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廣電的天空上將不是一朵云,而是很多云團,這些云彼此關聯,互為補充,構建起氣象萬千的廣電云生態。
看上去很美!這就是“本期關注”給大家描繪的廣電云的前景,而這些云下面,就是轟轟烈烈的三網融合,下一代廣電網絡,3D電視分發,交互電視等等讓廣播機構心癢癢,但又畏縮不前的業務。
但我相信,什么是廣電的云,它有什么好處,怎么實現,怎么用,怎么管,估計很多很多人都是云里霧里,也難怪,這個舶來技術太概念、太IT了。
好消息是,在云計算應用上,我們廣電運營商似乎比電信運營商走得快一些,已經提早布局云計算。鑒于云計算在廣電行業的重要需求,廣電總局順應信息發展趨勢,計劃將云計算納入廣電“十二五”規劃。此外,廣電總局成立了廣電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及工作組,引導廣電云計算科學發展,并且編制了廣電云計算需求白皮書。為了加快推動云計算在廣電的發展,廣電還組建了云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大力培育廣電云計算產業鏈。
在廣電云的發展趨勢上,著名新媒體研究專家欒軼玫發表觀點稱,未來5-10年將出現一個服務于全國廣電的“公有云”。她指出,廣電系統目前的問題核心是各地廣播電視機構整合之后,面臨流程再造的過程,這個過程伴生著構建相應的“私有云”,而這些“私有云”是廣電“公有云”的基礎。
說實話,我惡補了云計算的一些知識,但對什么是廣電的云計算到現在也還是一知半解,覺得文章都沒能給出清晰地解釋,而云計算技術在廣電領域具體的應用和發展,更需要業內外專家進行深入的探討。在此希望有識之士能夠利用《傳播與制作》這個平臺,為廣大讀者提供這方面的知識。
本月召開的第十八屆國際傳輸與覆蓋研討會(ICTC 2010)上,將對云計算在廣電的應用,組織相應的論壇,看來,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