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媒體發布消息,上海平均每天售出1萬臺可以播放3D高清內容的電視機,給3D電視鋪開了大道。本月底全國首個3D電視頻道將在上海開通,然而記者走訪的業內人士均認為,此舉難以實現,3D電視頻道在國內的春天還遠沒到來。
3D頻道月底開通無望
在3D頻道即將開播消息發布之后,記者采訪了可能性最大的SMG。該臺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也飽受困擾,因為上海文廣局以為是他們散發的消息,但實際上他們目前并沒有開設3D頻道的打算,開設頻道需要上海文廣局下頒資質證書。
上海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將開設3D頻道的是一家內容制作公司,但記者聯系該公司時始終沒得到回應。該人士同時表示,月底開通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按國家相關條例,個人或民營公司是不可能擁有開設頻道資質的。
部分電視界的領軍人物,如央視、強勢衛視已經把目標瞄準3D。3D電視內容的積累和制作已經在各電視臺悄悄進行。報道稱,目前,上海原創3D節目累計時長超過100小時。《3D看天下》、《3D海派春晚》、《3D選秀》等能凸顯3D技術優勢的專題片已經在影視雙節上亮相。
今年4月17日,湖南省政府就與北京大學簽訂《信息技術領域深度合作協議》,湖南方面稱有望在年內開通國內首批3D電視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主管呂丹告訴記者,他們臺里正在籌備推出3D頻道,目前已經進入招商階段,準備用付費的方式推行。
在記者連線多家廣電集團時,對方相關負責人都表示還沒考慮推行3D。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主任于勇認為,3D電視說穿了只是改變了觀影方式,最終決定任何電視節目生命的還是內容品質。對于國內3D電視節目的供需情況,于勇也不樂觀:“你去看看現在電視節目的買賣情況就知道了,大家關注的還是內容好壞,還沒有人把是否3D、2D的形式作為挑選標準。如果沒有需求,生產也不會好到哪兒去,3D還沒有成為行業的潮流話題。”
內容乏力成全球難題
作為一家專致于3D影視內容生產的企業,3D中華的總裁白強談道,目前國內專注于3D生產的其他制作公司他還沒有聽說過。
“目前國內3D內容的發展并不是很迅捷,原因就在于要拍好3D影片技術難度和投入非常大。”白強舉例道,3D中華在制作成本上也挖空了心思。他們制作的《新長征路上的交響》是一部獲得崔健版權、反映老崔音樂精髓的3D音樂片,目前正在沖刺院線檔期。另一部《意大利超級杯中國行3D紀錄片》也正在進行中,計劃依靠藍光DVD和互聯網、視頻渠道發行。在成本控制上,他們都采取了分成的保險方式,崔健同意用參與后期利潤分成的方式授權他們制作,從而實現了零版權費。整個音樂片制作是在韓國完成的,為了節約成本,他們也跟韓國公司采用分成方式進行。
在3D影片的生產上,新影聯院線副總李寧介紹道,去年的3D電影市場效應都不好,今年投入生產的3D電影很少。“國內很少有真正敢做3D電影、電視的,還是先把故事講好,不要做太多花哨的噱頭。3D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如果根本的片子質量做不好,技術上的東西都是空中樓閣。”時代華夏今典院線公司馬賀亮談道。
付費制度在中國難行
“我也考察過美國3D電視的推廣情況。美國雖然開了好幾個3D電視頻道,但都是在付費頻道基礎上搭送一個3D頻道,他們3D頻道的內容也支撐不起24小時的播放,使它不可能實現單獨收費。”白強對國內付費3D頻道的前景并不看好。
更何況,3D電視的推廣還要面臨比電影產業更復雜的制式標準問題。制式混亂,在白強眼中看來是制約3D電視的最大原因。“3D技術的統一,在全世界目前都不可能實現,現在處于戰國時代。”他舉例道,即使在好萊塢,美國電影制片公司紛紛選擇和相關3D電視機商綁定,《阿凡達》藍光DVD和松下綁定;華納公司表示將聯手夏普推出更多3D影片,三星與夢工廠結盟,表示將合作開發3D動畫影片;購機者也將獲得夢工廠為三星提供的3D片源。“還沒有說哪位的內容可以‘通吃’所有3D電視機。”就大眾最感興趣的裸眼3D技術,白強說道,即使在美國目前也只是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