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N2012期間,《傳播與制作》雜志社受CCBN組委會委托,會同新浪網、廣電手機報等舉辦了以“未來電視 全球趨勢”為題的高峰論壇,縱論3D電視、4K電視。

主持人:廣播科學研究院電視研究所副所長郭曉強——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現在不管生活中還是各個領域熱議的3D電視、超高清電視。
第一個話題是關于3D電視,我們知道,中國的第一個3D頻道已經開播了,由中央電視臺牽頭,各個省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深圳,由中央電視臺統一編播上星,各個有線網落地,老百姓只要擁有高清機頂盒和3D電視機就可以收看到3D電視頻道。請各位嘉賓談談3D頻道開播后所面臨的問題。第二個話題是超高清,我們提了好多年超高清,究竟它怎么發展?有什么制約因素?也請各位嘉賓談一談。

廣播電視規劃院電視研究所所長鄧向冬——我先拋磚引玉。第一個是3D話題,3D頻道試播以來,我是經常在家里看,盡管受到家里人的反對,說“趕快換臺,這有什么好看的?”我還在那兒不懈地研究。據統計,今年新銷售的終端,大尺寸的電視都是帶3D功能的,一頭一尾還是具備條件的,中間這一段,我們調查了一下,國內很多地方實際在有線網絡里還沒有傳輸3D頻道,我跑了很多地方,也不是運營商不想傳,而是有實際的困難,比如帶寬頻點問題,現在每一個網絡里的頻點已經塞得非常滿。而3D目前采用的技術是左右眼雙拼,普通高清進行壓縮,帶寬是比較寬的。關于傳輸方案,總局廣科院、規劃院在3D信源編碼方面也有一些方案突破,既能兼容高清也能兼容SidebySide,節省帶寬對無論是高清頻道的推廣還是3D頻道的推廣都能發揮比較大的推動作用。
超高清方面,日本做得比較多,8K和4K,今年4K的消費級設備很多廠家已經在生產,而且已經面市。我們也有專門研究超高清需求課題的,家里觀看的尺寸、觀看的距離是不是適宜于超高清的應用?我們家庭里客廳是不是足夠大?因為我自己在家里也在搭建了一個超高清環境,120寸屏放在家里一堵墻都占滿了,超高清的市場需求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中央電視臺技術制作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珮——從1月1日3D頻道開播后,中央電視臺就有固定的3D欄目,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拍攝了3D版的《2012年春節聯歡晚會》,春晚的3D版拍攝對于我們臺的節目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們從制作角度出發,第一,做節目首先要能發揮出3D的特點,做出一種立體感、空間感來更好地展現3D效果;第二,做出的節目要符合安全的規范,讓觀眾戴上眼鏡在享受3D的同時能有好的舒適度。所以做好的節目,既要有3D的魅力,也要符合舒適觀看的要求,做到兩全其實是很難的。
在錄制過程中,3D錄制和2D最大的不同是增加立體效果的控制環節,這個環節在錄制系統里等于增加了一個工位,他負責空間感的把握,同時在后期制作上也要有立體效果的控制和調整,使得整個節目符合舒適觀看的要求,把前期拍攝的兩眼誤差減到最小的程度,達到一致性。總之,從突出3D立體感上做工作,又要兼顧視覺的安全、舒適度,這是制作當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北京電視臺3D轉播車項目負責人葉志云——其實在家里我從去年就可以看到3D電視,但戴著眼鏡觀看感覺不能長時間看,看一場球賽和一個電影還可以,能不能讓大家更長一點時間看?我覺得很關鍵的是最后的顯示端。如果終端裸眼3D可以進駐家庭的話,對3D電視會有很大的發展。但目前3D一定得在電視臺先做,大家一定要把制作領域做起做好,終端呢?現在電視機發展得很快,未來可以有突破。十年前我們開始做高清大家覺得很無奈,不知道什么時候高清能普及到家庭?現在北京已經普及了,幾乎家家都能看到高清節目。
北京臺在去年開始建設3D車,后來在索尼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組裝了具有3D制作能力的轉播車,可以進行3D的拍攝以及2D轉3D畫面,可以完成3D的電視直播。我們臺里的3D節目,除了BTV春晚是用索尼的Demo車做的,真正的多機位3D攝像機拍攝,其它都還是用單機形式聯動拍。我們最初的想法是做直播,但現在直播有很多的問題,錄制過程中就出現雙眼的聚焦視距不一致,色差不一致,錄播可以后期制作,但直播過程沒有辦法再后期調整。如何把體育比賽等大家喜歡看的3D節目里做得更好?是需要我們今后慢慢探索的。

索尼中國專業系統集團技術總監王亞明——索尼今年有一個口號叫“超越高清”,實際上超越高清有兩個方面,一是更高的清晰度,二是更身臨其境的體驗,那就是3D。我在談這個事兒之前還想談另外一個事兒,今年3月份有一個大家非常關注的事兒,就是蘋果的新款iPad發布了,在發布之前大家在猜,iPad是支持更高分辨率呢還是3D顯示呢?最后發布的時候,不是3D,是2K。這說明一個問題,iPad不是代表電視,它其實代表了一種發展趨勢,就是高清比3D優先,它沒有先做3D而是2K,10寸的屏幕都是2K,那么家里的高清電視是不是就不夠了,所以不管是更高分辨率還是3D都是很有必要的。
廣電總局為什么開3D頻道?因為中國已經有1000多萬臺3D電視機在家里擺著,其中一定有一部分人想看3D,現在3D已經在平板電視里是標配了。這部分人里哪怕有10%或20%看3D,電視臺不播3D節目他可以買3D藍光盤,或在網上下載3D片,他可以看得很高興。這些用戶的需求,如果我們電視臺不參與進去,不給他們提供節目,逐漸我們電視行業就失去對3D的發言權,我們就被邊緣化了。電視還是主流媒體,我們肩負著做3D好節目的任務,只要做出好的節目來,現在這個時候還是有市場的。如果我們不做3D,廣電行業就失去3D的話語權了。但3D最主要的是圖像質量,你要一開始讓大家看暈了,就把名聲搞壞了,這不太好。
談到4K我們將它分為兩塊:一是非直播類型的,這一塊主要用于電影,技術都是成熟的,包括拍攝設備、制作設備、放映設備。美國一半的電影院都是4K的,中國59%是2K的。但對于電視來說,因為電視離不開直播,要想做4K的直播,很多條件還不具備。比如現在4K電視要用4條電纜傳一路4K信號,現在只有HDMI1.4可以只用一條電纜。廣電是1.5G傳高清,3G傳3D,要傳4K得10G接口。2014年在巴西舉辦的世界杯上會做4K直播實驗,直播是我們電視最有利的一個武器。直播需要一些基礎設施,比如4K攝像機、4K切換臺、4K矩陣、4K顯示器等等,總得一根線到戶,到戶要有4K投影機,現在已經有了。8K更夸張,前兩年在NHK展示過,16個高清串起來傳了8K的圖像。這次倫敦奧運會NHK也會試播8K,推動超前技術帶動行業發展是對路的。

天津電視臺技術管理部主任李錦秀——做3D我們是從純零開始,零設備、零經驗,但從零開始也有一個好處,一張白紙開始書寫最美好的畫面,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是磕磕絆絆走過來,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節目總算推出了,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撞了不少南墻,也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最終我們也是用心、用力地做過來,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制作人員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鍛煉,積累了知識,也長了很大的見識。
我們的運作模式和中央臺、北京臺可能不太相同,我們是和中興生態園公司開始合作制作,我們負責前期,對方公司有一些后期的設備,元月1日能夠開播也是得益于這家公司給我們提供的后期設備。3D電視要想持續地發展下去,關鍵是內容,內容得吸引人;另一方面從技術手段上要增加一些舒適度。
節目投入我們也是采取購買部分好的節目融入到3D頻道里,主要是增加這個頻道的黏合度、吸引力和觀賞度。3D電視開播時機也是比較好的,今年正好有奧運會,而3D正好可以體現運動場面的沖擊力。事物的發展都有機遇,等有大的事情時它的技術才會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所以這個時機選的是非常不錯的。[page]

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技術管理部副主任朱光榮——江蘇臺也是六分之一,除了CCTV和三個直轄市臺、深圳是市臺,我們是唯一的省臺,所以能參與我們國家第一個3D頻道的開播,我們感覺還是很自豪的。我們現在是每天提供30分鐘的健康養生類3D節目,叫《萬家燈火》。我認為目前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終端上,目前3D電視要戴眼鏡,我覺得用戶體驗上要稍微差一些,不適合長時間觀看,所以我也期待不戴眼鏡的裸眼電視推出。
第二,節目類型上,有的節目適合3D制作,有的節目不適合,這還需要探索。
第三,商業模式上,目前制作3D電視還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目前產出還看不到,總局對3D電視的定位,將來要變成付費頻道。但我個人認為付費頻道在中國發展不是很有信心,我希望將來能有所突破。
第四,技術標準上,現在SidebySide的方式達不到很好的分辨率,而偏振的方式可以達到四分之一,期待我們國家能盡快制訂自己的3D電視標準體系。
第五,總局政策上,我們希望總局能給出具體的時間表,比如辦了3D頻道,落地上能不能給一些政策支持,包括發改委給立項,國家能不能給一些財力扶持。

深圳廣電集團播出部主任劉印恒——我認為制約3D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終端,老百姓家里的收視終端一定會有革命性的變革,無論是裸眼還是戴眼鏡,它的局限性大家也都說了。戴眼鏡會有負面的效果,裸眼的立體效果現在很差。有一個激光全息立體技術,我認為將來能出現那樣的技術才能真正為廣大老百姓所接受,我看了不會有任何反應,而且有身臨其境般的感覺。
我想說一個觀點,我們電視人還是要有信心,就像70年代出來電視,當時就以為電影業會蕭條和淘汰,但它在最低谷挺過來了,20、30年它又活過來了,而且活得越來越好,電影業方興未艾,所以我覺得電影改變的是信心,電視改變的是盈利模式、經營模式,還有各種政策不要束縛我們電視臺的發展。

寬泰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樂永升——目前我們不是怎么搞3D頻道的問題,而是3D怎么發展下去的問題。3D要常態化,作為一個頻道,各個臺肯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我想可能會有這樣幾個關鍵的問題:
第一,3D節目的投入不能無限大,怎么樣能夠保證一個長期的投入把節目做下去?我們一直倡導3D和高清完全兼容的頻道,我跟各個臺講,不需要專為做3D買設備,高清也可以用,這個技術是可以實現的。
第二,下一步3D節目的運營,目前高清讓位于標清,3D讓位于高標清。現在我還有一個觀點,在廣告推介會要大力介紹這個觀點,其實3D廣告的意義不在于觀眾看什么,而在于關注度。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講過這樣的觀點,把3D廣告放在電視臺播,當時老百姓還看不了3D電視,然后滿大街發紅藍眼鏡,說你到時候可以看我們的可口可樂廣告。我們的節目有人做,而且廣告創意很好,精度也很好,我想廣告商會愿意投入的。
關于超高清我談談個人觀點,標清到高清是十年,高清到3D是兩年,沒有標清的鋪墊就沒有今天的3D。未來的發展我認為超高清也會受益于3D,也就是超高清4K在電視上不是新的概念,我們在2003年就推出了4K節目制作。B&P