸(見后注解)和攝像軸方向有誤,即派記者到泰州進行補拍。為了糾正圖像光軸和攝像軸方向的錯誤,央視記者察看地形后,決定在泰州市政府樓頂,架設攝像三角架進行定位(府視)拍攝。而拍攝的只是張云泉同志在清晨(東測)的朝陽(光軸)下,慢步走進市政府大門上班的幾秒種鏡頭 ……以上兩例,雖成往事,但反映出央視記者,對電視攝像機定位的嚴謹和對圖像畫面規范和標準的遵守。

  據查,泰州電視臺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縣級電視臺開辦起,到今天的地級電視臺為止,近30年來,還沒有一檔自編、自攝的電視節目,獲得國家級電視節目制作技術質量一等獎。這有可能在我臺的電視節目的生產流程中,還有不規范或不達標的現象 …… 

  2008年11月7日晚,本人參加了在800m2演播廳舉行的“慶祝第九個記者節暨局(臺)第二屆‘三優一名’頒獎晚會”,乍眼一看現場,舞臺臺口電視攝像人員,似乎是在搶拍新聞,擠在一起(攝像機定位如圖2所示)的“陣勢”,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問及其原因(如何定位舞臺現場攝像機),不知其所以然。

  可能是年青的同志不懂罷了,可老同志應該是懂的。如果老同志也不懂,那就談不上一代一代人的傳承,沒有傳承,也就談不上進步,更談不上創新;就是所謂的“創新”,也只能是“孤芳自賞”罷了。

  如今的泰州電視臺,今非昔比,人才輩出,總編導、總技監等等,應有盡有。但由于諸多因素,使年輕人失去了應該掌控的、傳承的電視圖像文化知識。長年累月,導致了許多從事電視攝像的同志,拿起攝像機來就想運動,拍起畫面來就是推、拉、搖、移。然而一旦讓他們拍一些規范的畫面,如新聞、訪談類節目等,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構圖不美、不規范,景致不清、畫面雜亂等,給觀眾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些,不但反映了當前我臺電視攝像水平的滑坡,而且更重要的是阻礙了我臺電視節目的完善和發展。

  本人愿將北京廣播學院陳善移教授所講的《電視攝像》專業知識展示給同仁,以提高我臺電視節目的圖像質量。

二. 電視及電視圖像的基本知

 ?。ㄒ唬╇娨暿鞘裁??

  要準確回答電視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確很難。若我們回答:“電視在攝像機中,在磁帶或光盤中?!边@是不夠的,是答非所問,因為一般的老百姓也能這樣回答。作為專業從事電視節目生產的人們來講,對電視一詞的理解,應該是越深入越透徹越好(這是專業與業余的根本不同之處)。
電視一詞,在物理學中歸類于暗能量研究的范疇,最初研究來自科學家在鏡子前面的思考(鏡子中的我,到底是什么)。

  中學階段我們學習“世界是物質的”,大學還是學習“世界是物質的”,但是進一步懂得世界是由實有物質、暗物質和“虛無”物質這三部分組成。

  科學家們將人類感官(如:看、聽、味、感應等)能感覺到的一切信息定義為實有物質(如:看到的陽光、高山、河流、建筑物,聽到的各類聲響等,口腔感覺到的酸、甜、苦、辣等,以及感應到的風、振動等)。將無法感知的,但隨著時間推移能夠感知的一切信息,定義為暗物質(如:清潔的桌面幾天后上面落滿的塵埃等等)。將感官無法感覺到的,但通過實有物質(如:X光機、顯微鏡、光學望遠鏡等)能(解析出)感覺到的一切信息定義為“虛無”物質。

  電視是一個“虛無”的物質。電視技術是借助于實有的物質(如:攝像機、磁帶、光盤、發射機、顯示器等)來展示(解析)電視這個“虛無”的物質。

  宇宙中“虛無”物質要比實有物質多得多,有4%是重子物質,即我們常見的實有物質。有22%是我們看不見粒子,即暗物質。有74%是“虛無”物質,稱之為暗能量,如無線電波,電磁波,光線(可見光除外)。

  物理學中的“虛無”并不是沒有,“虛無”物質也有重量,一個40萬公里的立方體的虛無空間中,有近0.454公斤的暗能量?!疤摕o”是關于所有事物的理論的關鍵。是宇宙萬象之源泉,萬物之歸宿。其對立物是黑洞(質量最密集的物質)。

 ?。ǘ╇娨晥D像的色溫技術

  電視圖像的色溫技術,就是我們常說的電視圖像白平衡技術。調整電視圖像的白平衡,其根本就是調整電視圖像的色溫。

  要理解色溫是什么,先要理解“開氏溫標”,而理解“開氏溫標”,必須先要理解什么是“絕對零度”。 [Page]

  “絕對零度”一詞,是1848年蘇格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Lord Kelvin,根據熱與顏色間的密切聯系,提出的一個偉大概念,創立了光學領域中“開氏溫標”的色溫理論基礎。

  1、開氏溫標

  “開氏溫標”用K(Kelvin縮寫)為單位來表示溫度,其示意圖如圖一所示。越低的數值表示越“紅”,越高的數值表示越“藍”。實際上,這里
“紅”和“藍”并不是光線本身的顏色,而是表明光譜中紅或藍成分的多少。“絕對零度”就是“開氏溫標”中的0K,對應到我們生活中的是-273.16℃或-459℉。在0K這個溫度以下,物質的熱活性是完全停止的。

從“慶祝第九個記者節暨局(臺)第二屆‘三優一名’頒獎晚會”的現場攝像機定位談起(上)
圖1 開氏溫標示意圖

  “開氏溫標”的經典理論是:假設有一種黑體(金屬物體),使之處于-273.16℃(即:絕對零度0K)的環境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該黑體將會發出不同波長的光,由該色光所對應黑體的溫度再加上273就是該種光的色溫。

  例如,將該黑體加熱至2500℃,該黑體就已發出紅光,這種紅光的色溫就是2500+273K,即2773K。色溫越低,長波長的光(如:紅色光、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溫越高,短波長的光(如:藍色光、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

  2、色溫

  由“開氏溫標”理論得出,“色溫不是指光線的冷熱程度,而是測量光線中包含顏色的成分?!笔恰爱敼庠此l射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光的顏色相同時,黑體的這個溫度稱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背R姽庠吹纳珳厝绫?所示。

  3. 黑體

  黑體是指“在輻射作用下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把落在它上面的輻射全部吸收的物體?!碑攲隗w繼續加熱,溫度不斷升高時,所發出的光有一定的顏色,其顏色變化的順序是紅→黃→白→藍(見圖1的從左到右的示意)。

  4. 色溫與白平衡

  隨著時間、季節、地理位置的變化,自然界的光線是不同的,其色溫也是變化的。而人類可感知到的一個物體顏色是依賴于照射到它的光源,人腦可以很好地“校正”這些顏色變化,而我們所使用電視攝像機的CCD(電荷耦合)或CMOS(半導體耦合)感光器卻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為此人們在攝像機中加入了類似“校正”的“白平衡”技術,以真實反映客觀存在著的物體顏色。

  由此,在實際的工作中,有意識地運用色溫技術,可以創作出別具一格的電視圖像。也就是說,利用攝像機的“白平衡”技術這一功能,不僅可以很方便地還原不同光線條件下的被攝物體的色彩,而且還可以調整圖像的色調。

 ?。ㄈ┪覈娨晥D像的基準光源—D65白

  彩色電視的誕生,其目的是真實地反映客觀存在著的物體顏色。CIE(國際照明委員會)為了規范全球電視圖像色溫技術,先后出臺了電視的基準光源A白、B白、C白、D65白等相關標準。我國電視的標準光源采用的是D65白。

  1. 基準光源A白

  簡稱A白,對應于絕對溫度為2800K的充氣鎢燈絲(白熾燈)所發出的白光。由于A白與溫度為2854K的黑體發出的光色感一樣,故其色溫為2854K。它略帶些黃色調,是一種給人以溫暖的白色,也是一種能實際實現的基準光源。

  2. 基準光源B白

  簡稱B白,對應于中午的直射陽光,色溫為4800K,是不偏向任何色調的白光。B白存在于自然界中,但人工不能用一個光源直接得到,間接得到的方法是在A白光源前,加一種特定化學成分配方的液體濾光器。

  3. 基準光源C白

  簡稱C白,是近似于陰天天空的漫射光,色溫為6700K,略帶些藍色調,是一種給人以清涼感的白光。C白也存在于自然界中,人工得到的方法是在“A白”光源前,加另一種特定化學成分配方的液體濾光器。

  4. 基準光源D65白

  簡稱D65白或D65,它與自然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一種特定時相(以參照“當太陽光在無云大氣中,水平線上方40°照射時,色溫是5500K的陽光)的日光顏色。1983年CIE公布以D65為標準日光,它的偏藍程度比C白輕些,尚不能從A白中經特定的濾光器來獲得它,只能用高壓氙弧燈加濾光器來獲得。比A白、B白、C白都先進的基準光源。

  D65代表色溫為6504K的標準光,它具有日光光譜中的紫外成分,更能正確地代表相應時相的日光,而在電視接收機中,顯像管可見光譜顏色的熒光材料,須經紫外線輻射的激發才能顯現出來。因此D65成了全球電視業中應用最為普及的基準光源,也是我國電視業選定的基準光源。

  D65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社會實踐證明了的獨具測試“同色異譜”效應之功能,具有光譜穩定、顯色準確;照度規范、光照均勻;造型優雅、安裝方便;可有效避免色差事故發生等特點。

 ?。ㄋ模╆P于色溫平衡及白平衡技術

  1. 白平衡

  白平衡其本質就是無論環境光線如何,讓攝像機默能認出“白色”,而去平衡其他顏色在有色光線下的色調。
從“白平衡”技術的功能來講,就是無論環境光線如何明暗,都能把白定義為“白”的一種功能,即只要正確定義“白色”,就能較好地還原顏色,但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因為顏色實質上是人眼對光線的反應和解釋,在正常光線下,白色看起來是白色,但在較暗的光線下看,可能就不是白色。

  2. 色溫平衡

  對電視工作者來講,色溫平衡一是指光源的色溫與攝像機需要的色溫一致。二是指當光源色溫與攝像機需要的色溫不一致時(如:拍攝的景物高亮度部分比較大且超過了CCD所能表現的范圍時,圖像的高光部分就會出現泛白現象,導致高光部分層次和細節丟失;當拍攝的景物處于較暗的環境中,超過了CCD的最低照范圍時,圖像的暗部就支層次減少或丟失,表現為畫面一片漆黑),可用燈光濾色紙提高或降低光源色溫或靠攝像機自身的濾色片以及白平衡調整實現的平衡(如今高清攝像機中提供的伽瑪曲線調整,可進行畫面的色溫平衡補償和修飾)。
現在大多數的攝像機均提供白平衡調節功能,由于白平衡與周圍光線密切相關,因此啟動白平衡功能時燈光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則環境光的變化會使白平衡失效或干擾正常的白平衡。

  為了適應不同的場景及色溫環境的拍攝,如表2所示,白平衡技術又派生出自動白平衡、熒光白平衡、室內白平衡、手動調節等多種模式。

  3. 自動白平衡

  自動白平衡通常為攝像機的默認設置,攝像機中有一結構復雜的矩形圖,它可決定畫面中的白平衡基準點,以此來達到白平衡調校。自動白平衡的準確率非常高,只是在畫面整體光線色溫變化的場合中應用。 [Page]

  對專業從事電視工作者來講,自動白平衡是一項應用較少的功能,因為它存在著一些明顯問題:

 ?。?)在較暗的光線下拍攝時,圖像效果較差,在多云天氣下,許多自動白平衡系統的效果極差,會導致圖像偏藍;

  (2)當外界條件超出白平衡自動調節功能以外(臨界)時,圖像會略帶紅色或藍色;

 ?。?)即使在白平衡自動調節功能范圍內,如果有兩個以上的不同光源,自動白平衡調節可能就無法正常工作;

  (4)圖像采用自然光,如果強加白平衡后,圖像會偏藍。若在燈光底下用白平衡,圖片的色調就會恢復到原色狀態。

  實際上,自動白平衡是按照當時的圖像特質,立即調整整個圖像紅綠藍三色的強度,以修正外部光線所造成的誤差。

  目前攝像機的白平衡調節有自動,手動,燈光,太陽光;室內,室外等模式。

  4. 熒光白平衡

  適合在熒光燈下作白平衡調節,由于熒光的類型有很多種(如冷白和暖白),電視工作者必須確定照明的是哪一種“熒光”,才能保證攝像機進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設置。在所有的設置當中,“熒光”設置是最難決定的,例如有一些辦公場所和露天廣場使用的照明光源是多種熒光類型的組合,這樣的“熒光”照明就很難進行白平衡。

  5. 室內白平衡

  室內白平衡或稱為多云、陰天白平衡,適合把昏暗處的光線調置原色狀態。并不是所有的攝像機都有這種白平衡設置,一般來說,白平衡系統在室外情況時處于最優狀態,無需這些設置。但有些制造商在攝像機上添加了這些特別的白平衡設置,這些白平衡的使用應根據攝像機的不同而不同。
  6. 手動調節

  這種白平衡在不同地方有各不相同的名稱,它們描述的是某些普通光源情況下的白平衡設置。一般來說,用戶需要給攝像機指出白平衡的基準點,即在畫面中哪一個“白色”物體作為基準白點。

  但問題是什么是“白色”?如不同的白紙會有不同的白色,有些白紙可能稍微偏黃些,有些白紙可能稍稍偏白,而且光線會影響電視工作者對“白色”的色感。解決這種問題的一種方法是隨身攜帶一張標準的白色紙,拍攝時拿出來比較一下被攝體就行了。這個方法的效果非常好,在室內拍攝中很難決定此種設置時,不妨根據(參照)白紙設置白平衡,專業電視工作者一般是,選擇標準的白紙置于同一光源照射下,采用順光(平光)照明,鏡頭對準白紙并使其充滿畫面,先調整黑平衡,再進行白平衡調節。在沒有白紙的時候,讓攝像機對準你認為是白色的物體進行調節。

  7. 攝像機的白平衡

  如今,攝像機的白平衡調節可以在圖像編輯軟件中實現,但如果你不熟悉圖像編輯處理軟件的操作,或者不愿多做這道工序,那么就選擇具有較好的“白平衡”功能的攝像機。

  但是,由于各攝像機操作功能以及圖像拍攝要求的不同,有些可以自動進行白平衡,有些必須手動操作。而各攝像機白平衡的修正能力也不相同。在超出自動白平衡調節范圍的光線條件下,需要使用手動白平衡調節方式。進行手動調節前需要找一個白色參照物,如純白的白紙一類的東西,為了使色彩正確還原,晴天時調節白平衡時白紙的放置應呈大約40°-45°角,能反射陽光和周圍漫反射光。在多云或陰天時,白紙要壓低一些,這樣既能反射陽光又能反射景物周圍漫反射光。有些攝像機備有白色鏡頭蓋,這樣只要蓋上白色鏡頭蓋就可以進行白平衡的調整了。操作過程大致如下:

  把攝像機變焦鏡頭調節到最廣角(短焦位置)→將白色鏡頭蓋或白紙蓋在鏡頭上、蓋嚴→白平衡調到手動位置→把鏡頭對準晴朗的天空(天空色溫的高低決定了所拍圖像色溫的高低),注意不要直接對著太陽,拉近鏡頭直到整個屏幕變成白色→按一下白平衡調整按鈕直到尋像器中手動白平衡標志停止閃爍10秒鐘后,這時白平衡手動調整完成。

  通過手動調節白平衡還可以獲得某些特殊效果,比如:對著紅色的紙手動調節白平衡,拍攝出的畫面很冷,很慘淡;對著藍色紙手動調節白平衡,拍攝出暖色的畫面,這種畫面有助于增強節日的氣氛。而如果把攝像機的白色平衡設定在自動位置,攝像機會把夕陽的溫暖色溫誤判成室內,因而會補償畫面的藍色,并減少紅色,把夕陽原有的溫暖氣氛全部破壞了。

三. 電視圖像畫面的拍攝及專用術語
  電視圖像畫面的拍攝方式一般分為固定畫面拍攝和運動畫面拍攝兩種。在電視圖像的拍攝中常有“金三角”“銀四方”以及“最佳角度”等畫面術語。

 ?。ㄒ唬敖鹑恰薄般y四方”等畫面術語的解釋

  “金三角”“銀四方”是針對電視的固定畫面拍攝,提出的經典詞句及專用術語,因為固定畫面拍攝得如何,能夠反映出一個攝像者的基本素質和真正水平,它是對攝像者構圖技巧、造型能力、審美趣味和藝術表現力的綜合檢驗。

  “金三角”“銀四方”是指拍攝的事物造型,在圖像畫面的面積中所占的比例(如今專門用來規范電視新聞出像時人物的圖像造型)。具體講是指電視新聞主持人在出像時,畫面中的主持人上肢肘關節為三角形或四方形底邊時的上半身的面積,占整個圖像面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目前中央電視臺在電視新聞出像時的人物造型嚴格為三分之一,浙江衛視嚴格為四分之一(2007年中央電視臺和浙江衛視臺被評為新聞最佳圖像獎)。

  “金三角”“銀四方”的畫面圖像,視點穩定,符合人們日常生活停留細看、注視詳觀的視覺體驗和視覺要求。拍攝時消除了畫面外部的運動,鏡頭相對穩定,實際上就是給觀眾以相對集中的收視時間和比較明確的觀看對象。

  “金三角”“銀四方”所表現出的視覺感受,類似于人們站定之后,對重要的對象或所感興趣的內容仔細觀看的情形,它不同于搖攝、移攝所經常表現出的“瀏覽”的感受,也不同于推攝、拉攝所表現出的視點前進或退后的感受,正因為其滿足了人們較為普遍的視覺要求和視覺感受,所以在電視攝像中,經常需要運用“金三角”“銀四方”來表現主體、傳遞信息等。

從“慶祝第九個記者節暨局(臺)第二屆‘三優一名’頒獎晚會”的現場攝像機定位談起(上)

  “最佳角度”即圖像最佳幾何角度,即采用“幾何中心”“黃金分割律”等方式去構圖?!白罴呀嵌取笔浅浞诌\用畫面構圖的視覺元素,去構成電視圖像節目的畫面,這樣的圖像畫面源自美術界,既莊重,又活潑,符合三維美學的規律。

 ?。ǘ┕潭ó嬅婕肮潭〝z像

  1. 固定畫面與運動畫面的區別

  所謂固定畫面就是機位、光軸、焦距“三不變”的情況下,不論被攝對象處于靜止狀態還是運動狀態,統稱為固定畫面。 [Page]

  所謂運動畫面就是攝像機在拍攝中發生了運動變化所拍攝的畫面叫運動畫面。

  這樣一來,當談到固定畫面,就不會與被攝對象靜止不動的靜態造型相混;攝像人員應該很快地反應“這是針對攝像機而言的”,因而也就很清楚地與運動畫面劃清了界線。

  2. 固定畫面的特性

  (1)固定畫面框架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畫面的外部運動因素消失。

  固定畫面的“固定”,最直接和最顯著的標志就是畫面構圖的框架是固定的,而不是像運動畫面那樣,可能出現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移和變化。從實踐的角度說,固定畫面在拍攝過程中,鏡頭是鎖定的,通過攝像機的尋像器所能看到的畫面范圍和視域面積是始終如一的。但是,固定畫面外部運動的消失,并不妨礙它對運動對象的記錄和表現,也就是說固定的框架內的被攝對象,既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比如,我們在看摩托車比賽轉播時,經常發現在某些彎道和終點沖刺處,設置有專門負責固定畫面的攝像機,對車手的彎道技術和最后沖刺情況進行拍攝。而這種固定畫面由于框架成為靜止的參照物,反而使車手側身壓低摩托車騎過彎道的動態和車手風馳電掣般沖過終點的速度,感得到更好的表現。

  (2)固定畫面視點穩定,符合人們日常生活停留細看、注視詳觀的視覺體驗和視覺要求。

  固定畫面拍攝時消除了畫面外部的運動,鏡頭是相對穩定的,實際上就是給觀眾以相對集中的收視時間和比較明確的觀看對象。如:中央電視臺在拍攝人物接受采訪、回答提問時,一般都是采用固定畫面,這樣觀眾易于觀察其語氣神態,注意其語言信息,獲得舒適自然的交流之感。

  3. 固定畫面的局限和不足

 ?。?)固定畫面視點單一,視域區受到畫面框架的限制;

 ?。?)固定畫面在一個鏡頭中構圖難以發生很大變化;

 ?。?)固定畫面對運動軌跡和運動范圍較大的被攝主體難以做到很好的表現;

 ?。?)固定畫面難以表現復雜、曲折的環境和空間;

 ?。?)固定畫面不如運動畫面那樣能夠比較完整、真實地記錄和再現一段生活流程。

  4. 固定面面的拍攝要求

  (1)注意捕捉動感因素,增強畫面內部活力;

 ?。?)要注意縱向空間和縱深方向上的調度和表現;

 ?。?)固定畫面的拍攝與組接應注意鏡頭內在的連貫性;

 ?。?)固定畫面的構圖一定要注意藝術性、可視性;

 ?。?)固定畫面在拍攝中有一點必須牢牢記住,那就是“穩”字當頭。

 

視聽科技視頻號 廣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