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錫林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摘要】 在電臺中,經常會需要技術人員實施工程項目,并參與其中進行布線規(guī)劃、施工焊接等工作,完全依靠臺外公司施工將導致臺內技術人員對布線路由和標簽陌生,在緊急情況下無法迅速判斷故障點,本文總結作者30多年施工經驗,對施工中布線規(guī)劃和施工焊接等工作進行歸納,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
【關鍵詞】 音頻 施工規(guī)范 焊接
多年來經歷過多次播音、播出系統(tǒng)的安裝施工,這是一項即辛苦又需要細心去做的工作,在施工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去克服,不斷的總結經驗,以保證高質量的完成任務。下面談點自己在這些安裝施工中的一些經驗體會。
一.怎樣才能平直順暢的鋪設同軸線纜
為現(xiàn)代國際廣播發(fā)展的需要,我臺的播音播出系統(tǒng)進行過多次的升級改造。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我臺在B區(qū)一層南側、西側和北側改造了7個播音機房,由于這些機房距四樓主控的距離較遠,線路又多(僅到南側最西邊的設備間就有24條網(wǎng)線、20條音頻線、50條同軸纜、3條24芯和1條12芯光纜),而且還要穿過頂棚、地槽和豎井,所以在這些機房的安裝過程中特意請來了我臺大修隊的一些人員協(xié)助鋪設這些線路。大家知道,音頻線、網(wǎng)線和光纜等都有線軸,這些線在放開時容易保持平順,同軸纜的線盤中沒有軸,要保證平直順暢的鋪設同軸線纜,就要采取一點措施。但在大修隊的人員為我們鋪設這些同軸纜時出現(xiàn)了問題。因為我們叢四樓到一樓要鋪設50條同軸纜,一次放開不容易穿線,當時他們先打開25盤纜,全部將線盤內側的纜頭拉出,當時我提出這樣不行,可他們說沒問題,但是沒拉出20米就無法再進行了,因為每條纜都出了很多的“麻花兒”,25條纜的“麻花兒”放在一起成了一個大“麻團兒”,根本無法穿過容量有限的地槽,更有可能損傷到線芯。后來在我的提議下,將線盤在地上逆著出線方向旋轉以便消除“麻花兒”,費了很長時間才將這25條纜基本放順。在放下一個25條纜時,我們采取了另一種釋放“麻花兒”的方法,就是將同軸纜的紙盒打開,從纜盤外圈的纜頭開始放,并且從纜盤的左右兩側分別放出同樣的圈數(shù),這種方法雖然也很費力費時,但卻能有效的防止“麻花兒”的產生,保證放開的纜線平直順暢。
二. 排線技巧
在現(xiàn)代廣播的播音、播出系統(tǒng)中,無論是設備配備還是線路結構都比傳統(tǒng)廣播復雜得多。在這些系統(tǒng)的安裝施工過程中,線路布局的工藝水平很重要,首先它應以實用和安全為目的,排線整齊、布局合理將給系統(tǒng)安全打下可靠的基礎。現(xiàn)在我看到有很多機柜里亂飛線,這是一個陋習,它會給以后的維修檢測等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
在播音播出系統(tǒng)安裝施工過程中,線路鋪設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在我臺的主控機房,因為所有節(jié)目信號都要在這里匯集播出,特別是連接到分放和塞孔盤機柜上的信號線特別的多,每個機柜上要有幾百條,這樣多的線,怎樣才能保證排線整齊、布局合理,這就要施工人員使用一些排線的技巧,首先是不能怕麻煩(因為它根本就是一件麻煩的事),在放線時就要按照設備在機柜上的上下安裝順序,一批一批的放,并編好號碼,然后把接到機柜最上面的設備的信號線平順的用扎帶綁到機架上;依此類推直到把最下面設備的線綁好,這樣即能保證綁出的線捆層次分明,(在認真理順的前提下)也能使得線捆平整順暢。
三.焊接的技術技巧
在系統(tǒng)安裝施工中,各種接頭的焊接是很重要的,也是保證信號正常傳輸和安全播音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接頭的焊接相對說比較容易,只要將線頭處理好(包括縮口、鍍錫等),接頭焊點鍍好錫,焊接時只要做到吃錫飽滿,焊接牢固就可以了。但對于特殊的(像跳線端子板、塞孔盤等)設備來說,就相對難焊一些。跳線端子板現(xiàn)在用的比較少,但有時還會用到,象主控將要更新的一播八的播出服務器的輸出線就是焊在跳線端子板上的。跳線端子板之所以難焊,是因為它的接線端子多(5*24個端子)且排列密集,而且焊接時信號線還要穿過端子背板的孔。焊接端子板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搭焊,就是將信號線按長度需要剪斷,剝去絕緣皮,線頭鍍好錫,然后搭在接線端子上用烙鐵點焊。這種方法是容易焊接,缺點是在使用中信號線容易被碰斷,且焊好的端子板不美觀,因為焊點的線頭都是直的。另一種方法是繞焊,就是將信號線比需要的長度長一些剪斷,然后在所需要的長度處剝去絕緣皮,再將銅線繞在接線端子上焊接,并使信號線在端子前留下一個小小的彎兒,用這種焊接方法焊出的端子板既美觀又牢固,但焊接時要難得多。
在現(xiàn)代廣播的播音播出系統(tǒng)、特別是主控機房,數(shù)字化程度比較高,在播出環(huán)節(jié)中使用的各種傳輸設備也比較多,所以大多設置有輸入、輸出塞孔盤,來完成節(jié)目信號的匯集、分配、轉接、傳輸和監(jiān)測。設置塞孔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安全播出方面的考慮,一旦主控的播出服務器、矩陣、分放或其它傳輸設備出現(xiàn)故障,可將輸入到塞孔盤的信號直接跳至輸出塞孔盤,跳過故障設備以保證播出。
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數(shù)字塞孔盤大都可以買到成品,而且一般不需要焊接,而是用壓金針的插接件來連接。但我們使用的老式的大三芯塞孔盤是用焊接方法來連接的。這種大三芯塞孔盤有多種焊接方法,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可以實現(xiàn)不同的信號傳輸目的。下面介紹一些塞孔盤的焊接方法:
方法一:老式的大三芯塞孔盤一般都是雙刀單觸點(就是每個塞孔都有5個焊點,4個焊接信號線,另一個是地線接點。其中兩個信號線接點俗稱“刀”,一個長“刀”,一個短“刀”,而每個刀只有一個對應的常閉觸點,稱為“反接點”或“黑接點”,如果需要可以焊接引出信號線)塞孔,一塊塞孔盤有兩排塞孔,一般老式大三芯塞孔盤每排24孔,數(shù)字塞孔盤每排48孔。我現(xiàn)在說的這種焊接方法是一種最普通的方法,就是將上下兩個塞孔的長“刀”和短“刀”分別做并聯(lián)連接,并將引入或送出信號的音頻線按正、負對應焊接在上排塞孔的短“刀”和長“刀”上,焊好地線(見附圖1)。這種焊接方法在使用上也很簡單,在節(jié)目轉播時會經常用到。不同的上排塞孔對應的可以是傳輸設備送來的轉播信號,也可以是連接到直播間調音臺或是錄音間的錄音設備(塞孔間用大三芯連接線進行連接),達到信號傳輸?shù)哪康模屡湃字饕怯糜谝鲂盘栠M行監(jiān)聽或測試。
方法二:這種方法也被稱為“插上斷下、插下斷上”的焊接方法具體做法就是將上口(上排塞孔)的兩個反接點和下口(下排塞孔)的兩個反接點一一對應做并聯(lián),然后將某設備的輸出(比如說播出服務器的輸出信號線)信號線焊接到上口的兩個“刀上”,由下口的兩個“刀”上引出信號線送到某設備的輸入端(比如說二選一的輸入端)(見附圖2)。這種連接方法在主控設置的輸入、輸出塞孔盤上使用的很普遍,正如前面談到的,一旦主控的某個傳輸設備發(fā)生了故障(或是在某種特殊需要的情況下),值班人員可以利用連接線將輸入到塞孔盤上口的信號直接跳接到相應的輸出塞孔盤的下口,這樣就可以跳開故障設備,以最快速度將信號送出,縮短故障時間。但這種焊接方法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在正常播出時,塞孔盤的上口和下口都不能隨便的插入大三芯插頭,否則將造成不該發(fā)生的“插上斷下、插下斷上”的結果。
方法三:“插上不斷下、插下斷上”接法
這種接法在有主、備信號的塞孔盤上經常會使用。為了保證安全播音,主控的播出系統(tǒng)一般都裝有兩套播出設備(服務器、矩陣等),對應在一塊塞孔盤上,一般的排列方法是1號塞孔接主信號,2號塞孔接備信號,依此類推。具體的接線方法是:首先將塞孔上口的兩個“刀”和下口的兩個反接點分別對應短接,再將主播出節(jié)目的信號線焊接到上口的兩個“刀”上,然后由下口的兩個“刀”上引線至下一級傳輸設備的輸入端(備塞孔接備播出信號)(見附圖3)。這樣在播出過程中,如果某個播出設備(主或備)發(fā)生故障,不能正常播出信號,則下一級傳輸設備(比如二選一)因沒有主(或備)信號傳輸而告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利用連接線可以很方便的由主(或備)信號塞孔的上口引出信號送入備(或主)信號塞孔的下口,這樣可以首先保證正常傳輸,然后再做進一步處理。
另外,在播出系統(tǒng)的正常播出時,可能需要對某個重要的節(jié)目信號進行實時監(jiān)控,而在設備檢修維護時,可能又要檢測多個節(jié)目信號,上面介紹的這種塞孔盤接線方法可以滿足這種需要,只是將需要實時監(jiān)控的節(jié)目信號線焊到塞孔盤的上口,而下口接至監(jiān)控設備。這種接線方法在我們進行節(jié)目轉播前試通路和轉播過程中監(jiān)聽節(jié)目信號都很方便,只需將需要監(jiān)聽的節(jié)目信號用連接線引入塞孔盤的下口就可以了。
方法四:“插上斷下、插下不斷上”接法
具體接法:將塞孔盤上口的兩個反接點與下口的兩個刀分別對應短接,再從上下口的兩個刀上分別引入和送出信號,(見附圖4)。這種焊接方法一般用在單路信號的傳輸中,比如主、備播出信號經過二選一的輸出信號線焊接在上口的兩個刀上,由下口的兩個刀上引出信號,送入下一級傳輸設備(比如分放)的輸入端進行傳輸。在播出過程中一旦下一級傳輸設備出現(xiàn)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我們就可以用連接線將塞孔盤上口的信號引入分放輸出所連接的設備,或直接跳接到輸出母線上,以保證正常播出。這種焊接方法在使用上與前兩種方法有所不同,它不但在設備出現(xiàn)故障時,可以方便的進行應急連線處理,在正常播出的情況下,還可以從塞孔盤下口引出信號進行監(jiān)聽而不會影響正常傳輸。
四. 光纖(光跳線)的保護
隨著廣播電視事業(yè)、特別是廣播電視數(shù)字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光纜作為一種高質量的數(shù)字信號傳輸媒介已被廣泛使用。由于光纖的纖芯是由二氧化硅等物質構成的,不但很細,而且很脆,雖然它的外面有保護層,有一定的抗拉性,但與同軸纜等金屬信號線相比仍顯得比較嬌脆,因此在鋪設光纖時就要格外的小心,不但不能生拉硬拽,更不能使其過度彎曲,由于機房地板下的線路縱橫交錯,很復雜,為了保證光纖的安全,必須對其進行保護。由于光纖有很強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所以一般使用塑料蛇皮管對其進行保護。但是,要將柔軟的光纖穿過蛇皮管,特別是在一根管內穿過多對兩端都是ST接頭的光纖時就需要使用一點小技巧,因為ST接頭比LC接頭相對較大,所以必須將接頭一對一對錯開,并用膠帶纏好,然后用一根長尼龍線,在其一端栓上一個小重物(鏍絲或鏍母),利用重力將尼龍線帶過蛇皮管,再將尼龍線與纏好的光纖束綁好,并捋順拉直,從另一端輕輕用力將光纖束拉過蛇皮管,然后鋪設就位。
一般來說,安裝施工的方法沒有什么固定模式,但在具體操作中,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的摸索總結,才能積累一些小的經驗,工作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有一定的安裝工藝。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