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年之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技術)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并在很多應用領域呈現出美好前景。2010年12月,谷歌宣布手機軟件平臺“Android 2.3”支持NFC,并在智能手機“Nexus S”中配備了NFC通信功能,隨后很多公司都推出了配備NFC的智能手機,就連蘋果公司也對此興趣濃厚,使NFC有望成為移動智能設備的標配。今年,家電產品配備NFC功能開始被業內廣泛看好。這項技術的普及也將使智能家居、數字告示交互應用得以擴展。
什么是NFC
NFC并不是一項新技術。早在2003年,飛利浦和索尼便共同開發制定了這種非接觸式識別和互聯技術。NFC是采用13.56MHz頻帶的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傳輸速度最大為848KB/s。雖然NFC通信距離最遠只有10厘米左右,但只要觸碰就可以完成數據交換,可以用在移動設備、消費電子產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間進行近距離無線通信。實現標準化的NFC包括“FeliCa”、“Type A”及“Type B”三種方式。
與RFID技術相比,NFC雖然也是通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傳遞信息,但由于NFC采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傳輸范圍比RFID小,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同時,NFC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
NFC比紅外更快、更簡單。與藍牙相比,NFC面向近距離交易,適用于交換財務信息或敏感的個人信息等重要數據;而藍牙能夠彌補NFC通信距離不足的缺點。
NFC是一個開放接口平臺,能夠與其它技術相補充,對無線網絡進行快速、主動設置,作為虛擬連接器,可服務于現有蜂窩狀網絡、藍牙和無線 802.11設備。
從電子錢包到數據交換
NFC技術問世之初,更多地被用于電子支付,日本最大的手機運營商NTTDoCoMo在2004年就已經推出第一款手機錢包。用戶可以通過這一技術進行小額支付,甚至一些百貨公司的會員資料、身份證資料、通行證資料等等都可以存儲在 FeliCa手機里面。
而NFC的再次躥紅,首先得益于谷歌的大力支持。谷歌在2011年9月開始啟動 “Google Wallet”,除了可以利用智能手機的NFC功能在實體店付款外,還可將優惠券存儲在Google Wallet應用中,并在支付時使用。這也吸引了歐美各國運營商的興趣,AT&T、Verizon和T-Mobile攜手設計了一個叫做Isis的NFC系統。同時,包括維薩、萬事達等信用卡組織也躍躍欲試。
現在,NFC化浪潮已經開始席卷家電行業,如果NFC智能手機中成功普及,那么平板電腦、筆記本、AV設備、保健儀器、白色家電等其他家電產品采用NFC的可能性也將會加大, NFC平板有望具備POS終端的關鍵特征,可實現無線支付、連接無線網絡和讀卡器功能。在今年的CES上,英特爾的Ivy Bridge已支持NFC功能,微軟的Windows8系統也為NFC的應用提供了支持,今年大熱的超級本更是普遍都會配備NFC。在家電領域可以利用NFC交換無線LAN密鑰后啟動無線LAN通信的“切換”功能,使用NFC在產品間移動數據的“數據移動”功能,利用智能手機對液晶屏用戶界面較小的家電進行設置“UI擴展”功能等。從而可以實現設備間的小型數據交換,雖然不適于傳輸影音等大容量數據,但是NFC可以代為完成產品之間的無線LAN和藍牙通信配對。

NFC智能控制
蘋果早前的一份專利報告中已經揭示了NFC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前景。通過使用一個嵌入NFC的iPhone可以控制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例如門鎖、Xbox360、DVD播放器、DVR、燈光、HDTV、安全系統等,另外還可以控制辦公室里的打印機和投影機。這個NFC-iPhone設備可能會包含:與NFC可控設備有關的接受控制信息,可控設備的確定的控制清單,然后使用確定的控制清單控制可控電子設備。控制信息可能來自可控電子設備的NFC接口,或與可控設備相關的RF識別標簽。
AMX公司最新推出的Modero X系列觸摸屏家族產品,除了無邊框的全景寬屏設計、更大界面空間里的多任務處理、高清視頻會議等能力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硬件能夠支持NFC技術,通過一套近距無線技術提供點對點的通信,以“共享、配對和交易”方式來實現RF設備間數據/身份交換。
NFC智能告示
吸引受眾注意力永遠是數字告示部署成功的關鍵,互動能夠提高受眾的注意力和參與感,NFC正在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手段。有業內人士指出:“NFC技術與數字告示應用結合,將引發一場重大的產業革新,幫助廣告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關注。NFC技術將會成為拓展客戶、吸引游客或消費者參與的強大工具。”在剛剛舉行的DSE上,NFC技術與數字告示的結合也成為關注熱點,有專門針對NFC的“訓練營”和會議在展會期間舉辦,組織者希望讓更多商業領袖了解到如何利用NFC技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增加盈利。
通過NFC,可以實現電子優惠券、電子支付和數據挖掘。同時用戶可以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格式,將正確的信息發送到正確的地方。市場研究人員看好針對受制受眾的NFC廣告營銷手段,廣告研究公司PQ Media的CEO稱這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媒體之一。
未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會使用裝備了NFC的智能手機參與到與告示系統的深入交互中來。去年8月,名為AVLINKING的臺灣數字告示廠商推出了六款數字告示播放器,都兼容了NFC標準,可與任何非接觸式標簽(例如VIP卡、電子票、電子消費券、訪問控制等非接觸智能卡)協同工作。使用者通過數字告示播放器讀寫數據,與標簽交換時間、身份、玩家的MAC和內容身份等信息。另外,游戲參與也是吸引眼球的重要工具,日前,在麥當勞的一個數字告示宣傳中,當人們經過顯示器,就可以使用他們的智能電話參加一個簡單游戲,這使得人們不僅僅是被動地觀看廣告,而是可以成為廣告活動的一部分。這或許還只是一種簡單嘗試,但一些主流的廠商如思科、Broadsign和Scala等也都開始研究這項技術,并將在不遠的將來推出專業解決方案。
廣告運營商同樣能夠獲益于NFC。RMG Networks公司是美國一家廣告運營商,擁有針對航空旅客、排隊購物者和健身房跑步者等受眾的20萬個屏幕。如今,他們正準備部署針對受制受眾的NFC廣告營銷。利用NFC,可幫助廣告商和受眾利用起各種排隊等候的時間,這種等候無處不在,不管是在酒吧、俱樂部、電影院、購物商場、主題公園。無論是讓消費者獲取優惠券、接入實時通訊、玩游戲或者是下載一個感興趣的應用程序,都可以增強受眾與廣告的交互。而受眾所需要做的只是拿出手機輕輕靠近廣告。市場營銷人員所期待的效果,并不只是簡單的讓消費者購買產品,而是希望建立起消費者與品牌、產品或公司間的關系。RMG Networks的CEO Garry McGuire透露,在接下來三年里,其大部分的廣告活動都將是配備NFC的,預計這會使每個廣告活動規模以兩倍增長,也會讓RMG Networks的收益在三年后倍增。
對于廣大中國消費者來說,其實NFC戶外廣告也不陌生,去年下半年,很多人都應該注意到,在樓宇、地鐵的廣告屏幕上出現了Q卡感應區。Q卡是目前由分眾傳媒推出的NFC廣告應用,用Q卡刷一下分眾互動屏下方亮燈的感應區,拿到Q卡的受眾通過刷卡即可獲得優惠券短信。據稱,Q卡上線二天被取走一百多萬張。“基于NFC的數字告示,可以帶來更多互動和豐富的效果,并且能夠了解到有多少人真正關注這個告示。”業內人士表示。
隨著NFC在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NFC也將迎來應用于發展的新篇章。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例如:協議眾多,且都有深刻行業背景;安全和隱私問題;標準不統一;應用和終端缺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