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盛會,一年一度的CES就像是場熱鬧的開年大會,全世界的消費電子廠商剛跨入新年就匯聚于此,公布新年計劃,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業(yè)務,為一年的市場發(fā)展定個基調。CES 2011照例如此,不過隨著經濟的好轉,與過去兩年相比,今年的展會可謂人氣大旺,據官方消息稱,共有2,700家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公司參展,同時展會還吸引了約140,000名專業(yè)觀眾,其中有30,000名為非美國本土觀眾,這使得拉斯維加斯酒店、街道爆棚,而同時爆棚的還有業(yè)界對未來的信心。
今年CES的主要技術趨勢包括:各大廠商一窩蜂推出80余種平板電腦,3D技術的深入應用,電視機外延的擴大,4G技術的興起,設備的智能化和網絡化發(fā)展等等。這當中有不少是早前展會上一些概念的延續(xù),比如在2010年CES上平板電腦已是被熱炒的概念了,只不過在過去的一年里,真正付諸行動并且取得成功的只有蘋果和三星,而他們的成功也足以勾起其他廠商的羨慕嫉妒恨,所以在CES 2011上,80多種平板電腦也將過去的概念演繹為大勢所趨。3D、網絡電視等技術也都是如此,而在這些趨勢的演化過程中,同樣還伴隨著各種糾結,這些新的技術如何應用,如何讓更多的消費者為此買單,也都是廠商需要考慮的問題。

電視變身記
這么多年的展會下來,電視常常都是各種技術革命的主角,從模擬到數字,從笨重的大塊頭變?yōu)槌〉钠桨澹俚礁咔濉ED、3D,但過去不管怎么變,電視還是電視,我們仍然需要以一種所謂后仰(Lean Back)姿態(tài),被動接受電視里面的東西。而CES 2011上,關于電視機的定義或許需要改寫,在經歷各種技術潮流之后,電視從未像今天這樣不像電視。
首先,在性能與制造工藝方面,廠家仍然是一貫地無所不盡其極。索尼在展會期間公開了2011年春季款式的5種新畫質技術:超精細,提供豐富的細節(jié)表現;改善對比度,賦予影像光澤;改善色彩表現,擴大色彩再現范圍,提高紅色表現;通過區(qū)域調光,改善動態(tài)范圍;改善視頻分辨率,大幅提升影像顯示平滑度。“超高分辨率”和“高動態(tài)范圍”畫質同樣也將會是2011年各大廠商追逐的目標。夏普也展示了代表這種技術進化方向的“白峰值表現技術”,借助局部調光表現“小面積白色峰值”,從而可以實現更為豐富的情感表現。在放映機和工程投影機中尚未普及的4K×2K技術也有望成為未來電視面板的趨勢,東芝的大型裸眼3D電視機同時實現了“2D的高畫質”和“裸眼3D”,在2D模式下觀看時可實現4K×2K的分辨率是該電視機的一大賣點。畫質的不斷改善,也會帶給我們更加細膩、更多的細節(jié)表現,更接近真實的影像世界。3D也已成為高端電視的必備功能,
不過關于3D我們后面再細說。
在功能與應用層面,電視機正在導演著一場客廳革命。其實在一兩年前的展會上,我們已經對互聯網電視有所耳聞,也看到過集成了Wi-Fi或者在背后裝了以太網插槽的電視,以及電視上的Yahoo小工具,但是真正的質變現在才開始。在CES 2011上,我們看到電視機將永久接入社會網絡,有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能夠使用各種應用程序,通過網絡按需接受并播放內容,帶著攝像頭能開視頻會議,還可以與其他智能終端無縫結合,從而成為家
庭娛樂中心、控制中心和新型社交中心,而從前人們在電視機前的后仰姿態(tài)也正變?yōu)樵絹碓浇咏谛氯祟愃晳T了的前傾(Lean Forward)姿態(tài)。
這種改變的快速發(fā)生,也要得益于谷歌、索尼及英特爾共同開發(fā)的電視軟件平臺Google TV,主要電視廠商在這一基礎和潮流之下推出了各種具有自己特色的智能電視產品。松下發(fā)布了電視機的云計算型互聯網服務“VIERA Connect”,能夠進行運動、保健及游戲的服務,同時還將開通提供應用程序的“VIERA Connect Market”應用商店。中國的海爾集團展出了類似于“Google TV”的、基于Android的46英寸電視,在Android 2.2的基礎上安裝Chrome瀏覽器,并采用自主開發(fā)的用戶界面。三星則首次展出了涵蓋LED和等離子電視兩大品類智能電視,展出的智能電視不僅擁有超窄邊框設計,19至65英寸不等的屏幕尺寸選擇,2D、3D高清畫面支持,還配備了三星最新開發(fā)的智能中心(Smart Hub),可連接、顯示并播放所有連接設備內容,并展示在同一界面內,另外三星應用程序商店還提供包括體育、娛樂、資訊、游戲和社交在內的應用程序。
[Page]
乘這股東風,雅虎也在展會中公開了互聯網電視平臺“Yahoo! Connected TV”的新版本,配備支持Yahoo! Connected TV的軟件應用可實現與電視內容聯動的功能。而電視的網絡化也使得流媒體應用更為重要,思科系統(tǒng)公開了可在不同終端上欣賞網絡視頻的平臺 “Cisco Videoscape”,思科CEO錢伯斯稱“由此或將改寫視頻體驗”。
未來,人們與電視機這一終端的交互不僅能夠更主動,也將會更直接。受到微軟“Kinect for Xbox 360”的影響,CES上也出現了多種手勢控制應用。中國的大型廠商紛紛公開了使用PrimeSense(Kinect的基礎技術)距離圖像傳感器的現場演示,如海信、海爾和TCL。三家公司均將個人電腦與PrimeSense公司的距離圖像傳感器連接運行,然后從個人電腦向電視輸出影像信號進行顯示,PrimeSense則意在通過采用距離圖像傳感器的一系列產品的投放,以及公開名為OpenNI的API,在個人電腦和數字家電領域一舉普及手勢輸入。
傳統(tǒng)電視以及支撐傳統(tǒng)電視的廣電行業(yè)所面臨的危機,也是策動這場電視變革的源動力。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爆發(fā)之下,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綜合娛樂時代。現在坐在沙發(fā)上拿著遙控器換臺看電視的人已經越來越少,而對于成長于網絡時代的新人類來說,他們的習慣不論是姿態(tài)上還是思維上也早已與父輩們截然不同。要想把他們拉回電視機前,電視的概念也必然要變。所以從2011年的CES上來看,個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從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再到電視機,這些所有的顯示屏幕在使用功能上將會越來越接近,而最大區(qū)別也只是尺寸不同罷了。 不過回到現實,在中國或許“Lean Back”仍將統(tǒng)治電視世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未充分市場化的行業(yè)現狀和各種政策干預,仍將會是電視變革的巨大挑戰(zhàn)。

摩托羅拉Xoom

黑莓PlayBook

聯想ldeaPad U1
蘋果公司一如既往地沒有參加CES,但是作為平板電腦先驅,蘋果對CES的影響無處不在。展會上有許多公司爭相提供蘋果產品的配件和服務,例如保護皮套、iPhone或iPad的docks產品、把iPad變成懷舊游戲機的配件等等,而關于蘋果下一代產品iPhone5和iPad2的各種傳言這段時間也是甚囂塵上。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蘋果對整個產業(yè)形態(tài)和大眾消費觀的影響。因為蘋果的成功,使得在去年CES上備受爭議的平板電腦,在今年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來自電腦、通訊、家電等行業(yè)廠商的80余款平板電腦產品在展會上爭奇斗艷。與此同時,操作系統(tǒng)平臺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谷歌推出了專為平板電腦設計的Android3.0(代號Honeycomb),此外還有微軟的WP7和RIM黑莓的操作系統(tǒng)。雖然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同蘋果斗爭,但也需要拋開iPad的陰影,避免雷同走出個性化之路。
最受好評的摩托羅拉Xoom
作為傳統(tǒng)的手機通訊廠商,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領域率先成為Android系統(tǒng)的受益者,他們在平板電腦方面同樣也不落人后,在CES上,摩托羅拉公布了首臺運行Android 3.0的平板Xoom,10英寸的屏幕分辨率為1,280×800,采用Tegra 2處理器。Xoom內置Wi-Fi、藍牙、3G網絡,并且“可升級”到4G LTE。其他規(guī)格包括500萬像素的后置相機、720p影片錄制、1080p播放,功能比iPad更強大,勇奪全場最佳產品獎。
NEC雙屏云端平板
這款型號為LT-W的“云端通信機”,搭載Wi-Fi、藍牙2.1 + EDR技術、USB 2.0接口、SDHC讀卡器和可選的3G網絡。此外還有GPS、加速度計和一個300萬像素的攝像頭。產品由兩個7英寸800× 600分辨率的電阻觸摸屏組成,采用Android 2.1的系統(tǒng),其特色是可像書本一樣翻開使用。據NEC稱它主要“面向電子書籍、記筆記及教育等用途開發(fā)”。
筆記本與平板合一的IdeaPad
[Page]
聯想開發(fā)的是配備Windows 7的電腦與基于Android的平板終端合為一體的“IdeaPad U1 hybrid with LePad Slate”產品。U1看起來像普通的個人電腦,而顯示器部分則是基于Android 2.2的平板終端,可拆下來獨立使用。平板終端配備有美國高通的SoC“Snapdragon”,將該終端安裝在電腦部分,Snapdragon就進入睡眠模式,只起顯示器的作用。
黑莓PlayBook
RIM平板電腦黑莓PlayBook屏幕為7英寸的1,024× 600高分辨率多點觸控屏幕,采用前后雙攝像頭(前300萬像素、后500萬像素)全新設計,并且都支持1080p攝像功能,具有出色的多任務能力,支持多種開放平臺。其它諸如藍牙2.1+EDR、Wi-Fi、MicroUSB接口、3G網絡甚至是4G制式也都應有盡有。
華碩未來概念平板
華碩展示了暫時不會量產的概念平板,5英寸大小的卡片看上去就像撲克牌,它采用了極為纖薄的材質,只有幾張報紙的厚度,沒有背光屏幕,耗電極少,擁有多種模式,不僅僅能用做電子閱讀器或網頁瀏覽,還能顯示高速運動的游戲畫面。
雖然蘋果沒來,不過很多廠家也都明擺著是針對蘋果出招,在平板方面,展會上很多產品在性能上都超越了iPad一代,不過相信這又給多患有“選擇障礙癥”的新人類帶來新的困擾,是選擇蘋果公司還是“其他公司”,選擇Android還是 Windows 7,還有那以幾十萬計的應用程序呢,確實有些糾結。
4G時代

當顯示終端變得日漸豐富且豪華之后,網絡傳輸能力也需要快速跟進。在CES 2011上,4G也成為一大亮點。隨著美國四大移動運營商逐漸在全美推出4G無線連接,今年下一代蜂窩數據網絡將會無處不在,服務和設備費用也有望很快會降至人們可以接受的3G水平。4G時代意味著更高的數據吞吐量和更低的延時,能夠加深更多技術、行業(yè)和應用的融合,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高質量的無線多媒體服務體驗,相信2011年也將會成為4G網絡和終端快速發(fā)展的一年。
目前,包括AT&T、Sprint、Verizon、T-Mobile在內的美國主要運營商都加入了4G大戰(zhàn),而終端廠商也非常配合地在CES2011上演了4G秀。AT&T在展會期間積極表明態(tài)度:“2011年內將推出20款4G機型”。Verizon Wireless也在CES期間發(fā)布了支持LTE服務的10款終端,并將在2011年內上市。這些終端產品支持目前主要的LTE和WiMax 4G網絡制式,產品涵蓋手機、筆記本、移動熱點、平板電腦等多種產品。
ATRIX 4G是面向AT&T的一款產品,內置CPU內核以1GHz雙核處理器。最大的特色在于模糊了手機與計算機的界限,通過摩托羅拉提供的安裝有HDMI端口和USB端口的底座,可變身臺式機。HTC一口氣發(fā)布了三款4G網絡的手機,其中HTC Thunderbolt是在美國與Verizon合作推出的手機,支持DLNA,可以將手機內容輸出至同樣支持DLNA的家庭影音系統(tǒng)。三星展示了支持LTE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包括面向Verizon LTE服務的Samsung 4G LTE Smartphone,以及面向美國AT&T的LTE服務,支持“Galaxy S”型的“Samsung Infuse 4G”。
而4G對于中國用戶來說,或許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遠,中國移動一直有意于發(fā)展4G業(yè)務,2011年1月,工信部召開會議正式宣布啟動TD-LTE(中國移動將采用的4G網絡制式)規(guī)模技術試驗,TD-LTE已全面走上規(guī)模試驗的軌道。
3D仍在路上
在度過了轟轟烈烈的“2010 3D電視年”之后,3D的故事仍將會在2011年延續(xù),并且還會演繹出更多微妙的變化。作為一項仍在發(fā)展和完善過程中的新興技術,3D之路充滿了曲折和糾結。面對種類繁多的3D格式標準,裸眼和眼鏡的開發(fā)陣營,廠家如何站隊,消費者如何選擇,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另外,3D觀看的舒適度、方便性,以及擁有成本和應用仍然是發(fā)展的掣肘。與2010年廠家一擁而上開發(fā)液晶快門3D電視不同的是,今年展會上各廠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動3D。
[Page]
裸眼
不管3D技術怎么發(fā)展,裸眼觀看始終都是其終極追求,但是面對各種技術瓶頸,發(fā)展的步子是否能一下邁得那么大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不過有很多廠家顯然已經是等不及了,以東芝、索尼、LG等廠家為主的裸眼陣營在CES期間所展示的產品和決心還是讓人們看到了裸眼3D的希望。
在CES開幕前夕舉行的發(fā)布會上,東芝公布了其自主3D影像戰(zhàn)略,即“3D從小型到大型都是裸眼觀看”。東芝早在去年十月的“CEATEC JAPAN”上就發(fā)布了全景圖像(Integral Imaging)方式的裸眼3D液晶電視,全景圖像是在多個顯示器上播放物體發(fā)出的反射光(光源以外的物體全部依靠反射光識別)來識別3D影像的方法。其優(yōu)勢在于面部側向移動時產生的噪聲少,可以平滑播放。
在這種局面下,索尼也開始日以繼夜地推進裸眼3D技術,在CES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索尼宣布開發(fā)“56英寸4K×2K液晶面板”、“46英寸2K×1K液晶面板”、“24.5英寸2K×1K有機EL面板”3種裸眼3D電視。


LG則展示了支持微波移動電視播放規(guī)格ATSC移動電視、并可裸眼觀看3D顯示內容的試制終端。LG的試制終端備有7英寸的裸眼3D液晶顯示器。不過離我們最近的還數夏普的裸眼3D技術,據稱即將發(fā)售的任天堂3DS就搭載了夏普的裸眼3D液晶屏。
偏光膜3D與RDZ 3D
LG的發(fā)布會上還公布了使用“Patterned Retarder”(按照掃描線逐行改變光線方向的偏光膜)的3D電視。與去年最熱門液晶快門眼鏡方式相比,這種3D電視的眼鏡重量輕且價格便宜,還具有亮度高、視角廣、無閃爍、串擾少等優(yōu)點。LG展出了多種偏光方式的3D顯示器,并打出了“Just One Pair of Glasses For All LG 3D Displays”的標語,強調僅靠一副偏光眼鏡便可立體觀看展位內支持3D的電視、投影機、顯示器及筆記本電腦
的畫面。
三星公司則發(fā)布了與RealD公司合作開發(fā)的“RDZ 3D”技術。RDZ 3D方式在液晶電視中內置了生成圓偏光的Zscreen功能。可以使用與電影院完全相同的輕便偏光眼鏡,并宣稱能夠實現亮度、視角、分辨率的飛躍性改善,完全無損的2D畫質。

頭戴式3D
索尼展出的3D Glastron頭戴式顯示器也備受矚目,與以往的頭戴式產品相比,其畫質非常優(yōu)秀。這款產品的顯示器采用了高對比度有機EL面板,利用兩臺顯示器,播放左右完全獨立的影像,因此完全沒有串擾和閃爍。因為這種顯示方式與人通過雙眼識別物體立體感的機制基本相同,所以視覺效果非常自然。
3D LED墻
LED也3D,這說的不是LED背光的液晶電視,而是LED顯示墻,這實際上是一項偏專業(yè)類的產品展示。索尼展出的這款顯示器利用LED形成像素,偏光方向按照掃描線逐行改變,需要佩戴偏光眼鏡觀看,外觀上,3D LED墻是由3塊寬高比為16:9的380英寸屏幕橫向拼接而成的,整體面積為26.88m×4.8m。這一技術曾于2010年夏季對世界杯足球賽進行實況轉播。
ZigBee 3D Sync
ZigBee聯盟也在展會期間公布了正在開發(fā)的ZigBee 3D Sync(ZigBee 3D同步技術),該標準通過射頻解決方案,旨在取代已有30年歷史的紅外技術,據稱ZigBee 3D Sync將能使3D眼鏡與設備間進行創(chuàng)新式雙向通信,自動切換2D、3D視頻內容。此外,綠色的ZigBee技術也將使3D眼鏡更節(jié)能,充電后使用時間更久。該標準還可以消除周圍光源造成的干擾,并具有多種智能化功能,包括:多廠商 3D 眼鏡互用,完全可編程的顯示幀率和快門開/
關時間,不限制眼鏡數量等。
低碳強迫癥
近年來,在我們所關注的每一個展會上,大家都要想方設法地往綠色低碳上靠,就像是得了低碳強迫癥。在CES 2011上,廠商們也都在標榜其產品更具能源效益,智能電表和能源管理依舊是展會中的熱門話題。例如GE就計劃推出一整套能夠與智能儀表通信的產品,被稱為Brillion的技術將會用于GE公司能源之星產品線,包括冰箱、洗碗機、洗衣機、熱水器等產品,能夠對來自智能儀表的公共事業(yè)價格信號自動響應,延遲或減少設備的電力消耗直到低成本的、非繁忙時段。
[Page]
與InfoComm一樣,CES也正在有組織有計劃地展開低碳行動。CES與其展會回收合作伙伴Earth911合作,并且再一次設立了Sustainable Planet TechZone,該展區(qū)展示了消費電子技術如何幫助地球上的每個人以更可持續(xù)性的生活方式生存,以及消費電子產品如何幫助發(fā)展更綠色的建筑、智能電網、太陽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無線融合技術。與此同時,CES還表示在過去的五年里削減了近50%的印刷品,并指出CES觀眾平均參加12個會議,也相應削減了航班旅程的數量。
從2008年起,美國消費電子協會開始發(fā)布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報告。最新的報告強調了業(yè)界面對環(huán)境責任所做的努力,并從產品設計,能源效益,生產、包裝、物流環(huán)節(jié),循環(huán)利用等方面闡釋了業(yè)界向環(huán)境友好努力的進程。
另外,報告還展示了消費電子企業(yè)的社會貢獻,為行業(yè)樹立了樣板。行業(yè)的發(fā)展也同樣帶來了數以億計的電子垃圾挑戰(zhàn),行業(yè)需要在未來五年回收十億磅的電子垃圾。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工業(yè)化和商業(yè)化始終都是低碳最大的殺手,而不斷創(chuàng)造新潮流的CES更是與低碳背道而馳。
一方面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引導消費者“喜新厭舊”,制造大量電子垃圾,一方面又要高舉低碳環(huán)保大旗,這確實堪稱CES最糾結的事。






消費電子展上的專業(yè)AV
CES是一個消費類的展會,但是在今天這樣一個大融合的時代,消費電子和專業(yè)AV的交集也越來越多。在很多時候,消費電子在技術方面往往更具前瞻性,并影響著專業(yè)市場的走向。而另一方面,專業(yè)AV已是各種展示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CES上也是如此。
CES 2011上,除了消費產品的競爭,索尼、夏普、LG、三星、松下等知名大廠還展開了視頻墻大戰(zhàn),因為商業(yè)視頻墻也已成為這些巨頭們所日益重視的領域。
各位微博愛好者可以在CES上找到新的平臺“twitter wall(推特墻)”,它由MultiTouch公司提供,由六個46英寸的顯示器一字拼接而成“twitter wall”上顯示與CES標簽相關的推文(tweet),并可由觀眾通過觸摸隨意縮放和操控,照片同樣可以通過Flickr顯示。這也展現了新媒體與觸摸拼接墻的融合應用。
LG展位巨大的視頻墻一定會讓每個參觀者印象深刻。這個視頻墻橫跨110英尺的展臺上方,由四排共112個42英寸的顯示器拼接而成,在視頻墻的下方,陳列了三排60英寸的顯示器,與視頻墻一起播放相關宣傳片,蔚為壯觀。另外LG還展示了60英寸的Expandable Multivision等離子視頻墻,它創(chuàng)造了更大、更亮的顯示應用,其0.06英寸的超窄拼縫可以實現幾乎無縫的拼接,而等離子高對比度和快速響應,使其適合體育賽事、電影、游
戲的應用,也更適于醫(yī)院、機場、零售等各種商業(yè)用途。
CES比的是創(chuàng)意,在三星的展位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視頻墻。在展位前的一面大墻上用百余臺不同形狀的顯示器拼出一幅世界地圖,這可算做數字告示異性拼接的完美應用,這個電視地圖不僅吸引眼球,同時也展現出三星電視產品線的全面。在三星的3D展區(qū),是由LED TV系列拼接而成的10×5的3D視頻墻。
夏普除了在展臺上方搭建一個三行的、橫跨展臺的視頻墻外,還展示了一個令人驚嘆的“i3 Wall”。所謂i3即“Infinitive、Intelligent、Images”,i3 Wall是一個由五面(天花、地面、三個墻面)視頻墻構成的沉浸式空間,一共使用了64個60英寸的專業(yè)超窄邊HDTV。夏普展位的另一個亮點是安裝了9個60英寸的、3×3的視頻墻,展示其展會上各種產品的視頻。
除了前文提到的索尼3D LED墻之外,還有很多公司都展示了商業(yè)應用的產品。例如,阿爾卡特-朗訊、HFMUS、三星、TelePresence Tech等多家公司聯合展示的“Virtual Personal Stylist(虛擬個人造型師)”概念解決方案,利用3D遠程呈現、視頻會議、云計算和超高帶寬連接,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為真實的購物環(huán)境,消費者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在線形象或“化身”,來試用最新的服飾或美容產品,還可以通過遠程呈現技術與時尚顧問直接交流。這
[Page]
一新的概念產品闡釋了未來零售商如何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有吸引力的店內或網上購物體驗。另外,三菱商業(yè)部門也展示了相關新技術,其中超高對比度的155英寸OLED顯示器,就是主要面向數字告示市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