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有線電視又被提上了廣電系統的重要工作議程。國家廣電總局局長徐光春在全國廣播影視工作會上,提出2004年為數字發展年和產業發展年,要求以有線電視數字化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以內容產業為核心,全面推進廣播影視產業發展。這切中廣電發展中的“軟肋”,數字化不夠、產業化不足是制約廣電發展的瓶頸。
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經磨難,在爭議中成長,在斗爭中壯大。在有線電視興起階段,廣電系統內有線電視臺與系統外有線電視臺存在聯網矛盾,而后國家出臺政策要求系統外的有線電視臺改為有線電視站,并與當地有線電視聯網。在有線電視發展階段,又存在三個矛盾:一是無線電視臺與有線電視臺之間的矛盾,二是有線電視網與電信網之間的矛盾,三是有線電視干線網與分配網之間的矛盾。為此,國家出臺了國辦[1999]82號文件,要求有線電視臺與無線電視臺合并,要求有線電視網和電信網各有業務分工,要求以省為單位組建傳輸網絡公司。前兩個矛盾告一段落,但第三個矛盾仍在繼續,網絡整合難就是明證。由于矛盾重重,近年來有線電視發展有些彷徨、有些沉寂,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推動,但必須遵循有線電視的發展規律。筆者初步概括了以下幾點,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第一、地域性。這是有線電視的分布規律。有線電視是為解決人們收看電視圖像質量和節目套數發展而來,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城鎮、村鎮。有線電視網的本質是分配網,不是干線網,這是有線電視網與電信網的區別所在。有線電視服務的對象是當地居民,當地居民需要的是本地化的服務,這是有線電視與衛星電視的區別所在。
第二、數字化。這是有線電視技術發展規律。有線電視主要是HFC網,我國許多城市已經實現有線電視前端、傳輸網絡的數字化,許多地區已實現光纜到小區、光纜到樓,目前有線電視數字化的障礙就是用戶端的模擬電視機。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廣播電視自身的更新換代加快,使廣播電視、電信、計算機三網融合加快。數字化成為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如果有線電視不加快數字化步伐,有可能被其他數字網絡媒體所融合和取代。美國有線數字電視發展迅速,1998年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僅150萬戶,到2003年已達到2150萬戶。
第三、多功能。這是有線電視業務發展規律。在數字化基礎上,有線電視可提供多功能服務,包括高速數據業務和電話業務。美國有線電視高速數據業務發展很快,1998年用戶僅有50萬戶,到2003年增加到1500萬戶。我國青島市有線數字電視可以提供廣播電視平臺服務、信息平臺服務、商務平臺服務,使電視機成為老百姓家中的多媒體終端。
第四、集約化。這是有線電視運營發展規律。目前,我國有線電視界流行追求規模化。為了實現規模化,需要網絡整合。于是通過各種手段,想了各種辦法推進網絡整合,以為網絡整合了,就能實現規模化。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一些地方進行了網絡整合,但并沒有實現規模效益,甚至出現了虧損,網絡做大了,但沒有做強。究其原因,就是網絡沒有徹底改制,沒有遵循市場規律進行網絡整合,沒有建立起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制度的法人治理結構,沒有進行集約化經營。
撥開云霧見青天。我相信我國有線電視會有一個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