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5月,谷歌發布網絡智能電視Google TV,2011年下半年,賣場里幾乎所有品牌都開始主打智能電視概念,這意味著電視這個詞和手機一樣注定要被改寫。傳聞中號稱將會引發電視革命的蘋果電視漸漸浮出水面,去年年底谷歌發布了Google TV2.0操作系統,新一輪智能大戰一觸即發。
對于CES來說,在電視完成像手機一樣的徹底轉變之前,智能電視仍會是CES上大家所關注的焦點。CES的“下一個重大事件”大會上,谷歌CEO施密特做出了展望:“我們想將話題從設備轉到解決問題上。當你拿著Android設備回到家,走進起居室,電視會認出你,因為你的Android設備認證了你的身份。電視還會向你發送一條短信,它很了解你。”
雖然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智能電視還未能在運營商封殺中沖出重圍,但是智能化將是電視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傳統電視相比,智能電視的發展將會是兩條腿走路,一是靠硬件技術帶動產品研發,一是以應用的整合帶動和引領市場。因此,雖然在AV領域“電視唱主角”的昔日輝煌已經漸漸遠去,但是作為家庭中顯示面積最大的、受眾最廣的終端,電視仍然是“消費電子”展會中的核心所在,同時開始擔負起作為家庭智能中心的新使命。
“智能”進化
CES 2012上,“智能”已經成為電視的必備特征,雖然大家對這個概念已不陌生,但是智能電視在用戶體驗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本次展會就讓我們看到了智能電視改變的新趨向。
這種改變首先體現在操作界面的改進上,iPhone4S的Siri以及喬布斯遺言,已經讓人們對未來電視遐想聯翩,大家普遍看好最原始的交流方式——“語音和動作”將成為未來電視最簡單的用戶界面,而傳統的遙控器時代將被終結。
展會中三星公司公布了其今年最新的旗艦級3D智能電視ES8000系列,該系列除了采用雙核處理器可快速運行各種應用程序外,還號稱“將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操控方式”,通過內置的高清攝像頭和兩個麥克風,用戶可進行語音/視頻類應用。三星在展會上首次推出的“智能互動”概念,即通過語音控制、動作控制和面部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用戶與智能電視間的緊密互動關聯。該系列產品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發售。
另外,飛利浦的uWand遙控觸摸技術與電視進行整合,讓用戶可以更為精確地定位電視屏幕上的物體,以便選擇節目并執行指令。LG推出的MagicRemote支持語音控制,同時強調可以實現用手勢操作的“3D手勢控制”。索尼展出的Google TV第二款機型,也針對用戶界面進行了大幅改進,除了可通過語音來指定頻道或搜索節目之外,還可利用內置的動作傳感器,通過傾斜遙控器等操作來訪問內容。
Nuance發布了名為“Dragon TV的語音控制電視平臺”,用戶可以從功能簡單的語音操作中找到自己想看的節目,它還支持絕大多數的電視、機頂盒、遙控器和應用平臺。
海爾則展出了采用PrimeSense公司距離圖像傳感器的兩種手勢輸入裝置:一種是臺灣華碩電腦的“Xtion Pro”,另一種是海爾自主開發的試制機。
自從谷歌、蘋果加入電視行業,傳統的電視產業格局也發生了改變,既然電視已經從傳統的“廣播接收器”變成和手機、平板一樣的智能終端,市場的外延自然被擴大了,“跨界”已成為常態。以個人電腦為主業的聯想也加入到智能電視混戰中來,在展會上,聯想發布了最新款的智能電視產品IdeaTV K91,它搭載Android 4.0操作系統采用了簡潔直觀的“三明治”用戶界面,所有界面都可以通過觸摸感應式遙控器進行滑動切換。據稱,聯想集團內部已將屏幕尺寸作為對電視、電腦、平板等產業線的劃分標準。
未來的電視行業將會更注重功能性,會像IT行業一樣,由操作系統、芯片技術來推動。這也會使競爭局面更為復雜,雖然第一代的Google TV已經宣告失敗,但是隨著Google TV2.0的發布和新陣營的形成,施密特對未來信心滿滿,稱“2012年夏天,有賣電視的地方就會有Google TV。”與此同時,各大電視廠商自己也在開發智能電視平臺,微軟同樣在摩拳擦掌,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期待,蘋果電視究竟能否為電視行業帶來新面貌。
硬件的革新
雖然智能化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但是硬件仍然是衡量電視技術進步的重要指標。從當年的高清革命、3D風暴再到今天的超高清,從CRT、液晶、等離子、LED光源到今天的OLED,這種硬件技術的突破不僅僅影響著消費領域,同時也對與此相關的行業應用起到指標性作用。
索尼作為在2007年推出首個OLED電視的公司,僅3毫米的面板曾是索尼研發實力的象征,但是由于價格成本等因素,索尼已經宣布退出了OLED消費市場,現在三星、LG和東芝繼承了索尼OLED的衣缽,繼續把這種具有自發光、結構簡單、超輕薄、響應速度快、寬視角、低功耗等優勢的“夢幻顯示器”發揚光大。

OLED大放異彩
LG正式發布了55英寸OLED電視,重量為7.5千克,厚度僅為4毫米,具有超高畫質,超過100,000:1 的高對比度以及更寬色域,同時無殘像,無需特殊光源,這款產品采用的RGB+W模式即濾色片方式,相比普通的OLED電視可極大降低制造成本。三星同樣也推出了一款55英寸的“Super OLED”電視,這款產品采用的是傳統的RGB自發光顯示,沒有使用濾色片,產品同時搭載雙核心ARM架構處理器,可執行多種功能。當然,現在一臺OLED電視動輒就要數十萬元,對于廣大消費者似乎還有點距離。
索尼瀟灑地放棄了OLED電視市場,其實是另有準備。索尼數年前就在推進Crystal LED顯示器的開發,如今終于有了成果,在CES上展示了名為“Crystal LED”技術的55 英寸原型機電視,與之前的所謂LED光源電視不同,這款產品是直接采用了LED(發光二極管)作為顯示載體的真正意義上的LED電視,它將600萬顆LED發光二級管組合成55英寸大小的平板,實現了全高清分辨率,在色域、能耗、亮度與可視角度等方面都有非常優秀的表現,據稱能達成LCD 3.5倍的對比度、1.4倍的色域和10倍的響應速度。不過,這種LED電視的產品線有著固定的像素點距,因此可能會出現尺寸選擇和生產自由度較小等問題,而且這種將LED微型化的工藝相信也會帶來很高的成本。
未來,索尼期望在其“Crystal LED Display”電視產品上推出多種應用,同時滿足專業和消費級市場的使用需求。

超級本成為新熱點
在過去一年里,4K放映機已經在影院有了較大規模的部署,消費級4K投影機也已經上市。這種追求更高分辨率的風氣也刮向了CES。3D只是新一代平板電視的一項功能,無法成為吸引用戶購買新電視的原因,但4倍于1080p的4K技術是否又能成為新的殺手級應用呢。在展會上,東芝推出一款超大屏幕、超高清晰度的55英寸裸眼3D電視,采用LED背光LCD面板,2D顯示模式下分辨率可以達到4K×2K(3,840×2,160),裸眼3D模式下將降至1,280×720,此外,這款電視擁有人眼感應系統,可以感應出用戶視覺關注的區域,然后對畫面進行相應的調整。
松下展出了4K×2K(3,840×2,160)的20.4英寸“IPSα”液晶面板,這一世界上最小的4K液晶顯示器通過提高液晶像素開口率的自主技術與新型像素構造相結合,實現了高精細度,同時由于提高了透射率,能夠高效應用液晶面板背照燈的光,從而降低面板厚度,實現薄型化。松下表示,該面板可以更清晰地顯示微細的線及文字信息,在微妙質感及背景縱深感等細節上,能夠輕松實現忠實于實物的顯示。
夏普則以“seeing the Bigger Picture for 100 years”為主題,展示出了一款屏幕尺寸為100英寸的8K高分屏液晶,最佳分辨率高達7,680×4,620,并且還擁有屏幕尺寸為85英寸的版本,即使你離屏幕再近,也無法看到像素點,畫面的精細度超乎想象。
大融合
智能移動終端正在猛烈沖擊著傳統的AV產業結構,據統計現在全世界有12億人在使用移動終端閱讀新聞、享受著娛樂節目。移動終端已經改變了數字家電所處的技術開發環境,打破了傳統屏幕之間功能界限,并使大屏幕在功能上向小屏幕靠近,這一開發潮流在此次的CES上表現尤為明顯。
最新的Windows8操作系統看上去更像是以平板為基礎而設計的,未來的PC、超級本也和電視一樣在平板化。這種差異的縮小,將進一步加速屏幕間的融合,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普及的基礎上,家庭設備聯動的技術及服務正成為趨勢,包括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普及的智能手機或平板終端與大屏幕電視的聯動,電視作為最大的顯示端有望成為家庭智能中心。[page]
很多廠商已經在開始改變傳統的電視發展策略,將智能家庭作為統籌所有業務的發展方向。

智能電視體驗不斷完善
使數字產品成為家庭和智能社區的一環是東芝的一大構想,東芝在展會期間宣布將于2012年底在美國啟動與智能電表聯動控制家庭電力的“智能家庭相關產品及服務業務”。首先將投放家庭內部網關的“Life Design Box”,實現與智能電表及互聯網的聯動,啟動“HEMS云服務”。并在北美推出平板終端與電視聯動的機制“Media Guide App”,通過包含CATV機制的EPG(電子節目表)預約節目、訪問相關信息的功能也將以平板終端應用程序的形式提供。
三星已經把無線共享(Allshare)服務改造為“Allshare Play”,這意味著用戶不論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在不同設備之間、設備與云之間進行內容傳輸。通過“Allshare Play”,用戶還可以手動地把內容傳給云服務終端或者直接從智能電視或其他移動設備中提取內容。
“Allshare Play”還配備了一個限量的免費網盤。除此之外,三星公司還打算為白色家電配備Wi-Fi,其WF457 滾筒洗衣機,配備了一個8英寸的觸控屏,可以在家中或者是戶外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上的應用程序連網遠程控制。
索尼除了利用平板電視“BRAVIA系列”來連接音樂產品之外,還介紹了個人電腦“VAIO系列”等多種電器的聯動。“PlayMemories Online”是跨PC、BRAVIA、PS3聯動的云計算型照片共享服務,通過云服務器共享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的“PlayMemories Online”,以及能夠通過平板終端和智能手機玩第一代PlayStation游戲的“PlayStation Certified”,都展示了“Sony Entertainment Network”的便利性。
無線家庭數字接WHDI也為融合時代的內容共享做好了準備。聯想在其最新推出的 IdeaPad S2 7 平板電腦上采用了這個技術,可以將高清畫面無線傳輸到有接收器的電視上。
雖然CES 2012并沒有多少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但是也不難發現,過去存在于不同產品間的鴻溝正在快速彌合。不僅是電視、電腦、手機等屏幕間的差異在縮小,通過網絡化所有的家用設備都可以融為一體,在本屆CES上亮相的設備,有一半可以聯網,其中的近60%都是電視機、汽車、冰箱和洗碗機等非IT產品,電視機有90%具備互聯網功能。相信未來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間的溝通會更加輕松,融合會更加深入。據說連微波爐都能看電視了,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