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美麗的三亞海灣
經過近4個小時的空中飛行,波音777穩穩降落在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望著機艙外旖旎的亞熱帶風光,心情無比舒暢,這與寒冷的北京形成鮮明的對比,長途的疲勞頓時消失。大洋公司的工作人員已經在機場等候多時,媒體記者到齊后,上車前往下榻的酒店。為了給代表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參會環境,DDMN組委會精心挑選了當地超五星級的海韻度假酒店,推開落地窗就是美麗的三亞海灣?

圖2 DDMN2011在具有濃郁亞熱帶風情的三亞海韻度假酒店舉辦
這是DDMN第二次移師三亞,同樣是在12月2日這一天舉行,不同的是DDMN2010是高峰論壇,以“全媒體時代的探求與實踐”為主題;DDMN2011是精英論壇,以“云計算與高清制播”為主題。正如姚威總裁在致辭里所言,DDMN第一次以精英論壇的形式舉辦,主辦方精選熱點探討話題,演講內容精彩紛呈。

圖3 DDMN2011主題報告會場
云計算與高清是廣電行業的兩大技術熱點,云計算在廣電行業從概念逐漸落地,與廣電業務的結合越來越深入,而高清制播技術也在不斷向前發展,產生了諸多新趨勢、新形態。因而DDMN2011兩個分論壇的選題緊扣高清新聞制播和云計算兩大主題,與會精英開壇論道,探討云計算給廣電行業帶來的重大影響,交流高清制播業務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擁抱云計算
中央電視臺技管辦徐進主任代表影視學會何宗就理事長到會致辭,他強調DDMN 研討會自1999年創辦以來,作為影視行業前沿技術交流的平臺,見證了中國廣播電視技術進步的歷程,對推動中國廣播電視制、播、管、存工藝的數字化、網絡化,以及高清電視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系統網絡化、流程信息化、節目文件化的技術路線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這些新技術為廣播電視事業帶來了高效率和高質量,帶來了便捷的跨時空信息交換能力,增強了廣播電視作為新聞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中科大洋作為行業科技發展的排頭兵,積極參與了CCTV 新臺址工藝系統建設重點項目,為央視制定了技術先進、功能齊全、實用性強的設計方案。”談到本次會議主題,徐主任十分關注云計算在廣電行業的應用,他認為廣電云的最終目標是全臺云化,這個目標將貫穿廣電云建設的全過程,需要制定長期的云戰略和云路線。基于云計算技術整合全臺資源,重構電視臺IT基礎核心架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必將是未來若干年的技術熱點和發展趨勢。
溫州廣電傳媒集團總工宋志堅聽了一天的演講,在認真聽取了大洋系統網絡部王杰中總經理“化云為雨”的主題報告后,他感受頗深,“電視臺現有網絡結構的確面臨挑戰,就像一個個林立的煙囪,無法應對當前業務的快速變化,如高清制播和新媒體業務的需求。”針對廣電行業未來的云應用,大洋引入虛擬化技術,構建池化的新型IT架構,并已經完成一些關鍵技術環節的研究,如虛擬機資源需求測算、虛擬機帶寬優化、遠程協議優化、關鍵設備選型等,這些前期工作讓云應用有了技術保障。宋總也很關心云架構與傳統架構之間的成本對比、核算問題,他認為云架構初期的投入會比較大,但后續的管理和擴容投入相對會減少。對于廣電行業應用云計算技術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方法,王杰中提出:從局部入手,逐漸整合各個業務系統;從IT層面對資源進行整合,但業務系統保持獨立;結合廣電應用特點,構建適應廣電要求的云架構。聽完報告,宋總對大洋的云方案很有信心,認為大洋有能力與廣大用戶一起實施部署好云計算項目,共同推動廣電生產和管理工藝的創新。
天津電視臺技術部李錦秀主任利用會議間隙,抓緊時間與EMC公司的技術顧問連晉波探討云存儲的技術方案,她說臺領導十分關注云計算在廣電行業的應用問題。當天下午,她參加了云計算分論壇,在聽取了大洋系統網絡部王琪江的演講后,認為從數據安全角度考慮,私有云應該是電視臺首選的方案。“天津數字電視大廈制播網絡龐大,各方業務系統眾多,技術人員對云的熟悉需要有一個過程,應該從簡單的、非核心的業務開始試驗,分步驟實施,逐步加深對云的理解,積累云知識,增加云的技術儲備。”廣電私有云實施部署關鍵問題也是她所關心的,王琪江在演講里給出了答案:要綜合考慮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網絡能力、高可用性、網絡安全、用戶數據等六大方面進行規劃設計,每個方面都有相關的考量指標和配置原則,例如每臺虛擬機的內存夠用即可,不要分配過量的內存,否則虛擬機在線遷移速度會變慢,單臺服務器能承載的虛擬機數量也會變少。
此次大洋還攜手惠普、華三、哈雷等國內外知名IT公司,就“IT融合架構在廣電行業中的應用”、“面向云計算的網絡架構變革”、“MediaGrid——廣電私有云存儲實踐”等話題,向電視臺一線技術人員做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紹。在演講之后的討論環節中,云計算分論壇主持人、大洋系統網絡部副總經理毛燁組織大家圍繞云安全、云存儲,以及構建適合廣電的云戰略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與會嘉賓各抒己見,現場氣氛活躍,看來廣電的這一場關于云戰斗已經打響。

圖4 DDMN現場展示大洋云媒資、云編碼、云管理“瘦終端”
擁抱高清制播
湖北廣播電視總臺技術中心聶長生主任幾乎參加過歷屆DDMN,他這次更多地關注高清技術新動向。“高清是臺里目前的主打業務,湖北衛視頻道已經實現高標清同播,新聞頻道即將高清播出,總臺新的領導班子剛上任,臺長十分重視高清裝備。”他認為大洋新聞制作網絡部王國星副總經理的主題演講很有前瞻性,在分析高清節目生產關鍵技術和評價指標的同時,重點解讀了新聞制作形態及技術架構的轉變,并為大家分析了電視臺高清新聞制作的新型生產形態以及相應的技術支撐和發展趨勢,為電視臺新聞制作系統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新聞和制作形態及技術架構正在朝著三個方面轉變:一是新型社交媒體帶來的變革,如6000萬微博的發展態勢,臺里要充分利用新型信息平臺把握“黃金四小時”;二是結合移動互聯網和多屏互動的業務分布,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都可以通過臺內局域網和臺外無線網參與新聞生產和發布;三是在2.0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行為消費和視頻業務營銷模型發生轉變,觀眾從定點收看,到點播收看, 再到互動收看,對廣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新理念對電視臺節目制作流程和播出有很大的啟發作用,為電視臺向新媒體業務擴展理順了思路。湖北廣播電視總臺正在大力推進新一輪改革,欲建設一個與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相適應的湖北新廣電。”[page]
浙江廣電集團電視制作中心后期創作部陶紅主任與大家分享了《中國夢想秀》后期制作心得,《中國夢想秀》是浙江衛視傾力打造的一檔由明星給平民驚喜、幫助平民百姓圓夢的大型公益節目。“生活中有這樣一些平凡人物,他們始終懷揣著不平凡的夢想,對某一個明星、某一首歌、某一門藝術始終懷著百分之百的真誠熱愛和美妙憧憬。在《中國夢想秀》節目中,大牌明星甘當綠葉,平民百姓成為紅花,讓無數幸運觀眾美夢成真,獲得終生難忘的舞臺體驗和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為此,浙江衛視調配了眾多經驗豐富的編導負責該欄目800平米演播廳拍攝,以及外拍和后期剪輯合成。好節目當然要配好設備,后期設備選用了4臺大洋D3-EDIT非編系統及64位POST PACK后期制作軟件套裝。正如大洋產品推廣部鄭鳴昊經理所介紹的,Post Pack軟件套裝是一個完整的后期制作工具集,包含剪輯與輸出工具D3-Edit、音頻制作與混音工具D3-Soundwork、顏色校正與分級工具D3-Color以及節目包裝與三維合成工具D3-CG Designer,所有的工具運行在統一的平臺架構體系中,相互配合實現節目后期制作全流程,正是這套實用的制作工具讓《中國夢想秀》錦上添花。陶紅還總結了一些好經驗:“1、編輯格式的選擇應根據編輯設備自身特性進行,統一制作格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2、外景VCR是提高觀賞性和故事性的關鍵因素,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多的添加技巧剪輯元素;3、動畫包裝是體現節目一致性和可辨識性的不二法門,但要關注對網絡帶寬的壓力;4、音頻方面,最好將不同的音軌分開制作,混音輸出時添加限幅器以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

圖5 穿上海島服合影別有一番情趣
河北電視臺制作部技術與網絡項目總負責人梁棟介紹了河北電視臺高清制作網絡系統運行情況,該高清制作網主要服務于河北衛視頻道的十幾個欄目,并與原有百臺工作站的標清制作網無縫融合,與高清包裝網緊密耦合。隨著臺內高清業務的擴展,逐步將原2.0系統升級為3.0系統,大洋3.0系統成為河北臺高清節目制作的主要力量。梁棟認為,大洋3.0系統相對2.0 系統有較大的進步:依托64位平臺和大洋全64位進程軟件的強勁計算能力,“原來非常復雜的故事板需要拆成2個或者多個的故事板編輯,現在在一個時間線上就能輕松完成。拖拽時間線時,沒有任何時滯,各種字幕特技比上代產品都有所提高;系統通過項目化管理大大優化了節目資源分類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用戶和權限管理等;校色、跟蹤等特技效果的開發提升了包裝效果,使編輯人員事半功倍的完成節目編輯,實現剪輯包裝目標。”他最后評價:大洋是一個能擔當、負責任的公司,相信3.0系統會更完善更好用。
一天的論壇意猶未盡,收獲是沉甸甸的!各路精英懷抱著云計算和高清制播兩個新年“大禮包”,攜帶著三亞溫暖的陽光、銀白的沙灘和碧綠的海水滿載而歸。大家紛紛相約下一次的新技術交融與碰撞,DDMN2012再相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