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CinemaCon展會提出高幀率攝制與放映話題之后,業內對此開展了廣泛討論,不少專家進行了相關試驗。研究表明,播放幀速率在60幀/秒以上的圖像序列能夠顯著提升觀影感受,而48幀/秒并不能顯著提升觀影感受。發明休斯坎(Showscan)系統的道格•特朗布爾認為,50~72幀/秒能夠顯著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著名立體攝影師約翰•拉普卡維斯認為,從24幀/秒增加到60幀/秒,才會感覺到存在明顯的差異。但是,集成媒體模塊(IMB)的壓縮碼率限制將成為60幀/秒以上速率放映實現的瓶頸,數字電影高幀率技術推廣應用必須解決碼率限制問題。
1、數字電影集成媒體模塊(IMB)壓縮碼率限制成為最大瓶頸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既然48幀/秒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為什么著名導演彼得•杰克遜還要以單眼48幀/秒的速度來拍攝《霍比特人》。按照DCI數字電影系統規范(DCSS),數字電影數據包(DCP)中壓縮圖像數據、聲音數據和字幕數據的合成碼率不能超過307Mb/s,考慮到一定的設計富余度,目前市面上數字電影集成媒體模塊(IMB)最大支持的合成碼率約為450Mb/s。彼得•杰克遜是一個技術型導演,并且是3D技術的積極擁護者,因此《霍比特人》將以3D方式拍攝。《霍比特人》劇組的技術專家認為,單眼48幀/秒的3D內容經視頻壓縮后的合成碼率不會超過450Mb/s,但若使用單眼60幀/秒進行3D拍攝,最后的合成碼率將會超出目前集成媒體模塊(IMB)支持的最大合成碼率,從而影響影片的發行和放映。
為解決壓縮碼率受限的問題,SMPTE高幀率研究組正在聯合行業內知名專家開展相關研究,并將確定支持高幀率放映的下一代集成媒體模塊的壓縮碼率參數,其工作重點在于確定單眼60幀/秒的3D立體內容的壓縮碼率需要達到多少。道格•特朗布爾正作為志愿者在進行高幀率拍攝實驗,卡梅隆-佩斯公司也為此成立了一個工作室進行常規高幀率測試素材拍攝。預計研究組將于2012年下半年進行壓縮碼率為1Gb/s的內容測試,并制定未來電影產業的壓縮碼率標準。
2、高幀率電影發行放映應用需進行多格式節目制作和軟硬件系統升級。
除集成媒體模塊(IMB)的壓縮碼率限制問題以外,高幀率電影還將給制作、發行、放映等環節帶來更多的花銷。
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進步,單眼60幀/秒以上速率的拍攝已經成為可能。如果觀眾對高幀率影片認可,票價將得到一定提升,從而促進更多的高幀率影片制作。但高幀率影片在發行方面會受到諸多限制,鑒于放映設備原因,其發行放映面會較小,影片的多版本制作費用也將限制影片發行,這也是休斯坎系統在20年前并未得到大范圍推廣的原因。
對于放映商而言,進行高幀率放映不僅需要進行軟件升級,還需投入資金進行硬件升級,并且需要更大的硬盤存儲空間,導入影片也需更多時間。與此同時,鑒于目前高幀率技術尚無定論,如果放映商投資進行設備購置與升級,很可能會在新技術出現之后面臨設備淘汰,因此觀望將持續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