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廣播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10-12-02
本刊編輯部 人民網-傳媒頻道
11月20日日,第二屆中國廣播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屆研討會總議題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廣播發展戰略”,設有四個子議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廣播經營與品牌建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廣播理念改革與創新、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發展趨勢、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國廣播節目發展研究,來自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英國桑德蘭大學等高校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與機構的近90名代表參會。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學會會長劉振英在致辭中表示,面對新媒體的挑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充分發揮廣播的獨特優勢,在黨的十七大、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上海世博會等一系列重大報道中,開創了廣播發展史甚至是中國新聞史上的許多個第一,大大提升了廣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特別是廣播媒體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突發自然災害面前的突出表現,讓全國人民再次深刻認識到“廣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胡正榮教授在致辭中稱,1959年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成立之初,就在新聞系編采專業開設了關于廣播新聞的系列課程,經過五十余年的發展,廣播學的教學與科研已成為中國傳媒大學的傳統優勢領域和發展重點方向之一。在首屆研討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繼續舉辦“第二屆中國廣播學術研討會”,力圖通過研討的形式,匯集學界的研究成果,總結廣播業界的豐富經驗,為推動中國廣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曹璐教授作了題為《國情視角下重塑廣播的思考》的主題發言,闡述了媒介融合時代廣播核心資源的內涵拓展、音頻為主體的多媒體傳播優勢開發與“適度”視覺化的個性化生存、“非視覺傳播”難以替代優勢的深層開發等問題,并針對當前廣播中發展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提出廣播重塑與發展的新空間:以城市圈為代表的城市化進程重塑城市廣播格局;亟待開發的廣播一族——社區廣播與微內容的有效服務;尚待開發的目標受眾大軍——流動社會的農民工群體等。
應對新媒體的挑戰,廣播廣告經營需要在技術上進行融合并在具體營銷上進行借鑒,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告運營中心主任周偉在題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廣播經營創新》的主題發言中,重點討論了廣播使用和借鑒新媒體營銷手段并在其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并提出“甲方數據營銷”、“主動碎片化營銷”、“長尾營銷”、“事件營銷”等具體理論。
本屆研討會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研究中心承辦,共收到國內外學術論文49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