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科技集團及華星光電技術等中國本土企業將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利用第7.5代(底板尺寸為1,950毫米×2,250毫米)以上的大尺寸底板生產線來量產液晶面板。臺灣友達光電、奇美電子、韓國三星電子、LG顯示器以及日本夏普等大部分外資企業“2012年實施量產”的跡象也變得鮮明。對此,FPD業內人士開始擔憂2012年出現液晶面板供給過剩問題。
2012年液晶面板將出現供給過剩
液晶面板的供求關系在2009年春季至2010年中期的1年多時間里,一直處于“供不應求”及“供需平衡”狀態。但DisplaySearch預計,到2012年中國本土及外資企業的大量生產線開始量產時,整個FPD產業將陷入供給過剩局面。
在全球電視市場上,被液晶電視所替代的CRT電視的份額預計將從2010年的16%減少至2012年的6%。到2012年時,全球電視市場將幾乎不再存在供液晶電視替代的CRT電視,液晶面板的需求將依賴液晶電視本身、即電視機的增長率來產生。全球電視機增長率在發達國家已進入穩定期,因此今后要有待于新興市場國家來推動。
這種對新興市場國家的依賴很可能使液晶電視及液晶面板隨著供給過剩加快向低價格化方向的發展。DisplaySearch預計,2010年不到400美元的32英寸高清電視價格到2012年將下滑到300美元以下,面板價格也一樣,將從2010年的200美元降至150美元以下。
中國廠商崛起,對日韓廠商形成威脅
中國液晶電視生產的增長源于三點。第一是中國國內液晶電視的需求趨于增加。2009年中國國內品牌的比例達到80%。第二是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為其他品牌進行的OEM(貼牌生產)制造趨于增加。這一勢頭已在2010年形成。第三是中國電視品牌廠商開始向全球推銷自主品牌。其中,中國電視品牌廠商在新興市場國家的份額趨于增加,隨著2012年液晶面板出現供給過剩,將對日韓電視品牌廠商形成巨大威脅。
2012年液晶面板出現供應過剩的話,將有可能帶來液晶面板和電視機的低價格化,從而使以往的FPD行業格局發生巨變。就像以前韓國電視廠商對日本電視廠商形成威脅一樣,中國電視廠商也將對日韓電視廠商形成威脅。而且,各液晶面板大廠商可能會以2012年液晶面板供給過剩為契機,大力啟動被公認為“新一代平板技術真命天子”的有機EL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