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誕生之初被人們看作是魔術的一種,它充分滿足了人們視覺的新鮮感,開發了人們的想象力。電影特效自電影誕生起一直作為電影語言不可或缺的創作手段沿用至今,經久不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被稱為“電影魔術”。電影特效利用電影技術創造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或不能實現的視覺感受。本文中將著重研究數字化的電影特效的范疇、創作原則和在電影生產流程中的作用。為利于研究、簡化語言,在文中暫且把數字化的電影特效簡稱為數字特效。
一.數字特效的沿革和范疇
在電影技術的種群中,數字特效還算是個青年人,1977年,美國人喬治·盧卡斯將它運用到《星球大戰》中,開創了大量使用計算機技術合成電影畫面的先河,在電影史上起了劃時代的意義。從此,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影工業迅速地走進了一個數字特效開創的新的創作天地。到1996年時美國的50%以上的影片用計算機技術制作畫面。中國的電影人也緊隨其后,1995年,計算機圖像技術被應用在上影廠拍攝的《蘭陵王》中。人類進入新世紀后,數字特效在電影中的應用更是不勝枚舉。他已不僅僅是后期剪輯中的一個補充,而滲入到電影生產的方方面面,從劇本的創作、策劃到前期的攝影、置景、道具,到后期的合成、剪輯,無處不發揮著他巨大的功力,讓電影創作超出了人類有限的視點和運動軌跡,輕易地撥動著觀眾的每一根神經,讓觀眾的想象力可以隨意馳騁在無疆的草原上。
當前,數字特效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電影制作的方方面面,很難簡單地給它下一個定義,可以說,數字特效就是利用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實現的電影特效。按照特效的產生方式與真實影像的關系可分為三大類:補充合成型、創造合成型、特殊處理型。這些類型的數字特效往往綜合使用在同一個鏡頭中。
1.補充合成型
補充合成型數字特效是指數字特效與傳統拍攝方式相結合,用計算機技術完美地將多個真實影像合成在一起的數字特效形式。這種類型的數字特效一般是在一些傳統特技不容易或不能完成的情況下,創作者利用摳像技術將一個真實影像與另一個影像合成為一個畫面。如影片《阿甘正傳》中虛構的歷史鏡頭——阿甘與肯尼迪總統握手,就是利用藍幕摳像將演員與肯尼迪總統的歷史鏡頭合成,經過精心地修飾,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這種類型的數字特效的特點是以逼真為最終目的,讓觀眾很難分辨鏡頭中的畫面是真是假。這種類型是數字特效應用最早也最多的方式,創作的影片也很多,從早期的《星球大戰》三部曲,到《侏羅紀公園》。
2.創造合成型
創造合成型數字特效是指用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生成畫面中人物或景物后,與真實拍攝的人景物合成在一起的數字特效形式。這種類型的數字特效往往用在制造生成當前人類社會不存在的物體或非人類生命,創作者使用計算機三維動畫技術建模、利用動作跟蹤軟件賦予生成物體的動作和運動軌跡。然后與實景拍攝的鏡頭合成,成為一個鏡頭。如影片《恐龍》中再現了幾萬年前恐龍生活的場面,完全是利用計算機生成各種動物,與在美國、南美、澳洲拍攝的實景合成在一起,呈現出恢弘的史前景觀。
3.特殊處理型
特殊處理型數字特效是指用計算機圖像軟件對實拍鏡頭中的某些人景物和鏡頭運動進行特殊處理。這種類型數字特效的特點是讓處理過的人景物和鏡頭運動顯得突出,與上面兩種達到逼真的特點不同,特殊處理型故意讓觀眾注意創作者特殊處理的痕跡,來表達影片的情緒或思想。如《辛德勒名單》中,在全片黑白影調中,屠殺一場中出現了身著紅色大衣的小女孩的形像,讓觀眾視覺上感受更強烈地沖擊,也表達了主人公辛德勒思想上的變化。對鏡頭運動的特殊處理最典型的要算《駭客帝國》中的全息靜動攝影術了,創作者將照相機按特定軌跡安排在被攝主體周圍,捕捉一瞬間的動作,并連續放映,造成人物瞬間靜止,但觀影視角仍在運動的效果;再如國產影片《致命一擊》中鏡頭起幅從海面開始,穿過城市上空,到達人物上空,然后向下俯沖,最后以人物全景俯角畫面為落幅。這一鏡頭是通過實拍與計算機處理結合在一起完成的,攝影機分段實拍,計算機將它們平滑地串聯在一起,這一鏡頭用傳統實拍技術是不可能完成的。
二.數字特效創造真實感受
真實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原則,“它既不像生活真實那樣與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又不像科學真實那樣能夠驗證和還原”。電影讓人們做夢,好的電影讓觀眾不愿醒來,但沒有人愿意夢到自己司空見慣的人景物。數字特效讓這個夢更加精彩,通過數字特效,電影創造出觀眾沒見過,也沒有想過的夢境。作為電影創作手段之一,數字特效的創作也遵循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真實。
具體操作上,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兩點:
1.人景物、聲光色逼真
人景物、聲光色是視聽語言最重要的元素,他們是構成畫面信息的主要成份,數字特效處理這些視聽元素的原則是復原他們相互間的整體關系,不論是虛擬生成,還是摳像合成,都應結合所處場景的環境光線情況,統一影調、色彩,恢復質感,才能達到逼真的效果。這一點做不好,會讓觀眾察覺到哪些是數字特效的結果,從而產生漸離感。這種鏡頭成為電影創作的敗筆。
在一些好萊塢的大制作影片中也不難找出:《勇敢者的游戲》中大象的光比與實拍的城市環境的光比的差異很容易被發覺,大象皮膚很灰、層次淺薄,就顯得輕,而周圍環境的光比卻很強,層次豐富,相比之下,大象顯得不可信。相反,在《精靈鼠小弟》中創作人員充分考慮了虛擬的小白鼠與各種環境的結合,并按照這一原則進行反復實驗、調試,讓一個虛擬合成的小白鼠的銀幕形象非常豐富、可信,毫不遜色于真實人物。
2.鏡頭的視點、運動和物體的運動軌跡合理
鏡頭的視點就是觀眾的視點,其合理的位置仍然要遵循真實感受的原則,其合理性是圍繞人的視覺習慣有一定的拓展。如高空遙感鏡頭,可讓觀眾體會到俯臨大地、關照眾生的感覺。鏡頭的運動也有其規律的,傳統的攝影機運動有著非常嚴謹、成熟的規范,在數字特效中仍然不能打破,如果隨心所欲地讓攝影機運動,會造成形式脫離內容的結果。如國產片《緊急迫降》中,表現飛機發生故障的緊急時刻,鏡頭圍著飛機做360度旋轉,最后迅速推向駕駛員。這一鏡頭違反了上述的合理性,脫離了內容,影響了畫面的真實感受。物體的運動軌跡在自然界中早已形成,數字特效只有嚴格地復原,才能體驗到真實。如果稍有偏差,立刻會改變人們認識事物的整體關系,造成不真實。
借用《完美風暴》導演沃夫崗·彼德森對特效的要求,“我不要看特效,我要我的畫面完全逼真”。實際上,成功的影片不會讓觀眾感受到攝影機的存在一樣,成功的影片也不應讓觀眾發現數字特效的痕跡。
三.數字特效不是縫縫補補的針,而是開天辟地的斧
傳統觀點認為,數字特效就是將前期拍攝的一些不理想的鏡頭加以修補,生成一些趣味的畫面。有些創作者為了追求數字特效的時髦手段,在畫面中填補一些特效鏡頭。使特效形式化,脫離了影片整體風格和結構。筆者認為,數字特效不僅僅是后期處理素材的工具,而是貫穿電影生產每一道工序的重要手段,甚至是策劃、編劇時不能忘記的因素。數字特效不僅做一些生成虛擬人物等功能性的工作,而是創造一種現實,一種不存在但逼真的現實。
1.數字特效已成為一種表現手法
電影是表現的藝術,創作者通過視聽語言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表現人物的情感,感染觀眾。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字特效把許多原來電影表現不了的題材搬上了銀幕,建立了全新的電影語言樣式和風格。為創作者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電影人的思想從技術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通過數字特效,導演能夠創造出原本沒有的人景物,能復原龐大的古代建筑,能讓現代人和歷史人物對話。還能根據風格和劇情的需要調整攝影機的視點和運動軌跡。
例如數字特效在國產影片《尋槍》中的應用就為影片增加了新鮮刺激的表現手段。其一,片頭部分,極快地將鏡頭撞到題目“尋槍”的一個筆畫上,然后迅速劃過,再急快地回到整體圖像的位置上,閃白,再清晰。這樣與開場主人公被妻子猛然喊醒的感覺一致,給觀眾一個強烈的沖擊。數字特效還改變了原有實拍中的飽和度,賦予了藍灰色調,加強了影片的懸念。創作者成功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